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五十歲的70後,如果你的父母在農村留守,要盡快做以下8件事

布衣粗食 2024-05-02 15:14:08

有人說:“70後,出生在一個講理想的年代,卻不得不生活在一個重現實的年代。”

小時候,羨慕那些能走出農村,去城裏工作人,聽人講一講坐火車的感受,都感覺神奇。

好不容易,自己長大了,離開了家鄉,去了高樓林立的地方,生活在好轉,但是歲月不饒人,一晃就四五十歲了。

不知是哪一天,看到父親拱起的脊背,母親瘦小的身板,開始心疼。

但是爲了生活,我們不得不繼續遠行,把父母放在了農村老家。

別以爲父母會活萬萬年,也許一轉身就再也不見了。

根據現實情況,建議70後,盡快做以下幾件事,讓在農村老家的父母,活得好一點點。

01

和鄰居搞好關系,養老互助。

“遠親不如近鄰”,當兒女遠行之後,父母能夠日常依靠的人,就是鄰居了。

農村的鄰居,也許之前不好相處,因爲一個角落,一棵樹,都能吵鬧好幾天,甚至翻臉。

現如今,農村多半是老人在留守,還有什麽爭吵的呢?

修複鄰裏關系,對于養老來說,是很有必要的。

大家不一定能幫大忙,但是遇到緊急情況,聯系能夠幫忙的人,還是可以的。若是一些健康的人,還能關鍵時候扶一把。

兒女們,帶上小禮物,去鄰居家走一走,留下自己的聯系方式,這是很有必要的。特別是父母之中,只有一個人獨居的情況下,就更重要。

02

修繕自己的老屋,保障安全。

扪心自問,父母在農村的老屋,是否安全?有沒有靠近大水溝,背後有沒有塌方的可能?

把老屋修理好,或者翻新,雖然要花錢,但是父母住著更加舒服,也不擔心風雨,這是一份不錯的孝道。

再說了,等我們老了,也許會到農村養老吧。房子是是根,是鄉愁。

03

每天保持聯系,掌握情況。

不能每天都在家陪伴父母,但是每天打個電話是可以的。

若是父母能夠用微信,那就發個消息,更加方便。哪怕是說一句“晚安”,都行。

當然也有人,通過看微信步數,知道父母今天是否活動,大概去了哪裏。

也看看自己家有沒有好的手機信號,有沒有必要裝無線網絡。好的通訊條件,也拉近了兩代人的距離。

最好是,能夠安裝一個監控,可以對話的那種。閑來無事,就問一問父母,聽一聽父母的唠叨。吃什麽,穿什麽,做什麽,無話不說。

04

關心父母的身體,及時救助。

現在農村的生活條件,也相對好了一些。很多的免費體檢活動。

鼓勵父母去鄉裏,縣裏,檢查自己的身體。

平時父母若是有什麽不舒服的,讓他們及時說出來,不要藏起來,老是怕給兒女添麻煩。

要知道,病痛一直拖著,這日子是不好過的。後來小病變成了大病,花錢就更厲害了。

別以爲農村的老人,每天去田地裏勞動,就是身體好。鍛煉要科學,身體要檢查,還得多關注。

父母身體健康,外出的兒女才放心,不會工作中也走神。

05

關注老家的天氣,注意防範。

看過一故事。

一位去武漢工作的中年人,常常接到老家父親的提醒,今天會下雨,明天會出大太陽。

有一個陽光明媚的早晨,中年人准備出門,就收到父親的消息:“孩子你那邊有雨。”

他立馬帶傘。

到了下班,同事們都沒有帶傘,唯獨他,可以走在雨中,內心充滿了幸福。

是的,父親一直盯著武漢的天氣,也擔心武漢的兒女會被雨水淋濕。也關注武漢的特別情況,讓兒女避開。

反過來,兒女也應該關注老家的天氣,特別是春夏,真的要看看,是否有暴雨,幹旱。

讓父母防備暴雨,夜裏也精神一些,不要睡得太沉。火辣辣的日子,要父母注意防曬,中暑。

一次簡單的提示,一個簡單的關注,真的可以減少很多的麻煩。也特別有愛。

06

給父母繳納醫保,避免麻煩。

網絡辦公的場景,越來越多。但是老家的父母,一輩子種地,哪能順溜地用網絡呢?

我們是兒女,就應該幫助父母,用網絡辦事。

繳納醫保,是必須的。父母老了,就算身體好,也難免有傷寒感冒。也說不准,意外就來了。

花點小錢,多了一份保障,何樂而不爲呢?

千萬不要,病急亂投醫。

07

常回家看看,多點陪伴。

不管走多遠,逢年過節,還得回老家看看。

父母在,家就在。

也許你回家,麻煩了父母,他們做了很多的特産給你。但是你來了,父母就開心,勞累也是值得的。

特別是農忙的時候,去老家,插秧,割稻子,幫忙一兩天,你會找到童年的滋味。

在暑假,帶著孩子去老家看看,比到處旅遊更有意義。

兒女和父母,也是見一面少一面,沒有太多的來日方長。

08

兄弟姐妹定時給贍養費,生活無憂。

父母老了,在勞動,但是收入不一定夠生活開銷。

我們的父母,多半是沒有退休金的,也沒有退休的可能。

父母能晚年幸福的,就是一個方法——養兒防老。

也許你的收入不多,但是一個月給三四百,還是行得通的。我們再難,比老父母稍微好一點點。

和兄弟姐妹商議好,有贍養父母的具體方法,別誰都怕承擔責任。

09

《增廣賢文》中說:“早把甘旨當奉養,夕陽光景不多時。”

生于上世紀70年代的我們,也吃了很多的苦,才白手起家,定居城裏。但是老家,還不能徹底抛棄;也不要厭恨父母給自己的東西太少。

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苦,有不同的機遇和命運。

在自己活得好一點點的時候,分享給父母一點點的好,善莫大焉。

作者:布衣粗食。

關注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靈。

文中配圖來源于網絡。

6 阅读:856

布衣粗食

簡介:關注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