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時候各朝代的未成年人犯了罪,會受到什麽懲罰?

姗姗說腦洞科普 2024-03-25 19:22:07

收集大家好奇的腦洞知識,整理有價值的學習資料,供一直奔波在學習路上的友友們參考借鑒

就在前幾天河北邯鄲三個未成年將同學殺害並埋屍的案子,牽動了全國人民的心,最終到底是用法治還是用人治,也是大多數網友的質疑。按照現行法律,未成年人不適用死刑,那麽古代的時候,未成年人犯了罪會受到什麽懲罰呢?

其實從古至今未成年人犯罪都是一個非常棘手的問題,至今依然棘手,也不必大驚小怪。

西周

西周的律法規定,對待老幼罪犯,必須要秉持“扶老恤幼”的優良傳統。處理方式爲“雖有罪,但不加刑”。

在《周禮·秋官司寇》中有記載“一赦曰幼弱,二赦曰老旄,三赦曰愚蠢。”

在面對三類人要赦免,一是弱小,二是老人,三是精神有問題的人。

秦朝

在秦朝律法規定按照身高來判斷成年的標准,男子身高6尺5,女子身高6尺2,即視未成年換算爲今天的單位就是男子1米52,女子1米43。如果是未成年人犯案了,可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但是可以秋後問罪,或者等罪犯長大成人後,按照成人的標准再進行判責。

漢朝

在漢朝立法規定,8歲以下或80歲以上的罪犯,可給予優待對于一些要刑拘的罪犯,可以不帶械具。

後漢成帝鴻嘉元年規定,7歲以下的犯死罪者,可以上報朝廷免除死罪,但是雖然死罪可免,活罪難逃,8歲以上孩童犯重罪,就要跟成年人處罰方式一樣。

唐朝

唐朝把未成年人犯罪分成三等。

11~15歲:如果犯了死罪就必須執行死刑,但是可以通過花錢減輕處罰,也只是減輕而已,該發配還是要發配,可免掉勞作。

7~10歲:7歲以下的孩子如果犯罪不受處罰,但是家長必須加強管教。必要時官府可以采取強制措施。

宋朝

宋朝延續了唐朝的規定,除此之外還加了一條,15歲以下的未成年人不能嚴刑拷打。

明朝

明朝延續了之前的規定,同時明朝官府會根據案件實際情況來斷案,就算是10歲的孩童犯死罪也會執行死刑。

清朝

清朝的規定相對之前來說更加成熟。

10~15歲:如果犯了死罪與成年人同罪,如果是一般的罪行,可以交贖金減罪。

7~10歲:如果是小偷小盜可以不追究,如果是搶劫傷人罪不至死的可以花錢減罪, 如果是犯死罪的,就需要上報朝廷由皇帝定奪。

7歲以下:這個年齡階段犯什麽罪都不追究刑事責任,但是如果家長有教唆,家長就要代受刑罰。

從曆史上來看,每一個朝代基本上都是對未成年人享有一定的保護權益,尊老愛幼是我國的傳統美德,但是我們也不能容忍殺人不眨眼的惡魔。相信現行的法律法規也會更加完善,或將從人治和法治中權衡出一個行之有效的量刑方法。

▲我是姗姗,目標40歲退休的江南女子。關注我,就是在增長自己的知識點,提升自己的學習力!願在這個混沌的世界裏,遇見純粹的你,堅持夢想的你,持續充電的你,共觀這大千世界裏的無限美景!

0 阅读:9

姗姗說腦洞科普

簡介:創業達人/科普各個領域的腦洞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