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化營商環境】守護“國民小吃”燃旺“人間煙火”

清朗天空 2024-05-09 20:21:25

2024年3月12日,天剛蒙蒙亮,周圍的居民還沉浸在睡夢中,位于大洋彼岸的一家沙縣小吃店就已亮起了燈火。包扁肉、蒸炖罐……店主老劉精神抖擻地開始了新的一天的忙碌。像這樣的沙縣小吃店,在全球有近9萬家。

然而,就在一周前,老劉的平靜生活被一樁煩心事打破——他的一張銀行卡被法院凍結了。沒想到,一個求助電話打到三明市沙縣區人民法院,只用了三天時間,他的煩心事就圓滿解決了。

沙縣小吃源于漢唐,承于宋元,盛于明清,名于當代。近年來,沙縣區人民法院能動履職,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 積極探索沙縣小吃矛盾糾紛排查化解新路徑 ,助力沙縣小吃産業發展繼續“引領風騷”。

讓行業糾紛“有解”更“優解”

“在國外快四年沒回家了,都忘了還有這一筆貸款,多虧了法院線上調解,幫我了卻一樁煩心事。”老劉激動地說。

日前,老劉突然發現自己的銀行卡無法轉賬,查詢後得知是被法院凍結了。老劉這才想起來,六年前他爲了出國經營沙縣小吃,向沙縣農村商業銀行借了一筆貸款,因圖方便,他一次性向銀行卡存了一筆錢供其自動扣款,時間一長,銀行卡余額已不能滿足扣款。而老劉忙于經營小吃店,也忘了這樁事。

↑法官運用法院“異步調審”系統,組織雙方展開“隔空+錯時”辯論

“一家子都在國外,回國一趟處理成本也太高了。”老劉左右爲難,無奈之下,他撥通了沙縣區人民法院的電話。

“我們了解事情的原委後,考慮到老劉征信無不良曆史記錄,且還款能力較強,訴前保全可能影響其正常生産經營和征信記錄,決定協商債權人暫時解除訴前保全。”承辦此案的陳法官說。

鑒于雙方存在距離、時差方面的原因,足不出戶就能“隔空”解紛的司法“雲服務”無疑是最好的途徑。陳法官運用法院“異步調審”系統,組織雙方就證據、爭議焦點展開“隔空+錯時”辯論。經過三天的調解,最終債權人作出讓步,雙方達成和解協議。

↑法官在線開庭調解

“‘隔空+錯時’的優勢,很好地適應了沙縣小吃行業特點和業主需要,這是沙縣區人民法院便民利民的創新之舉,切實減輕了‘跑累’和‘訴累’,有效解決了身處異地的小吃業主因忙于門店經營,無暇解決貸款、租賃協議、買賣合同等法律糾紛的問題,進一步提升了司法服務的質量與效率。”沙縣區人民法院審委會專委俞隆彬介紹道。

2022年以來,沙縣區人民法院積極運用互聯網建立“雲法庭”,提供“雲服務”,開展“雲調處”,爲全國1800余名沙縣小吃業主化解矛盾糾紛2400余件,開展跨國遠程法律服務142人次,小吃行業案件平均審理天數由往年的43.5天縮短至18.3天。

讓小吃業主“有家”更“暖心”

像老劉這樣常年在外經營沙縣小吃的業主,僅是零星散落在世界各地的一個縮影。據統計,僅三明市在外地從事沙縣小吃行業的人口已超過30萬人。如此龐大的外出群體,如何使他們的權益得到有效維護,沙縣區人民法院一直在努力探索。

↑沙縣區人民法院召開“一城一法官”司法服務保障沙縣小吃産業發展推進會

“您好,請問我的銀行卡被凍結了怎麽辦?”

“我人在外地想起訴他人,能不能網上立案?”

……

負責12368熱線的法官每天都能接到不少這樣的電話。人數衆多、地域分散,司法服務難以打通“最後一公裏”。

“面對困境,我們探索創新‘一城一法官’機制,結合沙縣小吃集團餐飲連鎖子公司和聯絡處分布的30個城市,配備30名法官對接司法服務,實現訴前訴中訴後無縫對接。”提到“一城一法官”機制,沙縣區人民法院相關負責人深感自豪。

就在前幾天,挂包廣東深圳的聯絡法官收到來自深圳的沙縣小吃業主小張的感謝電話。

原來從2023年開始,黨參已被列入限制添加使用的藥材。“很多業主不知道該規定,接連出現被行政部門處罰的情況,爲避免挂包的業主不知情,我們主動聯系提醒。”聯絡法官說道,“此外,我們還聯絡沙縣小吃管委會,共同推送微信、短信提醒信息4000余條,讓更多業主及時掌握有關規定和要求。”

↑沙縣小吃綠色通道

針對近年來沙縣小吃産業發展對司法服務的多元需求,沙縣區人民法院深化拓展“一城一法官”機制,在立案庭開辟綠色通道,設立“沙縣小吃專門服務窗口”,“一城一法官”聯絡員輪流擔任立案服務、訴前引流、疑難解答“接待員”,爲沙縣小吃業主提供立案便利、法律咨詢、疑難解答等服務。

前不久,經營小吃配送企業的王經理,正在爲企業擴容缺少合適的地塊愁眉不展,對接法官得知後,主動幫助聯系金融、國土、執行等部門,引導其在司法流拍不良資産中擇優選擇心儀的地塊,最終幫助王經理解決了“燃眉之急”。

讓留守人員“身安”更“心安”

張某遠在吉林省長春市經營沙縣小吃,年近七旬的父親老張腿腳不便,一直住在夏茂鎮家中。2024年3月初,老張被一輛摩托車撞傷後住院,張某來電咨詢交通肇事賠償事宜。考慮到張某來回奔波不便,在得知其父系殘疾人後,沙縣區人民法院一邊聯系當地殘聯部門介入,一邊開展訴前調解,最終雙方達成賠償協議。

↑沙縣區人民法院開展送法進鄉鎮活動

其實,讓沙縣小吃業主牽挂分心的事還有很多,比如,留守兒童管理問題、孤寡老人贍養問題、婦女權益保障問題……沙縣區人民法院始終堅持用心用情延伸司法服務觸角,想方設法解決人民群衆的急難愁盼問題。

沙縣區第二中學位于沙縣小吃發源地夏茂鎮,該校67%以上的學生爲沙縣小吃業主留守兒童。近日,沙縣區人民法院法官走進沙縣區第二中學,以“預防校園欺淩”爲主題,結合實際,將法條中與未成年人保護相關的內容,通過動漫和案例進行深入淺出的講解,引導同學們既要正確認識校園欺淩,又要科學果斷防範不法侵害,爲學生送上一堂生動的法治課。

↑沙縣區人民法院開展送法進校園活動

“讓同學們在寓教于樂中樹牢法治意識,增強自我保護能力,這次普法活動很有意義。”負責校園安全的副校長表示,“今後還要多開展類似的普法活動。”

據不完全統計,沙縣現有老人、兒童等留守人員超過2萬人,尤以兒童居多。2022年以來,沙縣區人民法院陸續開展“法治進校園”“送法下鄉”“春蕾行動”等活動70余場次,實現47所中小學校、3所養老院法律服務全覆蓋,累計開展專題講座650余次。

來源:三明市沙縣區人民法院

責編:趙淑琳

審核:方琮 高奇

■ 陳文清在政法領導幹部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專題研討班上強調 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 著力防範化解重大風險

■ “數智檢察”賦能 “親清護企”升級

■ 以政法之力 護航國際島旅遊經濟高質量發展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