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推辭任兵團參謀長,後無緣軍長,陳老總點名:來上海當公安局長

漫步史書 2024-04-25 10:10:51

1955年9月,新中國舉行第一次授銜儀式,時任中國人民解放軍訓練總監部陸軍訓練部副部長的劉少卿被授予少將軍銜。

不少人後來都表示,劉少卿的軍銜其實有些低了。

也許有人奇怪,爲什麽在建國初年軍銜授低了的情況這麽多,實際上在當時,我國軍銜制度首次確立,各方面還不是很完善,有人過去革命資曆老,但建國後職務低,有些人革命資曆淺,但軍功高、職務高,這些都會影響授銜。

在當時,也確實是不少人對自己的軍銜提出過異議,甚至向中央反映,也難怪毛主席調侃:

“男兒有淚不輕彈,只因未到授銜時”

據說授銜後,也有不少人鼓動劉少卿向上反映,還有不少老首長也表示,劉少卿的軍銜授低了,但劉少卿本人卻對此並不感冒,也拒絕了許多戰友一起反映這個問題。

對于這件事,劉少卿始終保持了沉默的態度。

在諸多開國少將中,劉少卿算是參加革命較早的,因爲他有過參加北伐戰爭的經曆。

1910年(也有說1911年)9月30日,劉少卿出生于湖北黃岡團風鎮劉家屋基。

與絕大多數人一樣,劉少卿少年時家貧,依靠父親做小生意度日,但在七歲那年,因父親做生意被人騙,爲了還債,家裏人基本上是砸鍋賣鐵,使得劉少卿少年時代就不得不承擔起家庭的重任。

坎坷的童年鑄就了劉少卿堅強的性格特征。

1926年,如火如荼的大革命浪潮終于席卷了湖北,隨著國民革命軍進軍,劉少卿也參加了革命,任團風鎮工人糾察隊分隊長以及兒童團團長。

可很遺憾的是,隨著蔣介石在上海發動反革命政變,轟轟烈烈的大革命失敗了。

劉少卿的老家陷入白色恐怖後,他在家鄉人掩護下逃到了武昌,投入張發奎率領國民革命軍第二方面軍教導團當兵,當時張發奎同中共關系不錯,部隊裏有不少都是中共黨員,當時教導團的團長就是時任二方面軍參謀長的葉劍英。

本來這個團也是要被拉去參加南昌起義的,但被張發奎察覺後,全團繳械,劉少卿被調到了二方面軍警衛團二營,然而幾經周折,劉少卿還是隨葉劍英率領的警衛團一起參加了廣州起義。

1927年12月底,廣州起義失敗後,劉少卿也被敵人俘虜,但他冒充勤務兵,很快脫險,被留在第四軍十二師繼續當兵(該軍就是北伐時期的鐵軍,葉挺獨立團所在的部隊)。

1930年中原大戰,劉少卿借機開小差逃回家鄉,同年7月途經長沙時,恰好遇到了彭德懷率領紅三軍團猛攻長沙,劉少卿順勢就參加了紅軍。

頗有趣的是,劉少卿雖然無法證明自己過去的革命經曆,但因爲出身貧苦,又識幾個字,加上打仗時勇猛無畏,很快獲得了提拔重用,陸續擔任了班長、排長、連長等職務。

1932年2月調任瑞金中央紅軍學校政治營第三連連長兼軍事教員。

1933 年2月任紅一軍團第十師第二十八團團長。

值得一提的是,這個紅一軍團第十師第二十八團追溯前身,就是北伐時期的葉挺獨立團。

能榮任這樣一支有著光榮曆史的老部隊,無疑也說明了劉少卿的能力。不少中央領導人都曾聽過劉少卿的名字。

1938年11月,劉少卿調任軍委一局任作戰科科長,春節期間,軍委一局的幹部們上門給毛主席拜年,當劉少卿上前與毛主席握手並介紹自己時,毛主席聽出了他的湖北口音,于是好奇的問:

“你是個九頭鳥啊!小夥子,今年多大了?”

