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年部隊轉業,縣裏讓我公安和糧食局二選一,我選糧站媳婦說離婚

經藝看娛樂 2024-05-15 07:48:35

頭條改版後新增廣告解鎖,廣告開始5秒後

用您發財小手點右上角關閉,即可繼續閱讀

●○

文:娛析

編輯:娛析

本文爲短篇小說,內容純屬虛構

請理性觀看,切勿對號入座

○●

做人格局要大,眼光要放長遠。現在立下的小目標如果持之以恒下去就會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益。

我就是個最好的例子,當年就因爲我轉業回來以後,縣裏讓我在公安和糧食局二選一工作。

我哪個都沒選,而是選擇了去糧站工作,就因爲這一選擇,我媳婦說啥都要和我離婚,說啥都不要跟我過日子了。

我叫劉岩,是從軍多年後轉業回鄉的老兵,1981年我35歲,那時我光榮轉業,縣裏通知我可以選擇到公安局或糧食局工作。

我內心百感交集,部隊生活鍛煉出我吃苦耐勞的品質,但離開了軍營,到民間單位任職,難免心中忐忑重重。

經過反複權衡,最終我選擇了糧食局。

公安工作雖然聲望很高,但凶險異常,隨時可能不測;糧食局雖清貧,但總歸是固定工資,有國家福利保障。

作爲一個初爲人父的年輕人,穩定的工作最重要,我要爲家裏操辦米鹽柴醬,供妻女溫飽無憂,這才是當務之急。

可就在我欣喜之時,家裏卻發生了一場矛盾。

我高興地告訴妻子楊雪我已經進了糧食局,沒想到她聽後卻是又哭又鬧,竟說要和我離婚!

我一時無言以對,我知道妻子這麽大反應,是因爲對糧食局的工作內容認知不足,可沒承想她如此偏激,連作爲家人溝通的機會也不給我。

就在我難過之時,聽到屋外一聲震天怒吼傳來:“你是不是傻?”

原來是我那剛強潑辣的丈母娘,她知曉後,火冒三丈地痛斥起我媳婦……

丈母娘一來,對著楊雪就是一通說教:“你這死丫頭,怎麽就這麽糊塗?在糧食局上班有什麽不好?”

“那可是正兒八經的鐵飯碗,有國家工資發放,退休後還有房子,你們倆將來哪裏愁吃喝住行?”

楊雪被嗆得無言以對,低著頭滿臉羞愧,丈母娘在一旁直咋咋呼呼,“你們年輕人就是太嫩了!只看到糧食局工作辛苦,又沒看到它的好處,我告訴你,以後可不要後悔!”

楊雪始終低垂著頭,過了好一會兒才小聲嘟哝:“媽,您說得太有道理了,是我眼光短淺,太沖動就……”

看到女兒終于通了竅,丈母娘的臉色才緩和了些許。

她拍了拍楊雪的肩膀,歎了口氣說:“好了,不說這個了,今後可得支持劉岩的工作啊。”

就這樣,一場家庭矛盾漸漸平息了下來,可是對于我來說,內心裏面的疙瘩卻久久解不開。夫妻之間的分歧令我備受打擊。

從那以後,我工作時便常懷揣一份憂慮,楊雪是否真的能支持我?她是否終有一天會因爲家裏拮據而再次動搖?

