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國産遊戲,要靠女玩家了?

道總有理 2024-01-25 10:20:06

在經曆了跌宕起伏的2023年後,誰也沒想到今年打響遊戲市場第一槍的,是乙女遊戲。

1月18日,宣發聲勢浩大的《戀與深空》終于公測上線,從2020年首次公開PV,到2023年末宣布公測時間,這款由疊紙遊戲研發的、主打全新3D高沉浸戀愛的乙遊,一直備受玩家和業內的關注。

不過,先“跳腳”的是遊戲大廠們,公測前,騰訊、網易齊刷刷搞起了事情,前者旗下被稱爲“四大國産乙女手遊之一”的《光與夜之戀》官宣開啓新活動,狂灑各種豪華免費福利,時間特意選在了1月18日,後者匆忙把還沒有進行過大規模內測的乙遊《世界之外》放出來搶熱度,稱也將在1月18日開啓不限量不刪檔測試。

一時間,遊戲行業“火藥味”十足。《戀與深空》之所以能引起這麽大的反響,自然是因爲疊紙遊戲靠一己之力開辟了國內乙遊新市場,《戀與制作人》當初開服次月流水即破3億的記錄,著實令所有遊戲公司“眼饞”。

如今在整個遊戲行業只能從存量中找增量的環境下,乙遊更顯得“金光閃閃”。

乙女遊戲,再現“奇迹”?

2017年年底,一款《戀與制作人》成功掀起了國內遊戲市場的乙遊狂潮。數據顯示,《戀與制作人》開服次月流水破3億,2018年全年流水高達12.5億,一年來,圍繞這款遊戲的話題更是熱度居高不下,讓大衆對女性戀愛遊戲的認知度大大提升。

然而,《戀與制作人》之後,乙遊賽道大小廠雲集,第二個大爆款卻遲遲未能到來。

被稱之爲“四大國乙”的《戀與制作人》(疊紙)、《光與夜之戀》(騰訊)、《時空中的繪旅人》(網易)、《未定事件簿》(米哈遊),公測時間分別是2017年12月、2021年6月、2020年10月、2020年7月。其中,《未定事件簿》上線當月流水1億元,《時空中的繪旅人》上線當月流水0.1785億元,《光與夜之戀》上線當月流水0.8055億元。

雖然《光與夜之戀》後來居上,但還是未能打破《戀與制作人》的流水記錄,更何況《光與夜之戀》的長尾傳播效應遠遠弱于曾經現象級的《戀與制作人》。

這對疊紙遊戲來講既有好處也有壞處,好在大廠進入玩不轉乙女遊戲市場,疊紙在乙遊賽道的影響力不減,壞在爆款的匮乏讓外界對乙女遊戲的市場想象力下滑。而從這個角度來看,作爲承載戀與IP的續作,《戀與深空》不單單被疊紙遊戲寄予厚望,同時也承載了乙女遊戲這一品類的希望。

可《戀與深空》能達到或超越《戀與制作人》嗎?

1月18日,公測首日《戀與深空》iOS暢銷榜最高位于第8名。點點數據顯示,收入方面,iOS端預估首日收入爲527萬元;下載方面,截至1月19日上午,iOS預估下載量爲89萬(不含預約的自動下載);玩家反饋方面,目前《戀與深空》的TapTap評分7.8分,評論7244條。

早在預下載開啓的當天,《戀與深空》就成功登頂免費榜,正式上線時,更是進入暢銷TOP10。從預下載到正式上線,僅在微博這單個社交平台,短短幾天《戀與深空》拿下了21個熱搜,熱度空前。不得不說,疊紙依靠《戀與制作人》收獲的女性玩家和粉絲,天然爲《戀與深空》貢獻了用戶,無論如何,這些玩家都會給疊紙新乙遊一個機會。

值得一提的是,被網易提前拉上場的《世界之外》看似不容小觑。根據七麥數據,目前《世界之外》位居iOS免費遊戲榜亞軍,成爲卡牌遊戲類榜首,《戀與深空》則居于iOS免費遊戲榜第四位、模擬遊戲類榜首。

去年,包括乙遊在內的女性向遊戲賽道可以說表現平平,今年,開年即熱的勢頭或許能帶來不一樣的場面。

男性氪金疲軟,女玩家“大有可爲”?

過去兩年,我國遊戲産業可以用一個詞來形容:低迷。根據由中國音數協遊戲工委、中國遊戲産業研究院共同發布的《2022年中國遊戲産業報告》顯示,2022年中國遊戲市場實際銷售收入2658.84億元,同比下降10.33%,這是繼2021年市場規模增長明顯放緩之後,我國遊戲市場出現8年以來的首次下降。

2023年上半年延續了去年的低迷,直至下半年才有了好轉的迹象,各項數據開始上升。

遊戲市場規模的放緩,背後是用戶規模的天花板。根據統計,我國遊戲用戶規模自2016年以來增速一直較慢,但2019年增幅高達22.25%,規模一下子升到6.44億人,而這個數字似乎就已接近國內遊戲玩家的“極限”。2022年,遊戲用戶規模爲6.64億,同比下降0.33%,2023年,遊戲用戶規模爲6.68億人,盡管恢複增長了,也僅僅增長了0.61%。

