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湊十法”讓簡單問題複雜化,不要學?其真正的意義被誤解了

凝媽悟語 2024-05-15 09:19:26

文|凝媽悟語

曾經有孩子壓力大的報道,看到過有這樣的評論:現在數學計算教什麽“湊十法”,把簡單問題複雜化,把孩子搞暈了,我們也不知道怎麽教孩子,以前直接背口訣多簡單啊!怪不得孩子壓力大呢?

甚至有小學老師反對說:“湊十法”看似快捷便于理解,後面計算用不上,一點都不實用,就是浪費孩子的時間。

我也經曆過不看好“湊十法”的階段,但是後來孩子學會後,才發現了“湊十法”的重要性。

當孩子學到20以內進位加法的時候,卡殼了,我對“湊十法”滿懷期待,認爲可以一下子讓孩子輕松掌握進位計算。

孩子學的過程非常輕松,知道怎麽湊十、分成、把剩余數相加,但是一旦給他一個算式,他就無從下手,就像沒學“湊十法”一樣。在學校裏,老師也教過,他很排斥。

這時,我就對“湊十法”充滿了懷疑,機械套用公式是在抹殺孩子的學習興趣。

我又用實物演示重新教孩子理解湊十法,並教他用借數湊成十、再減數的方式簡便運算。主要目的是理解湊十法,但不一定在計算中使用。

後來,孩子因爲看數字積木,用數形結合的方式了解了20以內進位的加法,變得開始接受“湊十法”了,當老師再教時,他帶著一份渴望努力去學,從開始的漏洞百出,到最後的真正搞懂,大概花了兩三天的時間。

現在再給孩子一個算式,他能不假思索,准確、快速地寫出過程,並用自己的語言講出來。他說:看大數,湊成十,看小數,找朋友,加剩數,是十幾。

在這個過程中,我就發現,其實“湊十法”的意義不在于簡便計算,其真正意義被誤解了。

“湊十法”能幫助孩子理解十進制

現在計算的基礎是十進制,如果直接給孩子講十進制,告訴孩子9+5=14,孩子不能理解爲什麽結果是兩位,爲什麽前面是“1”後面是“4”,不是別的數字。

用實物演示,數形結合是一種直觀的方式,讓孩子從具象到抽象理解這個結果,用“湊十法”就方便多了。

9+5=9+1+4=10+4=14。

先把9湊成10,需要從5這裏借走1,5就分成了1和4,10和剩余的4相加就是14。用圖示的方式,孩子更能直觀理解。

前期,孩子已經學了10以內的組合、分成,完成這些計算非常輕松,理解起來非常容易。

至于後期能不能正常使用,就是孩子熟能生巧,條件反射的結果了。

“湊十法”鍛煉孩子的思維能力

學會了湊十法,就能很好地學會人民幣、長度等的計算。理解9塊+5塊=14塊,90塊+50塊=140塊,知道需要拿出哪幾張紙幣。理解9厘米+5厘米=14厘米,90厘米+50厘米=1.4米,知道單位換算關系。

搞懂了十進制,同樣的思維,就能理解時間和角度的六十進制,能理解計算機的二進制、八進制、十六進制等不同的數字表示方法。

湊十法不僅在理解計數方法上有用,還能延伸到未來更複雜的知識學習上面。

比如驗證乘法口訣的正確性,爲什麽是四八三十二?是8+8+8+8=32,是由加法進位得來的。

比如幾何上用割補思維計算不規則物體的面積,需要轉換成規則的平行四邊形、長方形、三角形等,才能求出面積。就如同把9和5轉換成了10和4一樣。

過去不了解數學思維的重要性,常常把數學等同于計算,死記硬背記住了結果,雖然效率高,但是不理解知識的來龍去脈,一味搞題海戰術,下次遇到新知識還需要重新死記硬背,不知道舉一反三,靈活變通,導致學習效率較低、創新力不足,現在的孩子就需要補上這一課,不要成爲考試的機器。

“湊十法”讓孩子養成耐心的習慣

“湊十法”的步驟比較多,需要湊十、分成、加剩數,本來一步完成的事,需要分成好幾步,大腦還需要轉好幾個彎。如果把分成的兩個數寫的太近,還容易看錯行,導致錯誤結果。如果孩子沒有耐心,會感覺特別繁瑣,認爲計算是很難的事情。

孩子開始學的時候,就是因爲感覺麻煩,不想動手寫。

但是孩子意識到“湊十法”應該學習,想挑戰一下,沉下心來去學習,一步步寫出來,得到正確結果,越算越快,最後只需寫不需要思考,就發現特別有成就感,原來自己可以學會這麽高深的問題學呢!

因爲耐心而學會,因爲學會了又變得更有耐心,是相輔相成的事情!

寫在最後:上面講了“湊十法”的三個好處,幫助孩子理解十進制、鍛煉思維、鍛煉耐心。

如果你對“湊十法”有看法的話,還是趁早用積極的眼光看待它,讓孩子努力學透“湊十法”吧!

可以通過多種途徑輔助理解,讓孩子從無感到有趣,從困難到輕松。給孩子一些學習的時間,允許孩子犯錯,給予足夠耐心的等待,孩子一定能學會。

我是@凝媽悟語

兩男孩媽媽,10多年育兒經驗

陪孩子閱讀、英語啓蒙、科學啓蒙

分享育兒感悟、落地育兒幹貨

歡迎關注,育兒路上一起前行

0 阅读:0

凝媽悟語

簡介:兩寶媽媽,專注育兒經驗分享,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