寵物上高鐵,可行嗎?

中國新聞周刊 2024-05-16 09:35:07

鄒齊因工作變動,去年冬天從北京搬至重慶。他家裏養有一貓一狗,搬家時由于私家車有家人乘坐,還有較多行李,他選擇乘坐普速列車,曆時20多小時,護送寵物前往新家。“寵物容易受到驚嚇,長途旅行時主人要盡可能在身邊。”鄒齊說。

日前,中國鐵路客戶服務中心推出《鐵路旅客高鐵寵物運輸調查問卷》。問卷位于12306小程序內,在途旅客可填寫。問卷共設置15個問題,包括寵物運輸需求、定價標准、非養寵人士建議等,問卷內容引發廣泛關注。5月11日,中國鐵路12306網站發文回應稱,下一步將根據調查意見,進一步深化高鐵托運寵物的可行性研究,廣泛聽取多方建議。

圖/視覺中國

目前,國內高鐵動車均不能托運寵物,只有部分普速列車開展此項服務,滿足特定條件的小型動物可托運,且限于少數車次。北京交通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副院長李紅昌對《中國新聞周刊》分析說,高鐵寵物托運要兼顧客運和寵物運載的需求。在滿足乘客基本出行需求的情況下,平衡高鐵上有限的空間資源。如果調查得到的總體意見是支持,那麽接下來的第一步應是少數車型的寵物托運試點工作,同時要避免寵物帶來的幹擾。總體來說,高鐵寵物托運的可行性還需更多科學論證。

寵物運輸市場潛力大

此次調查問卷的15個問題中,涉及養寵人士運輸寵物的意願、寵物類型、一年中攜帶寵物出行的次數、攜帶寵物出行的時間,爲降低對其他旅客的影響,高鐵寵物運輸該采取哪些防護等。鄒齊表示,對于養寵人士而言,假日出遊、春節回家等都期待能帶寵出行,沒有條件自駕的主人只能選擇寄養,或給寵物單獨包車。高鐵若允許寵物托運,很可能會成爲他們出行的首選。

根據中國鐵路官網2022年發布的《鐵路旅客禁止、限制攜帶和托運物品目錄》,除了持工作證明的導盲犬和作爲食品且封閉包裝的水産動物外,任何活體動物都不可隨身攜帶或進站乘車。持有檢疫證明、裝于專門容器內的小型活動物可以進行托運。乘客需提前辦理《動物檢疫合格證明》,並自備裝運容器。

中國鐵路12306工作人員告訴《中國新聞周刊》,普速列車的寵物運輸目前分爲托運和押運。托運時人寵分開,主人在客廂,寵物在行李車,或者單獨托運寵物,到站後到行李包房提取。但要求托運距離小于200公裏,寵物限重20公斤,且無須中途餵養。距離超過200公裏則需辦理押運,即旅客必須購買和寵物同車次車票。但對寵物的運輸、照看、分揀等環節,無論是上述目錄,還是國家《鐵路旅客運輸規程》,都未有詳細規定。

去年,鄒齊選的是押運。他表示,押運並不是全程陪護,主人的座位依然在客廂,但行車開始後,主人可到行李車進行第一次探視,並與工作人員約定此後探視時間和次數,“一般不會超過三次”。探視過程中,他可以進行簡單餵食、換尿墊等操作。上下車時,寵物要跟著其他貨物一起往返列車和車站行李包房。鄒齊在下車後一個小時才在行李包房提取到押運的寵物。

多位養寵人士表示,國內寵物長途旅行的可選交通方式有限,而且通常人寵分離。大連交通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副教授劉文歌告訴《中國新聞周刊》,目前,國內寵物運輸的主流方式爲航空、鐵路和公路。前兩者都依托于具體班次,公路運輸更靈活,最常見的是寵物物流公司的專車運輸。但寵物物流市場較混亂,存在市場監管不到位、運輸合同不規範等問題,運輸安全存在較大隱患。李紅昌認爲,未來隨著寵物出行需求增加,如果高鐵可以提供社會化的活體動物的運輸服務,市場潛力很大。

辦理航空托運的寵物貓。圖/IC

但李紅昌同時指出,2023年國家鐵路發送旅客36.8億人次,鐵路運量占比超過50%,和國外較寬松的乘坐環境相比,國內列車的寵物托運服務空間必然有限。車內、站內人員高度密集的情況下,寵物異味、乘客過敏、吵鬧幹擾乘客休息等矛盾,在國內鐵路運營中會顯得更突出和棘手。

劉文歌團隊曾于2022年在國內期刊《物流技術》上探討過國內寵物物流現狀,她認爲,國內寵物物流體系還不夠健全,寵物物流市場虛位以待,無論是國鐵集團還是有資質的寵物物流公司,理論上都可以依托高鐵開展寵物托運業務。但實際操作中,開展寵物集中運輸,承運人很難及時回應多位托運人的即時需求,運輸過程中專人監控等增值服務也難有保障。高鐵要成爲寵物托運的“首選”,還有待物流體系進一步完善。

李紅昌認爲,由于要保證運力,目前高鐵站不便單獨設置寵物專用通道或空間,若高鐵開放寵物托運服務,車站、站台等設施的人寵共用是難以避免的。

在運力、公共衛生方面找到平衡點

多位非養寵人士向《中國新聞周刊》表達了對寵物上高鐵的擔憂。問卷中,“在高鐵寵物運輸中您更關注哪方面的防護”的問題爲單選。但實際上,多位非養寵人士認爲,選項中提到的加強站台看護、采用專業包裝、使用淨味設備、使用毛發過濾裝置,都是開展這項服務的基本前提,必須做到“人寵隔離”。