這是劉少卿第一次直面毛主席,當然他也並沒有想到,就只是見了這麽一面,毛主席就記住了他,時隔七年,劉少卿從北平軍調部調回延安,與毛主席再見,還沒等劉少奇、彭老總介紹,毛主席直接說出對他很熟悉:

“我知道你,我們又見面了,你這只九頭鳥,你叫什麽名字呢?”

(注:“九頭鳥”是形容湖北人的一種特有的精明,是以後來九頭鳥成爲劉少卿的指代,形容他很精明)

有意思的是,劉少卿本來是作戰部隊走出來的指揮員,但後來卻成爲參謀長專業戶。

抗戰全面爆發後,頭兩年劉少卿一直在延安工作,但他是員戰將出身,一直渴望上戰場抗戰。

1939年4月上旬,時任中原局書記的劉少奇找到劉少卿,希望他能隨同南下。

劉少卿後來才知道,當時已經南下到河南確山竹溝的中原局缺少軍事幹部,所以劉少奇才特意點名他隨同前往,劉少卿一聽說能南下到一線,欣然同意。

值得一提的是,當時隨同南下的還有大將徐海東。

劉少奇率領的中原局主要承擔的任務就是在敵人統治腹地的豫南、鄂中、鄂東地區發展根據地,並統一指揮在那裏的部隊,兩個月後,根據中共中央命令,豫鄂邊黨委所領導的部隊統一整編爲新四軍豫鄂挺進縱隊,李先念任司令員,朱理治任政治委員,劉少卿任參謀長。

在後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劉少卿主要就是作爲李先念的助手。

按照傳統習慣,參謀長一級別是不需要到一線去率領部隊的,可是在我軍中是完全不同的,早我軍之中,參謀長是完全可以接替軍事指揮的,在某些時候甚至還比副職管用(有的參謀長還兼任部隊副職)。

在更多的時候,挺進縱隊軍事行動上,都是李先念、劉少卿拍板決定。

有意思的是,新四軍豫鄂挺進縱隊後來發展越來越大,一些分散的、不連成片的小根據地,也拉起了部隊活動,有的也叫縱隊,“參謀長”的頭銜很多,搞得大家很糊塗,後來還是李先念拍板決定:

“幹脆把劉少卿這個最高級別的縱隊參謀長叫做“總長”吧。”

後來這個稱呼一直維持到新四軍第五師建立起來以後,大家還叫劉少卿“總長”。

與此同時,爲了安全與保密,劉少卿化名江嶽洪,人稱“江司令”。

1942年,日軍進攻浙贛線,根據中央發展鄂南的指示,新四軍第五師派第十四旅進軍鄂南,統歸五師參謀長劉少卿指揮,劉少卿在鄂南幹了三年多,使得鄂南根據地在抗戰時期發揮了橋頭堡的作用,包括抗戰末期,中央確定向南發展(解放戰爭初期改爲向北發展)時,鄂南抗日根據地都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盡管有不少時候,劉少卿也有單獨率軍作戰,但主要還是以參謀居多,甚至于劉少卿後來都單獨領軍作戰後,但每逢戰事,李先念還是習慣與劉少卿交流。

以至于時人稱劉少卿是李先念的“私人參謀長”(李先念時任中原軍區司令員)。

抗戰勝利後,劉少卿被劉少奇短暫的抽調到北平軍調部參加軍調,但軍調失敗後,劉少卿返回中原軍區,任中原軍區第一先遣軍司令員, 並在後來率部參加中原突圍。

回到延安後,劉少卿等待分配工作,當時的華東地區是國民黨軍重點進攻的方向,而華東地區又抽調了不少部隊到東北,因此不少中原突圍後的軍事幹部後來都沒回到老部隊,像周志堅(原中原軍區第二縱隊副司令員)就調到膠東軍區。

劉少卿也被調到了山東軍區,任濱海獨立軍分區司令員。

不過要說起來,劉少卿最初是願意留在晉冀魯豫軍區工作的,他想著有朝一日能跟隨部隊打回中原去,一開始組織上有意要將他調往東北,只是在抵達山東後,因海上交通被切斷,劉少卿也就只好留在山東。

