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幫忙裝備的中國軍隊,差一步登上日本駐紮,被此人挪來打內戰

今人說古 2024-04-24 23:59:10

1943年11月,蔣介石、羅斯福、丘吉爾,分別代表中、美、英三國,在埃及的首都開羅,舉行盟國會議。曆史上著名的《開羅宣言》,正是出自這場會議。

反法西斯戰爭打到1943年,已是十拿九穩的勝局。反法西斯戰爭如此,作爲其中一部分的抗日戰爭,自然也會這樣。

這場會議,討論了兩件與中國有關的大事,第一件是,戰後日本必須將東三省、澎湖列島等地方還給中國;第二件是,戰後中國對日本的駐軍。

美國總統羅斯福向蔣介石承諾,美國會全力支持中國在戰後對日的軍事占領。美國希望我們能在其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蔣介石對此表現得十分優柔寡斷,他覺得這是吃力不討好的事,無法給己方帶來太多實質性的利益;況且,他早就做好再打一次“統一戰爭”的打算。駐軍日本?沒興趣。

最後,蔣介石還是接受了羅斯福的承諾,但就如何派兵一事,他表示得看當時的局勢情形。

1945年8月,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衆同盟國一致決定,由美國全權辦理對日的軍事占領和日本戰後重建工作。中國作爲戰勝國之一,受邀或說理所應當派出軍隊,占領日本,在日駐軍。

1945年10月,美國向蔣介石政府發來“請中國派出軍隊,協助占領日本”的公文。蔣介石的想法依舊沒變,思前想後,最終只同意派遣一個支隊——人數五千人,混成旅。

美國方面覺得五千人太少,根本不頂用,希望蔣介石“大氣”一點,派五萬人進駐日本,並說日後好處肯定多多。美方還點名要新1軍和該軍軍長孫立人操辦此事。

孫立人在當時盟軍中的名氣很大。而新1軍是一支武裝到牙齒、訓練有素、美械裝備、戰績極佳的部隊,當時他們駐紮在距日本較近的廣州地區。

蔣介石強烈反對,堅決不同意,他認爲駐軍日本不是什麽大事,這樣的嫡系強軍應該放到東北去。美方只得降格,要求至少派一個師到日本。

來回拉扯,蔣介石最終同意派出一個1萬5千人的師去日本。這個師是榮譽2師,當時正在越南的河內地區,接受日軍的投降。

榮譽2師是一支加強師,建制完整,裝備清一色的美械,配備也相當齊全——下轄步兵團、炮兵團、運輸團、戰車營、工兵營、通信營等。

1946年5月,經過協商,中美雙方定下榮譽2師駐紮,本州島的愛知縣,必要時可至靜岡縣和三重縣的規定。當時一切都准備好,就等榮譽2師登船開赴時,蔣介石又搞出幺蛾子。

榮譽2師只要到日本,就能立馬執行設防駐紮的任務。因爲駐軍先遣人員,已經布置好一切,什麽營房、倉庫、港口、車廠、遊樂場所等設施一應俱全。

可就在1946年6月,蔣介石悍然撕毀停戰協定,在河南全面開戰。同一時間,請求“中國駐日占領軍”進駐日本的電告,也擺到蔣介石桌上。

蔣介石沒有同意調軍日本,他一面下令駐軍先遣人員全部回國,一面調遣准備登船的榮譽2師,開往蘇中解放區作戰。蔣介石向內外許諾,只要己方一占下魯南或泰興地區,就將榮譽2師按原計劃調駐日本。

結果沒到半年時間,榮譽2師就被粟裕大將打得落花流水,悉數殲滅。從此之後,蔣介石再沒想過往日本駐軍的事。

不久,美國對中國在日駐軍的態度也發生轉變。這最終留下一個深深的曆史遺憾,我們錯失了在日本駐軍的機會。

0 阅读: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