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發碳化硅材料深刻蝕工藝,「中锃半導體」完成數千萬元天使輪融資丨36氪首發

36氪 2024-04-04 01:50:26

作者丨邱曉芬

編輯丨蘇建勳

36 氪獲悉,中锃半導體(深圳)有限公司(下稱「中锃半導體」)完成數千萬元人民幣天使輪融資。本輪融資由國科京東方、國核曜能、望衆投資等共同出資,將主要用于研發平台搭建、原型設備和核心工藝開發、持續吸納優秀技術人才。

「中锃半導體」成立于2023年10月,聚焦于特色工藝領域的 “等離子體幹法刻蝕設備(Plasma Dry Etch)”和“關鍵工藝解決方案”。

「中锃半導體」創始人兼CEO譚志明表示,公司目前正全力開發針對碳化硅材料的深刻蝕設備和工藝(Deep SiC Etch),用以支持溝槽柵(Trench-Gate)的實現和更廣闊器件設計窗口。

功率半導體,又稱電力電子器件或功率電子器件,是電子産業鏈中最核心的一類器件之一。功率半導體能夠實現電能轉換和電路控制,在電路中主要起著功率轉換、功率放大、 功率開關、線路保護、逆變(直流轉交流)和整流(交流轉直流)等作用。

而碳化硅(SiC)作爲一種寬禁帶材料天然具有更高的耐壓,用碳化硅制作的電力器件相對于傳統硅基器件,可以以更高的頻率和更寬的溫度區域內處理高壓電流。

在模組層面,碳化硅已經可以顯著地降低損耗、重量和體積。爲此,在未來能源技術變革當中,碳化硅材料將極具優勢。

因此,目前在各類功率器件中,碳化硅功率器件作爲一項先進的電力電子設備,已經廣泛應用于能源轉換、電機控制、電網保護等多個領域。

不過,目前影響碳化硅走向應用的重大限制之一是成本。

通過溝槽柵(Trench-Gate)技術,碳化硅産品可以縮小芯片的表面積,讓單個晶圓能産出更多的芯片。因此,這項技術也成爲産業界降成本的主要手段。

而除了成本考量之外,溝槽柵還可以避免寄生Jfet效應帶來的額外內阻。比如,國外芯片廠商“英飛淩”就曾通過溝槽,來選擇更好晶面來改善柵氧界面和提高器件性能等等。

因此,如何應對碳化硅僅次于金剛石的超高的硬度(莫氏硬度9.5)和材料特性,實現碳化硅深刻蝕(Deep SiC Etch)以高效地實現工藝的具體形貌要求,就成爲産業界一個重大的難題。

在國內市場,目前産業界正處于碳化硅深刻蝕實現技術突破和量産的關鍵階段,更需要本土的設備廠商提供更多特色工藝的支持,共同實現半導體技術上的“彎道超車”。

「中锃半導體」創始人兼CEO譚志明介紹,“公司團隊在技術和經驗上非常全面,涵蓋設備、制程工藝甚至器件設計等多個環節,並且確認會同産業生態內的合作夥伴進行聯合研發,期望盡早推出卓越的刻蝕設備産品和成熟的工藝解決方案,協助客戶解決關鍵工藝突破問題,提升産品價值。”

展望未來,譚志明表示,“中锃半導體將攜手産業生態夥伴和業內高手,以領先的設備和工藝助力中國碳化硅産業發展跑出加速度。並期望依托本土市場的基礎,最終走向全球。”

end

0 阅读: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