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歲退休定居美國,78歲回國住養老院,卻被稱爲“人民藝術家”

吟古今的清風 2024-05-16 20:00:59

文 | 遲遲

編輯 | 遲遲

新中國成立之後,百廢待興,影視行業的寒冬也持續了很久。直到那個目光炯炯,性格潑辣的“瓊花”站出來,才打破了這場僵局。

瓊花就是《紅色娘子軍》裏那個敢于反抗壓迫,不怕危險,最終加入娘子軍成爲一個堅定的無産階級戰士的年輕女兵。

她的扮演者祝希娟,也借此成爲了新中國成立之後第一位摘下桂冠的影後,給整個行業帶來了一股久違的春風。

在她終其一生追求表演的路上,她取得了“人民藝術家”的榮譽,但在功成身退之際,一個前往美國定居的決定,卻砸了她的金字招牌。

徹底走了也罷,但誰知在定居美國18年之後,78歲的她又攜家帶口回到了中國。

對此很多人也是義憤填膺:“賺錢的時候不回報國家,老了又回來給國家添麻煩,她算什麽人民藝術家!”

然而無論這些非議如何發酵,她根本沒有放在心上,因爲無論是前往深圳還是美國,她始終堅持的是《紅色娘子軍》所告訴她的那句——永遠向前進!

本文信源來自權威報道【人民藝術家雜志官方】【百度百科】【光明網】(詳細信源附在文章末尾)。爲提升文章可讀性,細節可能存在潤色,請理智閱讀,僅供參考!

《紅色娘子軍》成就新中國第一位影後

在1962年那場別開生面的評選“22大影星”的賽場上,還略顯青澀的祝希娟站上了領獎台。

原本在這個名單裏,並沒有她的名字,還是周總理欽定,讓這個年輕演員也加入了新中國電影史上第一批的造星運動。

而她之所以能夠以24歲的年齡,就被周總理賞識,並比肩其他老戲骨,這都離不開《紅色娘子軍》對她的幫助。

其實在祝希娟參演《紅色娘子軍》之前,她只有一次正式參演電影的經曆。那還是她14歲的時候,偶然被選中參演了趙丹導演作品中的一個小配角。

由于她當時還在上初中,巧合之下演了這個小角色之後,又回到了學校繼續學習文化課。直到進入上海戲劇學院之後,她才正式開始學了表演。

沒想到還在大學期間,她就獲得了“瓊花”這個重要角色,這還多虧了當時謝晉導演的賞識。

劇本上的瓊花是一個不畏強權,潑辣勇敢的女子。當時的導演謝晉從一衆演員中選了又選,始終沒能找到一個能完全符合形象的。

于是就去了上海戲劇學院,嘗試從學生中尋找未被開發的演員,一眼就看中了當時在排練話劇的祝希娟。

那時候的祝希娟正在和同劇團的另一位男演員爭吵,不知道兩人發生了什麽矛盾,只看見祝希娟氣得怒目圓睜,雙手叉腰,嘴裏振振有詞。

尋常人看到吵架恐怕早就上去勸了,謝晉導演卻在一旁喜笑顔開,指著這個火冒三丈的女生說,這就是我要找的瓊花。

後來回憶起這段經曆,祝希娟還是覺得十分奇妙,“我一個沒有實踐經驗的學生,居然因爲吵架凶,就被選中演戲了。”

