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說】美媒:不靠技術趕超,靠手段?美國對華加征關稅“損人不利己”

海外網 2024-05-16 22:40:46

來源:中國日報網

中國日報網5月16日電美國政府14日宣布,將對中國電動汽車等産品加征關稅。對此,美國彭博社(Bloomberg)報道稱,美政府提高電動汽車、醫療用品和太陽能設備的對華關稅,可能會有助于其獲得美國制造商和工人的“喝彩”,但風險並存。因爲關稅將增加已被通脹擠壓錢包的美國消費者的花費,且太陽能設備和電動汽車的價格上漲也恐與美政府的氣候議程背道而馳,使更多美國人無法獲得更加清潔的技術。

聚焦電動交通和可持續能源相關動態的美國新聞網站Electrek在報道中表示,全球汽車行業正處于變革時期。美國不應禁止“競爭對手”向美國消費者提供物美價優的電動汽車,而是應該嘗試自己制造相同水准的産品。過去的“領頭羊”未必能在面對新進入者和新技術時繼續保持領先地位。

Electrek網站的報道截圖

文章指出,過去幾十年來,中國一直在大力發展制造業,尤其是電子制造業,並在“一帶一路”倡議這一強有力舉措的引導支持下,爲實現向綠色能源轉變做好了准備,而美國才剛剛開始這樣做。

文章稱,美國對華加征關稅這一手段和一些官方話術“似曾相識”。20世紀70年代,美國汽車工業遭遇了汽油和鋼鐵價格雙重危機。當時,美國聲稱危機是由日本引發的,爲此指責該國以低于市場補貼的價格“非法傾銷”鋼鐵以獲取出口市場份額,並企圖通過關稅來遏制這種行爲。

Electrek網站表示,阻止“更好的選擇”並不能推動美國工業的發展,反而會使他們更加自滿。這種情況正在發生,盡管競爭日益激烈,美國汽車制造商仍在不斷乞求政府允許他們繼續不可持續的商業模式。此外,關稅通常也並不奏效,因爲經濟學家們普遍認爲,關稅是“幫助”美國工業的糟糕措施。

貿易保護者終將把自己圍成孤島。(作者:中國日報 曹一)

此外,提高可能損害美國汽車銷量的車輛價格,意味著美國消費者(包括汽車在內的商品價格)的商品價格將上漲。隨著美國制造商面臨的競爭減少,他們沒有理由降本並提供合理車型,車價恐將更高。這些舉措帶來的結果就是,消費者們將被困在多年來美國汽車制造商推銷的昂貴“陸地遊艇”中。

文章最後強調,想在競爭中領先,不是通過關稅,而是更加努力地趕超。美國應停止擺弄那些看似安慰人心但經過深思熟慮後卻行不通的政策,而要致力于工業轉型,自身采取明智的産業政策和補貼通常比發動無謂的“貿易戰”更有效。將所謂“競爭對手”的商品價格翻倍並不能確保美國汽車保持競爭力,也不會幫助美國消費者,且不太可能對美國各行業的就業産生淨積極效應,會讓美國汽車行業陷入虛假的安全感。

(編譯:馬芮)

0 阅读: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