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安:讓愛無“礙”守護“星”光

揚眼 2024-05-16 16:11:23

“閉上眼睛,我們一起來一段冥想……”在江蘇海安陽光康複中心,一群孤獨症兒童的媽媽正在惠心社心理志願者張翠燕的帶領下進行團輔活動,她們需要一直陪伴照顧的孩子們則在康複中心的遊戲室裏由專業的老師陪伴,這是惠心社“愛‘星’媽媽”項目爲她們創造的爲數不多的喘息時刻。

孤獨症兒童被稱爲“星星的孩子”——他們目光清澈,卻不願與人對視;他們聽力無礙,卻對家人呼喚充耳不聞;他們發聲正常,卻鮮與他人交流。他們沉浸在自己的世界,就像一座座孤島,別人難以涉足。而他們的媽媽,被稱爲“星媽媽”,作爲孤獨症兒童的家長們在生活中需要面對孤獨症兒童照顧、訓練、治療等諸多方面的困難,社會對孤獨症群體的理解和接受度還遠遠不夠,這都會給孤獨症兒童家長帶來很多心理方面的困擾。

“陪伴孤獨症兒童是持久且終身的事情,在長期的陪伴中,家長們需要尋找一個出口,可以放松自我、及時充電。”海安惠心志願服務社會長徐穎表示,愛“星”媽媽孤獨症兒童家長公益服務項目是由惠心社的一位在特教中心工作的黨員志願者提出,因爲工作,她接觸到“星媽媽”這樣一個群體,通過惠心社策劃,鏈接資源,在海安市殘疾人聯合會、海安市陽光康複中心的關心和幫助下于2023年4月23日正式啓動該公益服務項目。“我們所選擇的活動,從關心身體、衣食、追求美、感受自然等方面開展,能夠讓‘星’媽們放松身心,感受到支持的力量,爲她們搭建交流的平台,互幫互助,在心理老師和社工的陪伴支持下,調整心態,蓄力前行。”

“老師,不好意思這麽晚打擾你,想和你聊聊孩子的近況,不知你睡了沒有?”深夜11點半,孤獨症兒童家庭個案服務心理老師徐小華的手機響起提示音,原本已經有些困意的她還是把電話撥了過去,不斷安撫著電話那頭家長的情緒……

每次活動結束後,“星”媽們願意逗留片刻,跟心理老師進行交流互動,並跟心理老師互留聯系方式,進行網上交流。惠心社社工和心理老師也會對有需要的孤獨症兒童家庭開展個案服務,爲孤獨症兒童、家長進行個別心理疏導和支持,開展家庭訪談等活動,讓家庭系統健康運作。

“每天都能接到幾位孤獨症家長的咨詢電話,這個時候他們最需要心理支持,也需要經驗建議。”徐小華表示,我們通過線下面詢或網上咨詢的方式,心理咨詢師都會耐心地跟“星”媽進行交流,幫助有心理困惑並且願意傾訴和尋求幫助的“星”媽們看到自己困境的本質,從共情傾聽、情緒疏導、探尋背後原因、尋求改變方法等方面給“星”媽們賦能,幫助星媽擺脫情緒困擾、提升自身價值感。

“以前怕被別人笑話,如今覺得世界上還有人能夠理解我們,能支持我們,我們覺得很欣慰。”“以前不想收拾自己,不願意出門,但是每次的愛‘星’媽媽活動,我都想來參加,因爲這裏有屬于我們的群體。”“家家有本難念的經,我們家的難念的經就是孩子,每個家庭面臨的考驗不一樣而已,我要努力積極面對。”……一系列活動的開展,讓“星”媽們在彼此的言語中、鼓勵中、笑容中、提點中看到生命的動力,看到生活的光。

“開展活動只能暫時地給予‘星’媽們心靈的安慰和幫助,‘星’媽們內心的成長更需要長期的心理陪伴。如何更好地調動‘星’媽們的其他支持系統,一起工作,比如家庭、社區、她們的工作單位等等方面,那樣才能讓‘星’媽們在全方位的支持中,讓自己成長。未來我們將繼續努力,爲更多孤獨症兒童及其家庭提供支持與幫助。”徐穎表示。

通訊員 陳俐君

校對 李海慧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