爲了回報謝晉導演的知遇之恩,祝希娟在演繹這個角色上,可謂是使出了自己的渾身解數。

除了在片場,生活中她也會穿上娘子軍的作戰服裝,把自己裝扮成“瓊花”的樣子,沉浸式體驗她的一言一行。

有時候跟朋友講話,她的嗓門都不自覺地提高,活脫脫一個潑辣的女兵。同學們看著她仿佛“走火入魔”的樣子,開玩笑直接叫她“瓊花”,她也條件反射般地答應。

後來爲了進一步融入那個年代的生活方式,她還去拜訪了一些娘子軍的退伍軍人。在跟她們聊天的過程中,她也了解了非常多的作戰經曆和生活狀態。

正是有了這些充足的准備,她在飾演的過程中,填充了很多真實的細節,讓這個人物的形象更加立體鮮明。

所以當那個勇敢潑辣的女兵登上大熒幕的時候,全場的觀衆都被抓住了眼球,這個生動又有靈氣的演員也收獲了大家的認可,最終拿下了百花獎的最佳女主角。

這個獎項放在現在的含金量也是不言而喻,更何況在那個影視行業還不景氣的時候,她成了第一個摘下桂冠的演員,前途更是不可限量。

她的頒獎禮也是極其隆重,在場的除了文藝界的各位大佬,甚至連周總理和陳毅也前來觀禮,更有大文豪郭沫若先生爲她親筆題詞:一朵瓊花分外紅。

爲了表達祝賀,周總理還親自邀請她跳舞。只是這個受寵若驚的姑娘太過緊張,居然在跳舞時,頻頻踩了周總理的腳,險些贻笑大方。

在《紅色娘子軍》爆火,席卷大熒幕之後,祝希娟不僅沒有因爲這場成功而驕傲自滿,反而更加紮根于角色表演,在學校裏腳踏實地地學習。

爲了進一步提升自己的演技,祝希娟還經常參加舞台劇和話劇演出,有時候她還在很多西方經典劇作裏面扮演重要角色。

也正是在這個時期,她發現了西方劇作和中國傳統劇目演出存在很大差異,對于中國影視和世界影視也産生了一些朦胧的想法。

但她還來不及深究,他的真愛侯烽民就出現在了她的生命中。

說來兩人的淵源也深,祝希娟在上海戲劇學院學表演,而他在這裏擔任美術講師。他們兩個一個鑽研演藝,一個教美術,也算是上戲的一段佳話。

兩人從相戀到步入婚姻的殿堂,侯烽民一直對妻子百依百順,無論是事業還是家庭都非常美滿幸福,後來兩人還有了一雙兒女。

但很快時代發展的潮流席卷了深圳,日新月異的變化,也吸引了祝希娟的目光。

深圳拓荒,打造“深圳制造”影視劇

“在自己的舒適圈待久了,還是得出來看看。”