然而生活還得繼續,剛到糧食局時,工作環境很簡陋:辦公室裏四面透風,桌椅陳舊落後,可即便如此,我也從未想過半途而廢。

就這樣,我撸起袖子加途幹,年複一年,家裏的經濟狀況越來越好,楊雪的怨言也漸漸減少了。

直到有一天,她終于對我說了一番心裏話……

那是一個普通的午後,陽光透過窗戶灑進屋內,楊雪坐在炕頭上給我熨衣服,一邊熨一邊若有所思地開口說:“岩啊,我有話對你說。”

我正專注于手頭的工作,頭也不擡地“嗯”了一聲。

楊雪見我沒什麽反應,歎了口氣繼續說:“那會兒我反對你來糧站上班,真是太膚淺了,現在看來,你的選擇是對的。”

她的這番話讓我愣住了,停下手中的活計盯著她看。

楊雪見我終于有了反應,嘴角泛起一絲微笑:“當初我只顧著嫌棄糧站工作苦、收入低,卻沒有看到它背後的種種好處……”

我點點頭,示意她繼續說下去。

楊雪頓了頓,接著說:“像我媽說的,等你們老了,國家不但給發退休金,還分房子呢!”

我默默地聽著,楊雪見我沒作聲,又自顧自地絮叨起來:“要是當年我真的堅持離婚,那可就太糊塗了!”

“到時候你雖然收入少了些,但房子和退休金都有了,我呢,大概就得靠打零工勉強度日了吧。”

聽到這裏,我有些動容,深深地看著妻子。

多少年來,她一直對我在糧站工作很是不以爲然,如今終于醒悟過來,我由衷地爲她感到高興。

我趕緊握住她的手,連連搖頭表示沒關系。

楊雪望著我,眼神堅定:“從今往後,我一定會全力支持你在糧站工作。你就安心去幹吧,家裏有我呢。”

聽到她這番話,我的心裏頓時被一陣暖流環繞。

過去多少年裏,我一直爲楊雪當年的“反水”而傷神耗力,如今這份陰霾終于一掃而空了。

有了妻子的理解與支持,我終于可以卸下肩上的重擔,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了。

從那之後,我更加賣力工作,家裏的日子越過越紅火,我在糧站的工資逐年升高,家用也就一年比一年寬裕。

更讓人高興的是,每到年終考核,我總能憑借出色的工作表現獲得可觀的獎金。

那些年我們家就像開了個小小暖閥,生活一點點好轉起來。

我和楊雪曾在貧困年代只能租住一間陳舊且環境糟糕的小房子,現在則置換了一套嶄新的兩居室。

家具家電樣樣俱全,房間布置得井井有條,俗話說得好,要想富先修路,我們當時對未來的展望也是一往無前。

楊雪更是把妥善管家作爲人生最大的事業,每一分錢都精打細算著花。

看她那麽努力的樣子,我又愛又敬佩,爲了確保她的付出不會白費,我在工作上也給足了狠勁。

就這樣,日子一年一年過去,我在糧站的薪酬逐漸增長,家裏也從溫飽不足到小康富足。

孩子在我們的殷切培養下長大成人,眼看馬上就要步入社會了,有一天,孩子跟我談了一番人生理想,讓我倍受震撼。

那天,兒子志鵬突然無比認真地說:“爸,我想當一名公安。”

我一愣,心想這小子從小在我的熏陶下,怎麽突然來了這麽一出?

志鵬似乎看穿了我內心的疑慮,解釋道:“爸,我之所以想當公安,是因爲看到你當年雖然選擇了清貧的糧站工作。”

“但最終卻收獲了很多,所以我才下定決心,將來也要選一份雖然清苦但能獲得穩定的職業。”

我聽了,只覺心頭一震,暖流在胸中洶湧澎湃。

我猛然想起當年丈母娘狠狠數落妻子時的那番話,不由得感歎丈母娘真是個了不起的人!