不過如果細分的話,一個新的發展趨勢是,未成年玩家逐漸流失,男性玩家幾乎滲透率到頂點,女性玩家則逐年遞增。

遊戲數據分析機構Niko Partners發布的報告顯示,亞洲遊戲玩家中女性占比已達到37%,而且女性玩家在亞洲正以每年11%的速度增長,幾乎是男性玩家增速的兩倍。在國內,2022年移動遊戲用戶女性玩家的比例占到48.6%,與男性玩家的比例基本相當。

在整個遊戲行業用戶規模增長見頂的背景下,男女玩家的這種變化非常值得玩味。一面是越來越多的老遊戲進入生命周期的倒計時,新遊戲卻不盡如人意,就連以高成本、高體量、高質量爲主要特征的3A大作近年來也陷入創新瓶頸,讓玩家審美疲勞,這逐漸降低了玩家尤其是男性玩家的氪金欲望;

另一面,隨著男性、女性對于遊戲的偏好逐漸融合,邊界趨于模糊,主流遊戲在女玩家群體的滲透將越來越高。而且,當前我國遊戲行業的一些發展趨勢,其實更加符合女性玩家的需求,有利于女性玩家的增長。

在遊戲行業,消費越來越輕已是全球趨勢,具體表現爲重度遊戲面臨挑戰,而小遊戲、休閑遊戲爆發,在國內這種現象更爲明顯。從2022年至今,我們看到,國內出現爆款的基本上都是休閑或偏休閑的遊戲,如2022年中的《羊了個羊》、2022年底的《鵝鴨殺》、2023年春節期間的《蛋仔派對》。

數據更爲直觀。《2022年中國遊戲産業報告》顯示,2022年中國休閑移動遊戲收入344.38億元,同比下降0.62%,是受遊戲行業整體行情影響較小的遊戲類別;而在《2023年中國遊戲産業報告》中,國內小程序遊戲市場收入200億元,同比增長300%,是增長最快的遊戲類別。

相對于以男性玩家爲主、門檻較高的競技類遊戲,以及年齡群體相對較大的棋牌類遊戲,以《羊了個羊》、《蛋仔派對》爲代表的休閑遊戲、小遊戲,成功收割了大量女玩家以及00後爲代表的Z世代群體。可見,包括女性在內的新玩家,或將成爲未來遊戲的主力軍。

激活女玩家,不能只靠乙女遊戲

圍繞女玩家的遊戲消費固然前景無限,可這不代表這一市場容易挖掘,乙女遊戲最先讓外界看到女性向遊戲的需求和潛力,但時至今日,乙女遊戲在整個遊戲行業仍然只能算小衆。

以《戀與制作人》爲例,數據顯示,2018年其流水收益約爲12.5028億元,位列當時國産二次元手遊榜第四位,可2019年流水下滑至5.9461億元,2020年進一步下滑超6000萬元至5.2935億元,排名第13位。

《光與夜之戀》每月收入曲線圖

再比如《光與夜之戀》,2022年上半年,《光夜》流水預估在6.11億,在國內手遊流水榜TOP50中排到37位。這個成績已然不錯,但除了《光夜》,沒有其它乙遊上榜。如果從二次元遊戲來看,乙遊這個分支表現也不突出。2022年上半年,《光夜》未能進入國內二次元遊戲流水榜前五,其它乙遊同樣沒有上榜。

生命周期短、流水波動性大、受衆群體相對單一…這些問題都擺在乙女遊戲的面前,一個更關鍵的問題是,乙女遊戲雖然以女性玩家爲主,可這類遊戲對整個女性玩家群體的滲透並不高。

極光數據顯示,2018年時《戀與》的日活用戶在200萬左右,女性玩家占比94.2%,而當時國內女性玩家的數量是3億。

換句話說,乙女遊戲作爲滿足女性玩家戀愛向情感需求的遊戲品類,不可或缺,只是,偌大的女性玩家群體顯然無法靠乙女遊戲來滿足需求,或刺激她們的消費潛力。

從女性玩家的角度來講,盡管她們與男性玩家在遊戲偏好、使用場景等方面存在明顯差別,但對于一款遊戲的追求上其實並無本質性區別,她們同樣看重遊戲性、劇情、人物角色、互動性等。然而,市面上的主流遊戲對女性玩家並不友好,專門的女性向遊戲又在玩法、劇情等要素上做得差強人意。

就比如乙女遊戲,對注重遊戲性的女性玩家來說,乙女遊戲的遊戲體驗顯然不夠有吸引力,而對注重劇情的女性玩家來說,乙女遊戲的劇情基本上沒脫離漫畫、小說的內容,漫畫、小說的內容卻比遊戲精彩得多。

當前遊戲大廠們在乙女遊戲或女性向遊戲賽道的入局,也沒有帶來多大的改變。從其推出的産品來看,多數還是沿著《戀與制作人》的路子在走,結果自然連《戀與制作人》的成就都達不到。說到底,他們並沒有真正思考過如何做出一款符合大衆女性需求的遊戲,只是想搶奪蛋糕罷了。

0 阅读:24
评论列表

道總有理

簡介:歪道道的奇思妙想。探索新經濟,不走尋常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