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良崮戰役鮮爲人知的細節:我軍300余俘虜“集體臥底”幫大忙

夢菡評曆史 2023-04-17 22:07:02

在閱讀此文之前,麻煩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和分享,又能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孟良崮上鬼神號,七十四師無敵逃......”這首來自陳毅將軍的題詞無不彰顯著紅軍將士的英勇奮戰。

陳毅

而作爲戰役領袖的粟裕和陳毅也是“虛晃一招”使得紅軍將士憑借智慧以少勝多,打破了這個國民黨最爲自豪的一支戰隊。

那麽,粟裕和陳毅又是如何指揮這場戰役的?虛晃一招又是指的什麽?又爲何說因爲俘虜立了大功?

素有野心的國民黨

解放戰爭結束之後,國民黨終是露出了自己的真實嘴臉,對解放區進行全面進攻,國民黨的野心也是極大,勢必要將共産黨“一網打盡”。

而下令的蔣介石亦是爲此做足了准備。集中兵力向魯中地帶進行全面進攻。

蔣介石

國民黨的速度很快,且目標直直的盯向位于西北地區以及華東解放軍區域。

蔣介石的設想很直接,其認爲只要將共産黨主力“消滅”了,一切問題也便迎刃而解,不過爲了萬全之策,蔣介石率領一部分隊伍前去延安。

蔣介石布下的大棋自己是尤爲滿意,不過計劃終歸爲計劃,蔣介石低估了共産黨的作戰努力。

蔣介石

1947年3月,爲了彌補計劃的不足,蔣介石再次以陝北和山東解放區作爲重點進攻地區,並且將計劃稱之爲“雙矛攻勢”。

爲了達到最佳的效果,國民黨專門調集 二十四個整編師六十個旅,蔣介石對此極爲自信,認爲只要自己派出國民黨最爲優質的兵,共産黨便沒有還手之地。

對于國民黨搞出的動靜,中央自是收到了消息,爲了提前做好防護,中央軍委密切關注山東戰局發展,多次致電陳毅和粟裕。

中央告訴粟裕等人,一定要選擇好路線,且不失時機地組織殲滅敵人的去處。

接到上級命令的粟裕也是連忙與陳毅等人商議,到底該如何應對國民黨的攻擊。

粟裕

而向粟裕等人襲擊前來的還是蔣介石派出的國民黨五大軍力之首的整編七十四師,帶頭的是蔣介石的得意門生張靈甫。

面對七十四師粟裕等人也是陷入沉默,這七十四師是國民黨出名的王牌軍隊,並非單指兵力雄厚,該王牌部隊槍支均來自于美國最先進的武器庫。

蔣介石

這番如何不令粟裕陷入沉思,結合彼時華東野戰軍的現狀,粟裕認爲需要做一個完備的計劃。

1947年4月中旬,張靈甫帶兵前來氣勢洶洶,其目的尤其明顯,張靈甫帶兵采取的便是滾進戰術,對華東野戰軍步步緊逼,力圖壓迫華東野戰軍在新泰以及蒙陰一線的勢力並且想要于此與野戰軍決戰。

張靈甫的意圖很清晰,其迫切想要將野戰軍直接壓制在沂蒙山區,這樣自己便可以率兵將野戰軍前後夾擊,順而將野戰軍一舉殲滅。

粟裕

面對張靈甫的大量士兵以及先進武器,粟裕清楚若是在此時與其硬剛,不僅得不到自己想要的結果,也白白費了戰士力氣。

而當前最爲重要的是要打散敵人的計劃,這樣至少能爲還在休整兵力的野戰軍一口喘息的機會。

經過與陳毅等人的商議,粟裕又再度思考了一晚,粟裕決定“旁敲側擊”,然而這並非是粟裕的第一招,接下來的招數連發也是使得國民黨招架不住。

粟裕

那麽,粟裕又到底做了什麽?

虛晃一槍的指揮官

粟裕很清楚現在只有帶領野戰軍從側面攻擊泰安,圍點打援,野戰軍方能多存些兵力。

粟裕的計劃非常精准,國民黨雖派出了七十四師作保障,就一定在華東地帶安置了不少小隊。

粟裕

故而粟裕決定用攻擊泰安的作戰方案先殲滅部分的國民黨部隊。而爲了此次成功出師,粟裕專門將華東野戰軍第十、十一縱隊組成兵團,全面向泰安進攻。

而此次帶兵前去的是陳士榘以及唐亮。1947年4月22日晚,華野戰軍正式打響泰安城的第一槍,華野戰軍本就素質過硬,加上國民黨部隊大部分主力基本前往蒙陰一帶,所以泰安對于野戰軍來說拿下並不費力。

