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走基層丨盤活低效用地“僵屍企業”重生

河北新聞網 2024-04-26 08:10:40

4月9日,位于邱縣經濟開發區的河北鑫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新建項目建設現場。河北日報通訊員 孫海峰攝

4月9日,走進邱縣經濟開發區河北鑫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只見兩棟深灰色鋼架結構廠房主體已封頂。然而,3個月前這裏還是閑置的“僵屍企業”廠區。

“通過拆除老廠房,我們在原址上建起兩座總面積1萬余平方米的新廠房。”河北鑫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股東柴培科說,企業前身是河北鑫芳化工有限公司。2016年,因産品銷售不暢,企業資金鏈斷裂後停産,最終成了事實上的“僵屍企業”。去年,經協商,河北鑫芳化工有限公司引入新股東,簽訂年産5萬噸光伏支架零部件項目合作協議。新項目總投資5100萬元,今年6月將試生産。

“一方面新項目一地難求,一方面閑置或低效用地卻在‘曬太陽’。”邱縣經濟開發區管委會常務副主任王志廣說,他們主動牽線搭橋,讓有資金、有技術、有意願進入經濟開發區的企業兼並重組“僵屍企業”,既幫助原有企業解決債務、職工安置等問題,又破解新項目用地難題。

在邱縣經濟開發區管委會會議室中,一張標注不同顔色的企業和地塊示意圖引起了記者注意。圖中企業閑置地塊、僵困企業和閑置車間分別被標注爲黃色、紅色和藍色。“去年標注爲紅色的10家僵困企業,已有2家完成新項目入駐,3家完成破産清算,具備承接新項目條件。”王志廣說。

對閑置土地和廠房全面排查摸底,逐一登記造冊,邱縣制定出新項目選址“清單”,讓新項目根據自身需求“點單”,推動項目早落地、早投産。

另一方面,堅持分類施策,邱縣將“僵屍企業”分爲兩類:對不能正常生産、恢複無望的企業,根據業主意願,通過法院介入,采取政府收購、整體租賃和破産清算等方式盤活;對有廠房設備基礎和經營能力的企業,則通過債轉股或引入新股東建設新項目的方式,盤活沉睡資産,讓企業重生。

去年至今,邱縣共有37個新項目簽約落地,其中25個項目利用的是閑置土地和廠房,共盤活低效用地30余萬平方米。去年11月,“邱縣盤活‘僵屍企業’促進土地資源開發”節地模式,被自然資源部選爲全國首批30個節地效果好、示範性強、體現特色的節約集約用地先進典型案例並向全國推廣。(河北日報記者 陳正)

關注河北新聞網,了解河北最新新聞。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