中國努力增強經濟回升向好態勢

台海網 2024-03-03 10:40:58

來源:參考消息網

參考消息網3月1日報道 《日本經濟新聞》2月28日刊文表示,中國致力于打造“強大人民幣”,文章編譯如下:

1月16日,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推動金融高質量發展專題研討班開班式上強調,金融強國應當擁有強大的貨幣。中國領導人明確了重視人民幣國際化的態度,致力于將中國建設成在國際市場上擁有強大存在感的“金融強國”。

包括巴西和中東國家在內,中國一直在努力擴大雙邊本幣結算的適用範圍。在因入侵烏克蘭而遭受美歐日金融制裁的俄羅斯,人民幣結算已經擴展至石油交易等諸多領域。在俄羅斯2023年的外彙交易中,人民幣交易量激增至此前一年的三倍多,首次超過美元位居榜首。

人民幣使用範圍的擴大主要集中在中國與資源豐富國家的貿易中。中國從俄羅斯、中東進口石油和天然氣,從巴西采購鐵礦石和大豆,利用大買家的地位推動人民幣國際支付的發展。中國人民銀行在1月初召開的年度工作會議上提出有針對性地推進人民幣國際化的方針,特別是要推動人民幣在重點領域、重點地區的使用。

日生基礎研究所首席研究員三浦祐介指出:“中國此舉意在提升國際影響力的同時降低來自美國的制裁風險。”鑒于俄羅斯經濟因金融制裁蒙受打擊,中國急于在與國家安全直接相關的領域建立起不依賴美元的體制。

事實上,人民幣的國際化正在穩步推進。根據環球銀行間金融通信協會(SWIFT)的統計,1月,人民幣在國際支付貨幣中的份額已達4.51%,而在2023年春季這一份額還只有2%左右。後來人民幣的國際支付份額在2023年11月超越日元位居全球第四。

不過人民幣與排名第一的美元(占比46.64%)和第二的歐元(占比23.02%)相比還有較大差距。

中國外彙儲備本身也嚴重依賴美元。中國國家外彙管理局的數據顯示,2018年,美元在中國外彙儲備中的占比達到57%。近年來,中國開始加速抛售美債,充實黃金儲備,但想要找到不遜于美債的高流動性資産也並非易事。

雖然中國希望擁有“強大的貨幣”,但可以說人民幣想要成爲比肩美元的基礎貨幣,前方絕非一片坦途。中國至今不願踏出開放金融市場這一步的重要原因之一便是擔心資産外流。嚴格的資本監管也讓人民幣作爲國際貨幣的魅力大打折扣。

0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