不過泰安這邊的國民黨自是有些堅持不住了,急忙向一同與張靈甫作戰的顧祝同表示呼救,聽完對面的呼救,顧祝同也是自有盤算。

在來到此地之前,顧祝同便了解到與其對打的便是遠近聞名的粟裕,粟裕在明知道自己的部隊要去蒙陰反而去攻打了泰安。

顧祝同認爲這是粟裕的一計調虎離山,故而顧祝同並未選擇將主力部隊拉去泰安救援,反倒是依舊堅持帶領部隊去到蒙陰。

這邊得到消息的粟裕也是深思熟慮起來,想不到顧祝同竟然不上鈎,粟裕知道這計劃又得重新規劃了,不過既然已經打下泰安,那自然是要先將泰安握在手裏再作打算了。

1947年4月26日,野戰軍完全攻克泰安,不僅繳獲了五千多支槍支,還獲得了五十多萬發彈藥,包括四十多輛車。

在粟裕看來,這趟“旁敲側擊”至少是有收獲的。

不過並未高興幾時,至少粟裕等人知曉張靈甫顧祝同他們便是沖著蒙陰去,所以這計劃還得重新制作。

顧祝同

粟裕繼續堅持以打散國民黨計劃爲由,依舊選擇側擊。經過陳毅等人的商議,以及考慮到當前野戰軍的現狀,幾人決定下一步攻打甯陽,並在魯西魯中地帶打擊敵人。

不過這次敵人也許是因爲泰安一戰,警覺性有所提高,縱使粟裕等人帶領野戰軍搞夜襲,還是讓國民黨部隊有了可趁之機。

甚至國民黨部隊有組織的撤退,這就導致粟裕等人決定繼續先吃掉敵軍一部分兵力的願望落空。

就在粟裕陳毅等人准備再尋良機時,新泰這邊傳來了消息。

新泰被占領了。

這樣的消息自是再令指揮長們陷入沉思,粟裕告訴陳毅:“馬上調集部隊迅速去到新泰將其殲滅,趁著他炕頭還沒完全坐熱乎。”

陳毅

聽著粟裕的話,陳毅同樣也是這般想法。不過爲了做到萬無一失,粟裕部署從東南面包圍新泰並且從甯城北上,另外再派一縱隊從西面包抄。

1947年5月2日晚,趁著夜深,野戰軍開始了這場計劃。

不過占領新泰的國民黨部隊同時也不可小觑,占領新泰的便是在國民黨中有著“金剛鑽”名號的隊伍,該指揮長叫胡琏。

胡琏雖然占下新泰並未耗費太多兵力,但野戰軍的突然包圍還是令胡琏有了慌亂。

不過胡琏也是反應迅速,急忙向顧祝同和張靈甫求救,此外還專門向蔣介石發出求助電報。

胡琏

得到消息的蔣介石坐不住了,這次派出剿滅野戰軍的都是自己的精英部隊,萬不可有任何閃失。于是命令另外的部隊急忙向胡琏靠攏。

1947年5月3日野戰軍與敵軍發生激烈交火,敵軍同樣也是加大馬力,不過第二天陳毅和粟裕考慮到若是蔣介石派出的援兵一到,我方將陷入極大的被動,故而決定主動撤退,再次另覓良機。

不管是之前攻打泰安亦或是撞上胡琏部隊,到這次使得蔣介石急忙找來救兵,粟裕和陳毅清楚明白這場硬仗遠未結束。

胡琏

不過粟裕和陳毅已經直面了幾支蔣介石派往魯中地區的部隊,所以並未有過多的害怕與擔心。而另一邊粟裕和陳毅等人的到來倒是令其他國民黨部隊提高警惕,畢竟誰都無法預料下一秒到底會碰到什麽。

但不可否認的是粟裕和陳毅的速度之快令國民黨也加快了占領速度。

既然新泰地區的敵隊已經與粟裕等人交手,國民黨的第七軍和第四十八師也是加大占領沂水的進度。

粟裕

國民黨這番眼前挑釁,自是令野戰軍難以咽下心中惡氣。粟裕與陳毅二人再度商議,准備于5月10日夜裏繼續攻打敵軍。

5月11日,雙方再次焦灼起來,陳毅與粟裕兩人各帶人馬,利用夜色分成兩路直接將敵人圍攻,惹得敵軍措手不及便在劫難逃。

就當粟裕與陳毅決定就按照如此計劃准備于其他敵軍作戰時,一場臨時消息讓粟裕再生一計。

而這與之前參加過漣水保衛戰的將士們有著極大關系。那麽,二者之間到底有怎樣的聯系?

