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邊是克裏米亞,右邊成爲發達國家;普京在巅峰時刻的選擇對嗎?

劉蘇看世界風雲 2024-05-10 22:14:22

2013年,是普京政治生涯的巅峰時刻。

在他執掌下,08年四天贏得俄格戰爭。

經濟也蒸蒸日上,總GDP位列世界第八,人均GDP高達1.6萬美元,高于波蘭、立陶宛和拉脫維亞。

俄羅斯的人類發展指數高達0.817,離進入發達國家的行列只有一步之遙。

因爲隨後幾年,波蘭、立陶宛和拉脫維亞都成爲了發達國家。

普京本人的聲望也如日中天,在國際舞台上風頭無兩,無論是G8峰會還是其他重要場合,他總能占據C位,與世界各國領導人談笑風生。

然而,命運卻布下了一個殘酷的局。

2014年,克裏米亞危機爆發,普京面臨著一個艱難的抉擇:

要麽奪取2萬平方公裏的克裏米亞,要麽繼續帶領俄羅斯平穩前進,成爲發達國家。

普京選擇了前者,卻不知這一決定將徹底改變俄羅斯的命運。

2月23日,普京麾下的戰神斯大佐帶領民兵作先鋒、“一戰封神”紹伊古與“一笑傾國”格拉西莫夫大將率重裝部隊壓陣。

駐克烏軍望風而降,2.2烏軍齊卸甲,1.5萬烏軍立即加入俄軍。

普京的行動漂亮利落,一時間俄羅斯上下一片歡騰。

然而,命運的饋贈早已在暗中標好了價格。

命運的齒輪一旦轉動,便無法停止。

這場看似完美的勝利,卻埋下了日後禍端的種子。

輕取克裏米亞,讓俄羅斯嘗到了甜頭,開始對烏東地區虎視眈眈。

親俄與親西方的力量在烏克蘭境內展開激烈角逐,烏東成爲了雙方博弈的血肉戰場。

與此同時,輕取克裏米亞的經曆也助長了俄軍的驕矜之氣,爲日後在烏克蘭的軍事冒險埋下了伏筆。

更爲致命的是,克裏米亞事件徹底激怒了美國。

美國率先對俄羅斯發動了金融戰爭,俄羅斯被踢出了G8的行列。

盡管法德等國基于自身利益,沒有完全跟隨美國的步伐,但西方國家接連不斷的制裁,還是給俄羅斯經濟帶來了沉重打擊。

俄羅斯的GDP和人均GDP都出現了大幅下滑。

2021年,俄羅斯人均GDP下降到1.2萬美元,已經被同期東大的1.25萬美元、波蘭的1.81萬美元、立陶宛的2.38萬美元超過。

曾經望見的發達國家目標,如今卻遠去似雲煙。

2022年2月24日,烏東打不過烏軍,普京又一次以武力破局。

這次連法德都加入了制裁俄羅斯的行列。

從戰前的三千多項制裁變成了一萬多項制裁,整個西方全方位立體制裁俄羅斯。

這是一次金融核戰。

美西方不僅大打經濟戰,還加快了北約的東擴步伐,並向烏克蘭提供大規模軍事援助,派遣軍官團和雇傭兵。

如今的俄羅斯,已經深陷戰爭的泥潭,經濟制裁和持續的戰爭失血,讓俄羅斯國力日漸衰退,前景堪憂,甚至可能二次解體。

回想起2013年的巅峰時刻,普京一定悔不當初。

他曾經有機會帶領俄羅斯越來越富強,卻因一時的沖動,葬送了這個千載難逢的良機。

如果上天再給他一次機會,他一定會傾盡所有,買一顆後悔藥,重新做出正確的選擇吧。

可惜,曆史沒有如果,也不會給任何人重來一次的機會。

兵乃凶器,秉政者不得已而用之;

輕用,亂用,輕者喪師失地,重者,身死國滅。

1 阅读: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