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響主旋律,傳遞正能量,閱讀和分享《山湖紀人之心靈早餐》,讓愛和陽光滋潤每一顆心靈【總第3342期】

天音心理 2024-03-25 09:49:16

比拼命工作更重要的是會休息

汽車大王福特曾說,只知工作而不知休息的人,有如沒有刹車制動裝置的汽車,極爲危險。

的確,一個人也像機器一樣,一味追求效率,不懂得停下來歇息的話,就只會適得其反。

暑假,兩位985碩士在讀女生阿芬、阿芳一起到一家銀行實習。

爲了爭取轉正,阿芬每天都在拼命工作,除了吃飯和上廁所,幾乎沒離開過座位。而且,她還經常加班熬夜到淩晨時分。

而阿芳每天都是准點下班,上班期間也會借著喝水的機會走出辦公室歇一歇。中午休息後,她也是不到上班時間,絕不踏入辦公室。

可令人驚訝的是,實習結束後,上級領導卻決定留下阿芳。

後來,阿芬和阿芳聊天時才知道:原來阿芳每次溜出辦公室,都是察覺到自己的注意力開始下降。爲了保證效率,她溜出辦公室休息一下,放松放松心情。

這種張弛有度的工作節奏讓阿芳的效率更高、質量更好、人更從容,也能留出更多的空閑時間來提升自己。

很多時候,拼命工作不是能力的體現,會休息才是。

20世紀科學管理之父泰勒,接手一個生鐵搬運工廠後,爲了提高工作效率,給員工提了三點要求:一是強制大家每小時休息5分鍾,即使並不覺得累;二是將每天的工作時間從10或12小時減少到8.5小時;三是確保大家在工作時是專注的、高效的。

這三點要求看似很簡單,卻奇迹般地提高了工人效率。

以前,工人平均每天可以處理大約12噸的生鐵,他接手後,每天卻可以處理大約48噸的生鐵,並且不覺得疲憊。

“會休息”對于“高效率地工作”,就像充電器對于手機一樣,必不可少。

想要高效率地工作,就要先學會高效率地休息。

真正厲害的人,最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不是工作時的拼勁兒,而是休息時的“懶勁兒”、實現“秒睡”。

前進是一種能力,但會暫停卻是一種智慧。

【歡迎轉發《山湖紀人之心靈早餐》,與趣者爲伴,與智者爲伍,與善者同行,我們一起傳遞正能量】

1 阅读:1

天音心理

簡介:天音心理,每日心靈文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