英勇的解放軍將士

1947年5月11日夜晚,就當粟裕和陳毅准備帶兵上陣之際,情報處長發來的一封緊急情報令粟裕有了新想法。

情報上清楚寫出,由張良生率領的七十四軍即將與另外支援新泰的第五師一起攻擊華東野戰軍的指揮部坦埠。

敵人的速度終是比自己想象的來得快。

拿到情報的粟裕重新思考作戰計劃,自己准備去攻打第七軍和第四十八師,但敵人已經准備攻打自己的核心了,粟裕咽不下這口氣,也深深知道,到處駐紮的國民黨部隊就是爲了給張靈甫的七十四師留存更多的時間去到野戰軍總指揮部。

不過粟裕將軍的名號可不是空穴來風。

既然敵人已經捏准自己要去攻打另外敵隊,粟裕將軍自是不能令敵人如願。

粟裕

就在張靈甫尤其自信粟裕無法分心來到野戰軍指揮部時,來自另外的軍事力量打的張靈甫毫無還手之力。

到底是誰?

是漣水保衛戰中我軍的三百余“俘虜”。

張靈甫如何想不到曾令華野新四軍軍事力量損失殆盡的他們,有一天落入新四軍手裏。

據後來參加過漣水保衛戰的通訊員王榮講述,漣水保衛戰因爲作戰時間久,加上戰況激烈,張靈甫所在的七十四師將自己的部隊打散了。

壓制了不少新四軍的兄弟,當時孤立無援,信息通訊的阻斷,七十四師的猛攻,幾次堅持下來,王榮所在部隊已經損失了大半軍事力量。三百多人成爲俘虜。

不過即使如此,野戰軍對于七十四師的囂張氣焰也極爲憤怒,縱使其已經耗盡大部軍力,但七十四師同樣人員疲憊。

趁著七十四師疲憊之際,王榮所在部隊開始了運動防禦戰,炮火、屍體,這三百多人終是靠借頑強的能力撤退到了黃河堤岸。

大半的人員受傷令這支華野六縱隊不得不進行休整,不過令張靈甫想不到的是,也就是這個當初令其看不上眼且幾近衰敗的隊伍正是扳倒他的關鍵因素。

“我們是1947年5月12日接到的任務。”據後來王榮回憶起那次戰役內容講述道。

原來,粟裕的另外一計便是要求王榮所在的隊伍堵住七十四師撤退的唯一退路,垛莊。

這樣粟裕陳毅等人前去攻打七十四師,兩方前後夾擊,七十四師自是再難逃脫野戰軍的攻擊。

就這樣粟裕陳毅上路了,這邊的張靈甫依舊天真認爲粟裕無暇顧及自己,可他萬萬料不到粟裕虛晃一槍給足了自己驚嚇。

1947年5月13日,孟良崮戰役正式打響。

在粟裕陳毅的指揮下,華野戰軍將七十四師團團圍住,看到粟裕那一刻,張靈甫慌了神,想不到竟然失算。

不過這樣的情緒並未影響張靈甫太多,畢竟他只是單純覺得粟裕毅然決然來到此地怕是抱著與自己同歸于盡的想法,畢竟此時粟裕哪裏有援軍。

張靈甫還是低估了華野軍的兵力,雖然兵力不如七十四師雄厚,但兵力並未弱減半分。

縱使張靈甫有些慌張,但張靈甫知道,自己還有垛莊。

而這邊的王榮等人早早便已在垛莊等候,只要張靈甫等人一到,便立即開火。

張靈甫開始下令兵分幾路,就在張靈甫萬分自信之際,來報信的手下讓張靈甫徹底慌張。

垛莊有埋伏。

張靈甫尤爲吃驚,如何想不到粟裕如何在這麽短時間內找到援軍,但此時又能如何,張靈甫已經陷入華野軍的包圍之中,只能想辦法突圍。

而王榮所在隊伍雖然兵力並不弱小,但終歸是人口太少,必須在垛莊各個方位安插自己人才能夠做到萬無一失將張靈甫及七十四師一網打盡。

“整整十二個小時,大家都沒有停歇。”回憶起當初戰況的激烈,王榮仿佛曆曆在目。

5月15日,王榮等人加上粟裕派來的另外小隊,終是完全占領了垛莊各個方位,徹底切斷七十四師的唯一退路。

張靈甫敗了。

這前後夾擊的態勢令這個國民黨尤爲自豪的五大主力之首的七十四師徹底敗在了野戰軍的堅毅以及智慧之下。

孟良崮戰役,我軍贏了。

張靈甫的失利加上其他派出的主力部隊均受到粟裕等人的攻擊,蔣介石爲此極爲憤怒。但事實終是我軍以少勝多,以智慧奪回了陣地。

而孟良崮戰役也開創了我軍在敵重病密集進攻態勢下,從敵人針線中央割破其進攻主力的範例。

最重要的是打破了國民黨軍對山東解放區重點進攻和轉變華東戰局的關鍵一戰,而人民解放軍也是自此重新贏得了戰爭的主動權。

正是因爲我軍將領的英勇戰略,以及將士的不畏艱險才爲我黨爭取到更多機會,再次向人民解放軍致敬。

0 阅读: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