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名爲“援台”實爲“窮台”,台當局再執迷不悟,必遭曆史清算

媒體人解飛 2024-03-15 11:26:14

聊聊台海局勢,最近有兩件事情,充分暴露了島內的“台獨分裂分子”們,在西方政客心中的地位。第一個很奇葩,說,台軍的火藥庫存告急,沒人給他們提供了。據台媒報道,島內生産105毫米和155毫米口徑榴彈炮彈藥的202廠,和生産手槍、步槍子彈的205廠求購彈藥的招標全部流標,他們分析的原因是,歐美一些供應商們正在竭盡全力,確保烏軍的作戰彈藥。台軍的訂單很不幸,屬于最先被“犧牲”掉的。

這件事情,給台軍造成了相當大的影響。過去,兩岸相處還算不錯,島內的彈藥産量不高但也可以對付著用。但近年來,因爲兩岸局勢緊張,和台當局的恐懼心理,台軍不得不通過增加火炮實彈射擊訓練等方式來展示“強硬”,給自己壯膽,島內的陸軍部隊,也增加了槍械實彈射擊以強化戰鬥力的訓練,一時之間,各種彈藥需求暴增。出多進少之下,只能消耗庫存,大大削弱了台軍持續作戰的能力。

關于這個問題,島內一些所謂的“軍事評論家”曾有論斷,說台軍只要頂住第一波進攻,後面就會有美軍來援。我們就忍不住要問一個問題了,別人連彈藥不給你配齊,憑什麽還要來損耗自身實力來支援你?眼下,美西方政客更需要的明顯是烏克蘭,同時還被拖在巴以困局中,這個時候想想西方某些政客說的“台灣有事就是自己有事”,除了諷刺,我是想不到別的形容詞。

當然,雖然賣彈藥的錢不能賺了,但其他的錢還是要賺。第二件事,是美國計劃對台灣進行新的“援助”。前些天,美國國務院公布了2025年財政年度預算案,特別編列了1億美元的援台項目,這是,美國政府首次在預算案中單獨把軍援台灣地區列爲一個項目。美國務院說了,這筆錢是“曆史性投資”,要以“軍事融資”的渠道爲台灣地區提供武器裝備,以加強其“嚇阻力”。

盡管這份預算案,只是美國務院出具的草案,不是最終版本。但我們從中,還是能看到美國的險惡用心。給“台獨分裂分子”們畫餅,這個就不說了。單說援助本身,也極不正常。首先這筆援助的數額只有1億美元,按美國對外援助的方式,不是直接給台當局1億美元去買裝備,而是采購等值的武器,或從庫存中拿出等值武器送給台軍。這些武器單價多少,質量如何,都是美國自己說了算。而在拿出這些武器之後,美國要另外補充庫存啊,這就是軍火商們的新訂單了。

這就相當于什麽呢,美國把台灣地區,當成了處理二手武器的“廢品回收站”,反正要退役的武器,美國自己也要花錢銷毀,還不如冠以“軍事融資”、“曆史性投資”等高端概念渲染援助的重要性,一方面能掩蓋援助的數量不足、質量奇差,還能制造一波國際聲浪,繼續攪亂台海局勢。

更諷刺的是什麽呢?即使是美國給烏克蘭送去的軍援,也有大量二手武器裝備,這兩年時不時就能看到烏軍抱怨美制武器的糟糕品控,說很多武器裝備,送到烏克蘭時完全處于無法使用的狀態,大家可以想想,送給烏克蘭的武器質量都是這個樣子,送給台軍的武器裝備又會是什麽水平。

當然,美國政客和軍火販子們,還有後續割韭菜的手段。就像拉斯維加斯的賭場會先送一些免費籌碼一樣,美國人把火點起來,讓台海局勢日趨緊張,台當局才會跟著掏真金白銀買安全感,這兩年,美國所謂的“貿易代表”,經常組團躥訪台灣,唯一目的就是賣武器,說台海局勢很危險,買點武器裝備自保吧。但他們不會說,台當局也不會問的是,台海緊張局勢到底是誰煽動起來的?

對此,咱們國台辦的發言人朱鳳蓮已經把話講得很清楚了,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無論是“軍援”、“融資”或者別的名義,對台灣民衆而言都是“外債”。這話很好理解對吧,台當局跟美國政府沆瀣一氣,瓜分台灣同胞交的稅,如果有一天台海真的爆發戰爭,蔡英文、賴清德之流必然會在美軍的保護下倉皇逃竄,他們才不會真的爲了“台獨”,把自己賠上。說到底,就是民進黨當局啊,真的應該醒醒了,即便他們拿出再多的錢交保護費,對美國政客說再多的甜言蜜語,美國也不會爲他們出動一兵一卒。而且就算西方能在台海爆發戰火的時候給予援助也救不了他們。

你看俄烏沖突,美國政府最開始的時候高喊,俄羅斯經濟要崩,普京政權要倒台,結果這都過去2年了,被爆錘的不還是烏克蘭嗎,美國的態度很明確,我們不會爲了烏克蘭出兵,這就是我們的紅線,如今,他們連給烏克蘭提供足夠的武器彈藥都做不到了。總之一句話,美國人對台灣地區的企圖,就是榨幹他們所有的財富,再把他們當做“遏制”中國的炮灰,如果民進黨,還要繼續當“買辦”,那總有一天,他們像王毅外長說的那樣,遭到曆史的無情清算。

0 阅读:27

媒體人解飛

簡介:以國際視野去觀察世事,用媒體角度去解讀百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