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治了,咱回家”58歲大爺拔管拒絕治療,回家大魚大肉羨煞旁人

39健康網 2024-04-27 16:09:17

最近小九收到一封遺書。

我叫劉順平,今年58歲,生活在河南信陽的一個小村子裏。年前我在城裏幫兒子照看孫子,年後時常咳痰和胸悶,檢查查出肺癌晚期。多次化療後,我精神和身體都備受煎熬。

“拔掉管,不治了,回家躺著!”我對著兒子大吼。面對突如其來的變故,我選擇了回家放棄治療,每天大魚大肉!

我在家裏發發呆,看看電視,妻子總會爲我端上一碗熱騰騰的雞湯, “這輩子就愛這口,哪怕到死要喝上一口。”我也不吝啬對老婆誇獎!

對我而言,生命的意義就是享受生活中的每一刻,即使是最後的時光,也要活得有滋有味。

遠在安徽的王老漢長期飽受肺癌折磨,直到肺癌晚期,老漢選擇回老家頤養天年。面對家人的關心,王老漢毫不領情,決絕地拒絕接受治療,因爲他相信“生死有命”。

然而,隨著病情加重,王老漢開始感受到病痛的煎熬。咳嗽加劇,痰中帶血,胸悶氣促,這些症狀讓他無法正常進食。爲了緩解疼痛,王老漢只能依靠止痛藥,但藥效越來越差,需要越來越多的劑量才能獲得短暫的舒適感。

“這些藥我不吃了,丟掉吧。”面對越來越難挪動的肢體,王老漢不僅沒害怕,反而更加坦然。他知道自己的時日無多,但內心卻有一種說不出的平靜。王老漢決定不再依賴藥物,而是選擇以自己的方式度過剩余的時光。

王老漢讓家人將他最愛的老藤椅搬到院子裏,他喜歡坐在那裏,感受著溫暖的陽光,聽著鄉間自然的聲音。

盡管病痛仍舊時不時地侵襲著他,但王老漢卻用一種平和的心態去面對。他告訴家人,他想要的不是無休止的治療,而是家人的陪伴和理解。他希望在最後的日子裏,能夠感受到家的溫暖和平靜。隨著時間的流逝,王老漢的體力越來越弱,但他的精神卻異常堅定。

在一個陽光明媚的下午,王老漢在家人的陪伴下安詳地離開了這個世界。

肺癌晚期的患者平均生存期通常在數月到1年左右。根據美國癌症協會的數據,非小細胞肺癌第四期的5年生存率大約爲1%到10%,而小細胞肺癌的5年生存率則低于1%。

非小細胞肺癌:對于晚期(IV期)非小細胞肺癌,五年生存率相對較低。有數據顯示,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中位生存期大約爲7個月。

隨著醫學的進步,新的治療方法,包括靶向治療和免疫治療,已經顯著延長了一些患者的生存期。例如,對于存在特定基因突變的非小細胞肺癌患者,靶向治療可以顯著延長生存時間。免疫治療也在某些情況下顯示出了良好的效果。

盡管晚期肺癌的治療挑戰較大,但早期診斷和治療可以顯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但從患者的角度,治療不一定減輕痛苦,並且花費家庭一大筆錢,有時候得不償失。

肺癌早期症狀較爲輕微容易被忽視。隨著腫瘤的發展,一些常見的早期症狀可能會逐漸顯現。以下是一些可能的肺癌早期症狀:

持續性咳嗽:可能是最常見且持續時間較長的症狀,即使使用止咳藥物效果也不明顯。劇烈咳嗽時可能導致血管破裂出血,痰中帶血或咯血。

身體部位不適:腫瘤壓迫或堵塞氣管、支氣管時,可能導致氣短或喘鳴。隨著腫瘤的增大,可能會壓迫到肺和氣管等器官,引起胸悶或胸痛。如果肺癌生長部位靠近咽喉,可能會侵犯控制聲帶的神經,導致聲音嘶啞。

體重下降:由于腫瘤的代謝消耗,患者可能會在短時間內出現體重明顯下降。

對于肺癌晚期的患者,我們深感無奈,雖然晚期肺癌的治療選擇可能受限,但仍有一些方法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緩解症狀,並盡可能延長生命。

當治愈不再可能時,重點轉向緩解症狀和提高生活質量,這或者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0 阅读:1190
评论列表
  • 2024-04-28 06:16

    肺癌治療是一場與死神的殊死搏鬥,患者需要經曆長期的治療和康複,醫生的關懷和隨訪是他們最需要的溫暖

  • 2024-04-28 05:04

    肺癌患者的治療之路充滿了挑戰和不確定性,需要醫生和家人的全力支持和關愛

  • 2024-04-28 02:13

    好心態決定女人一生!

  • 2024-04-27 20:47

    大爺的堅韌和樂觀讓人動容,他選擇回家享受生活,這種態度令人欽佩

  • 2024-04-27 23:42

    大爺的故事讓人感慨萬分,他的堅強和樂觀精神讓人深受感染,願他能在家中享受幸福的時光

39健康網

簡介:中國互聯網百強網站,分享靠譜、有趣、易懂的健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