是她先看到了糧站工作的優勢所在,及時拉住了我們一家,避免了不必要的麻煩。

而今天,這一切功勞都化作了兒子對人生的理解和選擇,我不禁十分慶幸,慶幸當年堅持了我的決定,不然就錯過了美好人生。

看著兒子驕傲且堅毅的神情,我狠狠地點了點頭:“好,既然你已有這般決心,我當然支持,公安工作雖辛苦,但只要你用心鑽研,就一定能獲得安穩的生活。”

時光飛快地流逝,一轉眼間,志鵬已順利考取了公安的工作,組建了自己的家庭。

作爲父親,看著兒子一路走來,我自是由衷地高興,只是沒想到,在這幾年裏,人生還會爲我開啓新的一頁。

那是一個普通的周末,我正在家中休息,忽然接到糧站同事的電話,說有一處新建的糧庫需要我去現場監督一下施工,我馬上換了身幹淨利落的工作服趕往工地。

到了那裏一看,情況比我想象的還要糟糕,工人們三心二意搞了一團混亂,工期恐怕要拖延不少。

我上去就是一頓生猛的數落,痛斥工人們存心偷工減料,可怎奈部分工人根本就是臨時雇來的,根本就把我的話當耳旁風。

于是我當即拿出手機,直接拍下了這些工人混日子的赤裸證據。

這下子,他們見狀可不淡定了,急得滿場亂轉,還有人上來威脅我刪照片。

我理都沒理他們,冷冷地說:“再有下次,我就直接把視頻發到網上去,看你們怎麽辦!”

這一次硬氣的表態果然奏效,那幫人看我架子逼人,也只得乖乖服軟,後來這座新糧庫建成,我這個"戰功"被單位領導表揚了一番。

但令我沒想到的是,我在工地上拍攝的那段視頻,還惹來了一場家庭風波。

事情是這樣的,有一天,志鵬回來看望我,無意間看到我手機裏的那段視,當即他就追問我,這到底是怎麽回事。

我把發生在工地上的事經過如實講了一遍。

聽完之後,志鵬面色嚴肅地說:“爸,你這樣做很不對!難道用這種公然恐嚇他人的方式,就能令他人心悅誠服,全心全意爲單位工作嗎?”

我被志鵬這番說教說得啞口無言,他說得太有道理了,我這番作爲確實太過偏激了。

作爲領導,我理應先表現出示範作用,用智慧和美德感化他人,而不是采取這種強硬的方式。

志鵬連連歎息:“現如今社會風氣開放,領導與下屬更應互相包容,互懷敬意,若是我們都太過偏激,一味武斷專橫,那整個社會不就亂了嗎?”

沒想到小小的一段視頻,居然引發了兒子如此大的反思。

我不禁痛悔自己那番所作所爲,還好有志鵬及時批評和引導,我才知道我之前做得並不好。

通過多年在糧站的鍛煉,我已漸漸熟悉了領導工作,並且初步確立了一個爲人處事的原則——堅守本分,勤懇工作。

同時視野要開闊,不可故步自封,要緊跟時代步伐,這才是一名合格的糧站人員應有的修養和作風。

後來有一次,我正巡視倉庫時,意外發現了一群工人在偷偷摸摸裝卸糧食,我沒有當場發火,而是耐心勸導,希望他們能改過自新。

在不知不覺中,我已將兒子的諄諄教誨牢牢地記在心上,漸漸從一個偏執憤青,蛻變成一名彬彬有禮的領導人了。

從那以後,我更加珍惜自己的工作,孜孜不倦地爲之努力奮鬥,我在糧站一幹就是近40年,直至60歲退休。

功夫不負有心人,在丈母娘的點撥和兒子的教誨下,我最終成爲一名合格的儲備幹部,獲得了不少嘉獎……

本作品爲短篇小說,情節純屬虛構,如有雷同,純屬巧合。所有人物、地點和事件均爲藝術加工,並非有意冒犯或貶低任何個人、團體或組織,不涉及的其它方面,均與現實無關,不含任何隱射,切勿對號入座。

藝術來源于生活,卻高于生活,文章情節具有偶然性和片面性,只是單純爲了增加可讀性,不含博人眼球的目的,不能以偏概全,不可上升到現實,最終目的是爲了讓讀者理解,達到倡導社會正能量的目的,無低俗等不良引導。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侵權請聯系刪除。

0 阅读:0

經藝看娛樂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