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軍連夜撤離,壓力傳到俄羅斯,拉夫羅夫抵達北京,來的正是時候

阿爾法軍情 2024-04-12 09:57:22

最新一輪加沙停火談判的關鍵時刻,拉夫羅夫來到了中國訪問。俄烏、巴以這兩場看似八竿子打不著關系的局部沖突,其實背後有著深刻的聯系。

(拉夫羅夫訪問中國)

本月8日至9日,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應邀訪問中國,將與王毅主任舉行會晤,討論烏克蘭危機、亞太局勢等熱點問題。

拉夫羅夫這次來到中國很是時候,因爲另一場局部沖突,正在發生一些關鍵變化。在拉夫羅夫抵達中國的前一天,新一輪加沙停火談判傳出好消息。

一名埃及高級官員表示,7日當天,在開羅舉行的加沙地帶停火談判取得顯著進展,談判各方就停火協議的基本問題達成一致。

根據埃及媒體的說法,以色列、哈馬斯圍繞著加沙地帶最新一輪的談判是在上個月31日開始,不過以色列拒絕與哈馬斯當面談判,而哈馬斯一開始也采取觀望態度,等待斡旋方與以色列談判的結果,因此埃及、卡塔爾在其中充當著“傳話人”的角色。

開羅新聞電視台表示,哈馬斯與卡塔爾代表結束談判後,已經離開了開羅,並定于兩天內返回敲定協議內容,以色列和美國代表也同樣如此。

(以色列從加沙南部汗尤尼斯一夜撤軍)

盡管有關談判取得進展的消息,並未得到以色列、哈馬斯方面的承認,但7日當天,以色列國防軍幾乎一夜之間撤出了加沙南部地區的所有地面部隊,僅留下一個旅,保衛所謂的“納紮裏姆走廊”。

以色列國防軍參謀長哈萊維表示,雖然以軍從加沙地帶撤出了所有地面機動部隊,但針對哈馬斯的戰爭仍在繼續。哈萊維透露,在人質協議的一部分中,有關于“臨時停火”的要求,但以軍還會重返戰場,只是目前將人質送回以色列是最重要的事情。

此前有消息傳出,斡旋方早些時候力促以色列與哈馬斯達成臨時停火協議,停火時長爲6周,但哈馬斯堅持要求以軍撤出加沙,實現永久停火;以色列則只同意臨時停火,停火結束後還要進攻加沙地帶,直至徹底清除哈馬斯。

目前看來,雖然並不知道以色列與哈馬斯之間有沒有達成妥協,但實現加沙停火似乎已經看到曙光。加沙局勢已經到了關鍵轉折點,俄方也在密切關注。

(這輪巴以沖突打了6個月,以軍自己也是人困馬乏)

最新一輪巴以沖突爆發後,外界流傳著這麽一個說法:巴以沖突的突然爆發,加速了俄烏沖突的進程,拜登政府不得不將大部分精力轉移到了中東地區,同時減少對烏克蘭的援助。

我們也可以看到,巴以沖突爆發後,美國對烏克蘭的援助力度確實越來越小,澤連斯基也從西方制造的神壇跌落,越來越不被西方關心。畢竟,以色列才是美國的“親兒子”,烏克蘭這種炮灰又怎麽比得過?

如今,若是加沙地帶真的實現了永久停火,那麽美國的精力,必然又會重新回到俄烏沖突,屆時俄羅斯又將面臨西方新一輪的壓力。理清了俄烏、巴以沖突之間這一層潛在的必然聯系後,也就不難理解爲什麽說拉夫羅夫這會兒訪華來得很是時候了。作爲一個大國,俄羅對加沙局勢顯然也是有著自己的判斷。

(巴以若是停火,美國又能騰出精力管烏克蘭)

加沙地帶迎來了停火的渺茫希望,可俄烏沖突至今仍未看到停火希望。特別是前不久莫斯科還發生了針對平民的恐襲事件,且俄方已經一口咬定烏克蘭參與其中。那麽這場恐襲事件的負面影響,必然也會傳遞到俄烏戰場前線,俄軍很有可能會加大軍事行動的力度,俄烏戰線也很有可能會因此延長。

與此同時,烏克蘭正籌辦著最新一輪和平峰會。兩天前,澤連斯基表示,希望這幾天內就能定下這一和平峰會的舉辦日期。然而這場峰會,似乎也並不打算邀請俄羅斯。

盡管俄方已經多次表明,沒有俄羅斯參與的和平峰會沒有意義,俄方也不會接受烏克蘭以及西方單方面制定的和平條件,但烏克蘭方面仍然沒有打算邀請俄羅斯參與和平峰會的意願。

這也就表明了,烏克蘭當前並不考慮與俄羅斯和談,仍希望一邊在戰場上獲得優勢,一邊在和平峰會中爭取到更多國家的支持。在得到相應的籌碼後,才會考慮與俄羅斯坐下談判。

(俄羅斯的忙,只有中國能幫)

在此情形下,俄羅斯更加需要中國在其中斡旋,俄羅斯的忙也只有中國能幫。李輝特使此前曾透露,中方正在與瑞士商討舉辦俄烏雙方都參與認可的國際和會。拉夫羅夫此行,必然也會與中方討論此事。

當前的和平峰會仍是烏克蘭及其背後的西方勢力在主導,但若是中國主動籌辦這麽一個國際和會,與這些和平峰會的性質可就不同了。這對俄羅斯來說是一個向國際社會傳達自身立場的好機會,不再是烏克蘭單方面地向國際社會灌輸自己版本的和平方案。

在巴以即將停火,又還未停火的這個時候,俄羅斯也該抓住機會,讓烏克蘭的選擇越來越少。

0 阅读:117

阿爾法軍情

簡介:聚焦前沿話題,關注國際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