此次問卷對飼養寵物類型進行調查時,選項列出了常見的中小型寵物,包括貓、狗、兔子、倉鼠、鳥類、禽類,以及爬行動物。李紅昌指出,對于高鐵應允許托運哪些寵物,可借鑒民航、普速鐵路已有經驗,應禁止托運具有攻擊性的動物。體型過大也不適合托運,重量限制是必要的。12306工作人員表示,目前,蠍子、蜈蚣、蜂等容易具有攻擊性的小動物不允許托運。事實上,鐵路部門對于普速列車具體能托運哪些小型活動物尚無明確的規定。民航方面,寵物托運主要針對貓和狗,不同航空公司有自己的貓狗品種禁止托運名單,多數航空公司都禁止托運短鼻類貓狗。其他類型的寵物能否托運,還需和具體航空公司咨詢。

中國農業大學動物醫學院教授林德貴告訴《中國新聞周刊》,調查基本涵蓋了國內主流寵物類型,不同類型寵物需要不同的封裝、儲存、看護等條件,高鐵進行寵物托運時應進行區別管理。

在劉文歌看來,未來國內即使開展高鐵寵物運輸,寵物和主人一同進入客廂的可能性不大。高鐵寵物托運很可能需要單獨設計寵物托運車廂,放在列車尾部。部分乘客稱,其擔心寵物的存在可能會對高鐵環境衛生造成影響,尤其是寵物的排泄物和脫落的毛發,此外,會對寵物敏感的旅客造成不適和引發不必要的恐慌。因此,最好將寵物放在規定車廂裏,而且要戴好嘴套、放在寵物箱裏,並出示疫苗證後,才能被允許進入高鐵站。

寵物的看護依然面臨挑戰。劉文歌指出,如果主人無法長期陪護,就需要有專人照看,但陌生人照看寵物總沒有主人效果好。如果遇到寵物煩躁、叫嚷,或其他難以解決的問題,主人還是需要前往貨廂。如果考慮到隔離異味和聲音等更多需求,高鐵還要設置緩沖車廂,這會增大運營成本。

李紅昌指出,鐵路部門已在發展高鐵快遞的專用車廂,如果高鐵未來有了貨廂,一定是各類貨物共用的,從經濟角度考慮,不太可能爲寵物托運這一種業務專門開辟貨廂。李紅昌分析說,從目前高鐵車廂格局來看,鐵路部門也可能會在車廂內開辟固定空間,方便寵物管理,比如在車廂邊角、前排特定區域設置寵物籠放置區,同時不影響列車的正常運力。根據車型不同,這一空間也會不同,比如動臥車廂可以開辟單獨的寵物隔間,或者開辟類似乘務員休息室、餐車這樣隔離程度較高的空間,相應設施應滿足衛生標准。

多位非養寵人士向《中國新聞周刊》表示,寵物毛過敏的人不在少數,列車上人寵在一個車廂不現實。林德貴認爲,車內環境下,需采取減少飛毛的措施,例如寵物袋、籠內過濾裝置等。林德貴還分析說,寵物上高鐵之前的體檢工作不能放松,除了疫苗證明外,心髒等髒器檢查也必須做,以證明寵物的身體狀態健康,且適合長時間高速旅行,避免寵物出現頻繁排泄、嘔吐等衛生問題。列車可以常備相應寵物的鎮靜噴劑,這類噴劑能夠使寵物精神放松、減少焦慮和緊張。

設立帶寵人士專屬的車廂是否可行?李紅昌認爲,高鐵設立這一專用車廂的可行性較小。通常,一節寵物車廂客滿的可能性不大,讓其他乘客坐在寵物車廂,怎麽賣票,如果僅限帶寵乘客乘坐,可能浪費運力,鐵路部門還會虧本,那如何可持續地開展這項業務?李紅昌強調,目前對高鐵車廂內寵物空間的構想還屬于猜測,其方案有待嚴謹的科學論證。

定價方面,據北京西站工作人員介紹,寵物鐵路托運的起步價是35元,按重量收費,根據目的地不同單價略有不同,例如北京前往重慶的價格是4.7元/公斤。鄒齊托運寵物花了280元。李紅昌表示,高鐵寵物托運定價應該會沿用貨物托運的基本規則,也就是按距離和體重進行單位定價。寵物所有者的支付意願也需進行調查,需要經過嚴謹論證分析,才能確定具體定價的方式。

劉文歌指出,主人很可能還需爲寵物購買貨物運輸險,目前已有這一險種,若要拓展到寵物,保險細則還需調整和細化。在李紅昌看來,保險僅供托運人自願選擇,並非強制,托運寵物若遭遇安全事故,應根據鐵路部門和寵物主人簽訂的托運協議進行追責。協議應明確托運人和承運人雙方的責任,以及在發生意外時的處理流程。目前,針對一般托運物品的問責機制較爲完善,對寵物而言則還需細化。

“還是應該制度先行。”李紅昌指出,上述構想都需要依據相應制度規範,例如和航空托運類似的活體動物運輸指南、管理辦法。有章可循後,才是循序漸進的實施。專家表示,要兼顧客運服務和寵物運載的需求,在運力、公共衛生等方面找到平衡點。

(文中鄒齊爲化名)

作者:周遊(nolan.y.zhou@gmail.com)

編輯:杜玮

2 阅读:32

中國新聞周刊

簡介:每天真誠推送犀利觀點+深度報道+暖心好文+有趣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