新時代改革的號角吹響之後,深圳作爲經濟特區率先發展起來,吸引了全國各地的有志之士紛紛前往。

看著深圳發出的各種招賢納士的通告,祝希娟也産生了離開舒適圈,前往深圳創業的想法。

從這個念頭出現,到她和丈夫商量,只過了短短一天的時間,兩人就一拍即合,收拾行李登上了前往深圳的火車。

這次前往深圳,祝希娟並不是無頭蒼蠅,她身上肩負了去深圳重建電視台,爲那裏的影視行業注入新鮮活力的重任。

沒想到她這份中年改行的雄心壯志還沒開始,就先遭遇了打擊。

等到了深圳她才發現,這裏的惡劣程度遠超自己的想象。映入眼簾的是漫山遍野的紅土地,不僅比不上上海林立的高樓大廈,甚至連食堂都是鐵皮做的房子。

祝希娟懷著滿腔熱血到了這裏,就被兜頭澆了一盆冷水。但來的時候帶了一家老小,眼下也不能說回去就回去。

想到自己只是頭腦一熱的想法,丈夫就帶著全家跟她走,她還是堅定了自己的信念,埋頭加入了當地的建設。

在惡劣的環境中,她和大家同吃同住,物資缺少的時候,只能蹲在一起吃罐頭。在她後來的回憶中,還把這段時光戲稱爲“一段激情燃燒的歲月”。

就這樣在大家的齊心合力下,一個全新的電視台就在3個月後正式開播了,祝希娟還擔任了這個電視台播出後的第一位主持人。

眼看著電視台的工作穩定下來了,她也正式開始回歸自己的影視劇行業。她進行了一系列的嘗試,試圖打造“深圳制造”風格的影視劇。

1984年,在祝希娟的一力促成之下,深圳電視台正式推出了《愛在酒家》。這部電視劇作爲深圳電視台開台之作,也取得了不錯的播出反響。

隨後她又邀請諸如陳道明、陳寶國等知名演員加入她組織拍攝的電視劇中,在這期間推出了《北洋水師》《魂系哈軍工》等優秀電視劇。

在2021年慶祝我黨成立一百周年時,祝希娟作爲代表,上台講解了油畫《深圳拓荒牛》背後的故事。

每一個時代取得巨大成就的背後,都有無數的開拓者走在前面。深圳的成功也離不開像祝希娟這樣的先驅們深耕細作,才爲後來的我們栽下了乘涼的大樹。

在深圳開創了一段輝煌的經曆之後,祝希娟也看到了中國影視的潛力,她還想更進一步,把中國的影視文化傳播到世界的舞台。

背井離鄉,將中國影視傳播到世界

1998年,退休的祝希娟帶著一家老小登上了前往美國洛杉矶的飛機。這不是一場簡單的旅行,祝希娟已經下了定居美國的決心。

當這個消息被揭露的時候,全國上下都炸開了鍋,一時間網絡上遍布的都是負面新聞。誰也不敢相信這個人民的老藝術家,居然在功成名就之後跑到外國去定居。

甚至有人指責她這種行爲,完全是白眼狼。很快,不停發酵的負面輿論似乎已經完全掩蓋了她之前的所有成就。

然而她背井離鄉,一大把年紀跑去美國定居,其實背後另有原因。

早在20世紀80年代,祝希娟就出國訪問過。在世界大舞台面前,她一下子感覺到自己的渺小。

原來那些在國內取得的成就,放在這裏只能算是毫不起眼,很多外國觀衆對于中國的影視劇都是知之甚少,提起自己的名字,他們幾乎更是聞所未聞。

他們那些先鋒的藝術形式,有些自己之前根本沒有聽說過,面對這些鋪天蓋地的信息壓迫,她甚至産生了文化自卑的心理。

也正是在這個時候,她就在心裏暗下決心,總有一天要把這些優秀的表演方式都帶回中國去,更要讓世界人民見識到中國影視文化的輝煌。

于是在深圳電視台任職期間,她就率領深圳電視台的攝制組前往美國交流學習。

她在交流學習中,參演了電視劇《百老彙100號》,在當時的華人群體裏産生了不小的影響力,消息傳回國內還引起了一番震動。

也正是這段經曆更加堅定了她向國外影視文化取長補短的決心,她在退休之後,就毅然決然背井離鄉,踏上了學習之路。

她在那邊創辦了一家影視藝術公司,並且以“瓊花”的名字來命名,以此來紀念那個成就了自己的角色,也昭示了她並沒有忘記自己的初心。

之後在美國的學習交流過程中,她一直沒有停止作品輸出,幾乎每年都有新的作品在電視上與大家見面,這也是向大家交出了自己學習的答卷。

關于這些原因,祝希娟一直沒有向觀衆解釋,直到2016年她回國養老,輿論再一次爆發的時候,她才講出了這些背後的故事。

北京國際網絡電影節官方在1月22日發布一則信息,祝賀祝希娟榮獲“終身成就榮譽”獎項。

在官方公布的照片裏,祝希娟面向鏡頭笑得大方從容,這個獎項也讓曾經的流言蜚語不攻自破。

2月22日,中國文藝家之家展覽館,爲包括祝希娟在內的三位老藝術家舉辦了一場別開生面的藝術成就展。

會上除了展出祝希娟多年來的衆多優秀影視作品,也肯定了她對深圳影視行業做出的貢獻和意義。

結語

今年的祝希娟已經86歲高齡,自從2016年回國,她一直和丈夫住在養老院裏,從來不想拖累兒女們。

雖然她早已到了退休的年齡,但仍保持著一顆熱愛表演的心,一有機會還是會出現在大熒幕上。

【免責聲明】文章描述過程、圖片都來源于網絡,此文章旨在倡導社會正能量,無低俗等不良引導。如涉及版權或者人物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內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聯系後即刻刪除或作出更改。

本文內容信息源自:人民藝術家雜志官方賬號、百度百科、光明網

0 阅读:1

吟古今的清風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