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德懷是軍人的巅峰標杆,但職業生涯有三大遺憾

曆史輪 2024-05-14 10:08:38

彭德懷元帥是軍人的巅峰標杆。

論戰功,不說土地革命、抗日戰爭、解放時期的赫赫戰功,單就抗美援朝這一偉績,就徹底拉開了和其他元帥的距離。

論評價,頂頭上司毛主席評價爲“誰敢橫刀立馬,爲我彭大將軍”,一直以來,彭總都是毛主席在軍事最爲依賴的臂膀;美軍總司令李奇微曾在辦公室裏寫下:“僅向中國志願軍司令敬禮”,這是一種他對彭總的尊敬。

論職位,他一直是中央戰略部署在前線的實際執行者,紅軍時期做過中革軍委副主席,同時也是紅一方面軍的總司令,直接執行中央命令;八路軍時期是副總指揮;解放戰爭時期是解放軍副總司令。

可以說,軍人做到彭總這份上,已經是極致了。但極致並非完美,彭總的職業生涯,還是有三大遺憾。

一、一野的兵力始終發展不起來

一野是于1949年由西北野戰軍改名爲第一野戰軍,而西北野戰軍是倉促組建的,追根溯源則是晉綏野戰軍與晉綏軍區防衛部隊,說到底這只是一些地方防衛部隊外加120師留下的一部分留守兵團,不如二野的129師的主力野戰部隊,也不如三野的新四軍精銳力量,更不如裝備精良的四野115師的底子。

初建時候,一野只有6個旅的兵力,滿打滿算2.6萬人,相比華東野戰軍初組建時的27萬人、東北民主聯軍(即東北野戰軍的前身)32.4萬人、中野的15萬人,西野實在少得可憐,甚至不到東野的十分之一。

對此,彭總一直引以爲遺憾,千方百計擴大一野的兵力規模,以求迅速實現殲滅胡馬、解放大西北的戰略目標。但經過多年發展,由于戰略環境惡劣、人口支撐不足、武器供給缺乏等客觀原因,仍然不理想,一直在苦難中成長。

一野的發展先天不足,一直到解放戰爭快結束了,通過轉化俘虜、改編地方軍,加上十八、十九兵團兩個大兵團共19萬人分路入陝,勉強加起來才有34萬人。

這主要是合並了區外力量才有那麽多人,不是像其他野戰軍一樣,兵強馬壯是自己手把手打出來的,這對于彭總這樣有抱負的人來說,未免是有所遺憾的。

二、彭總缺一個好的政委幫忙

彭老總之前不是沒有過政委,在他的軍事生涯中,有4個政委。前三任是滕代遠、楊尚昆、李富春,第四任政委是毛主席。

毛主席是政委中的巅峰水准,軍事能力、組織能力、協調能力、語言能力、宣傳能力等等都是最頂級的,自毛主席以後,彭總再也沒有政委了。

另外三大野戰軍的實際軍事指揮者都有政委幫助,二野的劉帥有黨內資曆非常深的鄧政委協助,他們相得益彰,擔當“千裏挺進大別山”的艱巨任務;三野的粟裕雖然是代理司令員,但陳老總做的是政委角色,陳老總的協調能力讓華野將士上下效命;四野的林總配備我黨政工第一把交椅的羅帥做政委相助,除了軍事外,他可以百事不管。

《孫子兵法》開篇即明義:“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打仗是國家的大事,生死存亡一線之間,如何思考打仗,指揮者就不得不殚精竭慮、宵衣旰食,調兵遣將,必要的時候還要冒著槍林彈雨矢之險實地觀戰,是非常辛苦的一件事情。從軍事角度考慮,彭總當然想要一個好的政委幫忙,因爲在組織建設、部隊擴展方面,政委可以幫助很多。

雖然西北地貧民艱,兵力發展存在掣肘,但缺一個好的政委相助,恐怕也是一野兵力最少的一個重要原因。我們可以看另外一個例子,陳毅在南方3年更艱苦,但隊伍也能越打越大。

因此,在毛主席之後,缺一個好的政委幫忙,也是彭總的軍事生涯遺憾。

三、待人嚴格,沒有做到“賞不逾時”

彭總的性格非常正直,爲公不爲私,對部下的期望和要求非常高,有些方面甚至過于嚴苛,在言語方面有時候很讓人受不了,關家垴血戰就對著資曆很深的劉帥說:“拿不下關家垴,就撤掉129師的番號,殺頭不論大小。”就連資深的劉帥也被彭總嚴格要求,其他手下更是如此,很多人都受不了彭總直來直去的性格。

彭總之所以缺一個好的政委幫助,也有這方面的原因。很難有一個合適的政委在彭總身邊發揮好的效果。好比《亮劍》中,其實唯一適合給李雲龍當政委的人,唯有趙剛,其他配的政委只能低聲下氣地追隨李雲龍。縱觀我黨所有人,可能唯一適合給彭總當政委的只有毛主席,但毛主席是不可能長期去做政委,且真正能和彭總搭檔級別的人,又怎麽可能低聲下氣?

此外,很多領導都會站在下級的角度考慮問題,想方設法地給下級謀求更爲廣闊的發展空間。因爲大部分人都是普通人,即使有信仰有理想,但很難像“完人”一樣無欲無求。人嘛,總得有個念想!

1949年全軍軍改的時候,彭總對西北野戰軍的兵團建設和其他野戰軍相比,顯得有些“特立獨行”,軍改時間落後于人,這對西野的組織建設産生一定影響。

這一場軍改不是簡單的軍改,是一次將領提拔重用的機會。其他三大野戰軍都在1949年3月之前完成軍改,很多將士都更上一層樓。

西北野戰軍一直到1949年6月,才將原有的6個軍編成第1、第2兵團,這已經相比其他野戰軍晚了半年之久了。

大家也可以將心比心想想,其他差不多資曆的人,已經提拔爲兵團司令或者政委了,而西野的人還是縱隊級別,可能還是會讓人心裏不舒服的。

“賞不逾時,罰不遷列”,彭總肯定能夠做到“罰不遷列”,但確實沒做到“賞不逾時”。彭總對待下屬的要求太嚴格,可能也是其一大遺憾。實事求是地說,這也不是彭總的錯,只是很少有人達到彭總那麽人格高尚純粹的程度。

總的來說,在我們今天的角度,彭總的軍事生涯已經取得了其他人難以企及的高度,是軍人的巅峰標杆,以上的三個遺憾只是小小的不完美,或許,也正是因爲這些不完美的存在,才反映出彭總的偉大。

21 阅读:2038
评论列表
  • 2024-05-29 20:02

    對黨忠誠,至死不渝;無私無畏,勇挑重擔;爲國爲民,初心不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