1947年7月,根據中央指示,華東野戰軍“七月分兵”,因分兵後外線打的不順利,毛主席點名粟裕到外線去,統一指揮外線的五個縱隊,經粟裕再三懇求,將陳老總也調了過去。

這樣一來華野的半數以上的主力就都被調到了外線,配合劉鄧挺進大別山。

與此同時,在山東的二縱、七縱、九縱以及新成立的十三縱也組成了內線兵團,負責保衛膠東老根據地,在上級統一調配下,時任華野九縱司令員的許世友出任了內線兵團司令員,負責膠東保衛戰。

1947年10月1日,在高密以西正式成立內線兵團前線指揮部,許世友任司令員、譚震林兼任政委,劉少卿任參謀長,謝友法任政治部主任。

劉少卿此時擔任內線兵團參謀長其實很突兀。

當時內線兵團前線指揮部組成人員,基本上都是原來華野指揮部的人員以及九縱的部分人員,劉少卿作爲一名後派到山東去的幹部,出任兵團參謀長,卻是前所未有的事兒。

也有個未經證實的說法,劉少卿出任內線兵團參謀長,是許世友之前就聽說過他的大名,特意點的將。

當然,劉少卿出任內線兵團參謀長,心裏頗感惴惴不安,且不說許世友本身是個個性極強的人,當時內線兵團司令部,許世友、譚震林都是資曆威望很高的老將,下面的二縱、七縱、九縱的各個軍事主官也都是極有個性,部隊平級之間、上下級之間關系協調,對劉少卿來說都是個難題。

可劉少卿後來幹的很出色,不僅協調的好,而且內線兵團打了許多勝仗,直接改變了膠東地區的惡劣態勢。

在內線兵團組織膠東保衛戰期間,司令部無論對上還是對下,署名都是許譚劉”,可見劉少卿當時在內線兵團的威望。

不過,這也大大消耗了劉少卿的精神。

1948年夏兖州戰役期間,劉少卿突然病倒,高燒不退,後來被診斷爲“黑熱病”,在病床上折騰了幾個月也不見好,無奈就此離開了一線,錯過了濟南戰役、淮海戰役。

1949年初,劉少卿病情好轉,恰逢陳老總來醫院看望他,當時全軍正在整編,陳老總特意詢問他對職務的安排。劉少卿坦言,自己幹參謀長十多年,其實不願意再幹參謀長,想到一線部隊去獨當一面。

當時上級確實有調劉少卿去一線的想法,陳老總也沒有過多考慮,點頭同意。

同年二月,根據中央指示,華野全軍改編爲第三野戰軍,但出乎意料的是,劉少卿的調令始終沒下來,他也就此錯過了重回作戰部隊的機會。

等到渡江戰役時,上級才想起劉少卿來,但那時前線各部隊都已經有了軍事主官,三野只好安排劉少卿出任了華東南下幹部縱隊司令員。

不久之後,上海解放,南下幹部縱隊也隨即取消建制,于是陳老總大手一揮,點名劉少卿來上海,出任上海鐵路公安局長兼警備司令,不久後又調回華東局出任副秘書長兼兼華東防空委員會秘書長。

授銜以後,劉少卿一次到懷仁堂開會,碰到了當年在中央蘇區時就熟悉的鄧穎超大姐,沒想到鄧大姐依然還記得當年他的摸樣,兩人還開起了玩笑。

劉少卿說:

“總理那時留著大胡子,真像個牧師!”

鄧大姐也笑道:

“你那時還是個小孩子呢!亂講一通!”

也許是因爲戰爭年代傷病困擾,劉少卿建國後身體始終不是很好,1963年便開始退居二線,也正因爲如此,他幸運的躲過了那個特殊時候。

至1975年,劉少卿又老將出山,被聘爲軍委總參謀部軍訓部副部長、顧問。

參考資料:

【1】《黃州英雄》| 劉少卿:百戰功成鑄將星(系列)

【2】文史春秋:新四軍第五師“總長”劉少卿——張安

1 阅读: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