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絕國際刑警協助調查,俄情報首腦:烏克蘭當然是恐襲幕後黑手!

鷹眼Defence 2024-03-27 17:06:19

據“新華社”報道,俄聯邦偵查委員會主席在當地時間3月25日向俄羅斯總統彙報時,宣稱莫斯科恐襲事件的現場搜救工作已結束,本次恐襲事件造成139人死亡,180人受傷,死傷者中大部分是俄羅斯公民;而在當地時間3月26日晚,俄羅斯緊急情況部更新了恐襲事件遇難者名單,目前已確定了120名遇難者的身份。

就目前的公開報道看,莫斯科恐襲事件基本已告一段落,俄羅斯總統普京在講話中終于承認莫斯科恐襲事件是由極端宗教主義分子制造(沒提及IS),強調莫斯科恐襲事件幕後有黑手,暗示可能是烏克蘭及其支持者,但並未提供任何可信證據,至于其後是否會拿出證據,我們還要繼續觀察,不敢貿然下結論。

美聯社的報道顯示,盡管早在襲擊前兩周,美國政府就通過公開渠道和私下渠道警告俄羅斯政府可能的恐襲事件,“極端分子有迫在眉睫的屠殺計劃”,但很不幸,克裏姆林宮將美國政府的警告視爲破壞俄羅斯穩定的“挑釁”,而且,幾乎沒有任何迹象顯示俄羅斯安全部門采取了任何措施試圖阻止莫斯科恐襲事件的發生。

究竟是不是這樣,我們還是不敢妄下結論,但在莫斯科恐襲事件發生後,我們確實看到俄羅斯情報部門表現極爲拙劣;至于克裏姆林宮,在持續甩鍋烏克蘭及其支持者的同時,沒有提及任何克裏姆林宮需要爲莫斯科恐襲事件負責的信息,似乎這場悲劇完全與克裏姆林宮無關一樣。

與此同時,克裏姆林宮試圖單獨處理莫斯科恐襲事件,以便獲得全部解釋權,至少是在俄羅斯國內的全部解釋權。俄羅斯政府已經拒絕了國際刑警組織協助調查莫斯科恐襲事件的提議,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宣稱,“我們將自己應對,我們已經習慣了西方的雙重標准,我們將完全根據我們對西方試圖實現什麽目標以及通過什麽方法實現的理解來采取行動。”

就像“瓦格納”雇傭兵前首領普裏戈金和反對派納瓦利內的死亡一樣,在處理莫斯科恐怖襲擊事件時,俄羅斯政府拒絕外界介入,不管是國際組織還是外國媒體,都不行,這意味著俄羅斯政府將拿出一個完全可控的調查報告以及證據,這些調查報告和證據是否可信,將會存在爭議,但幾乎可以確定,這些調查報告和證據極可能指向烏克蘭。

爲什麽這麽說?因爲事情已經開始向這個方向發展了。塔斯社報道稱,當地時間3月26日,俄聯邦安全局局長亞曆山大·博爾特尼科夫公開宣稱,美國、英國和烏克蘭是莫斯科恐襲事件的幕後主使;俄聯邦安全會議秘書帕特魯舍夫則在被問及IS極端組織和烏克蘭究竟誰才是莫斯科恐襲事件的幕後黑手時,肯定的回答:“當然是烏克蘭!”

迄今爲止,盡管俄羅斯政府和俄羅斯官方媒體都在暗示甚至直接宣稱烏克蘭及其支持者是莫斯科恐襲事件的幕後黑手,但我們尚未看到俄羅斯政府拿出任何可信證據。不過,這並不是什麽問題,從被捕的4名恐襲事件嫌疑人的樣子,我們就能明白,克裏姆林宮需要的供詞還是證據,很快就會出來,至于是否可信?“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信了”,對大多數俄羅斯人來說,沒有能力也沒有意願去思考這些供詞、證據的合理性和真實性,他們需要的僅僅是一個情緒宣泄口,尤其是在生活變得越來越糟糕的時候,發泄他們的不滿和戾氣。

10 阅读:1293
评论列表
  • 2024-03-27 23:02

    我之前說過,甩鍋烏克蘭是不二之選。因爲跟本無法分身再去應付第三個了,幹脆多開幾炮烏克蘭就相當于給民衆的一個交代了。

  • 2024-03-27 18:35

    必須是烏,爲發動戰爭正名

  • 2024-03-27 22:36

    第一,沒有國際刑警這種職位,第二,把北溪調查清楚再說吧。

  • 2024-03-28 16:51

    國際刑警組織,你先把北溪管道爆炸查清再說吧

  • 2024-03-28 12:39

    既然可以用洗衣粉幹伊拉克,用恐襲幹烏克蘭也一點毛病沒有!

鷹眼Defence

簡介:讓我們的國家變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