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一家“溫暖”鍋圈小店江蘇三位90後在創業路上放飛青春夢想

揚眼 2024-02-20 17:55:29

市井長巷,聚攏起是煙火,攤開來是人間。冬日街頭,一間間鍋圈食彙小店,受到了火鍋愛好者的青睐。不被工作所拘束,成爲一個老板,爲自己打工,是許多人的夢想。不少有理想的年輕人,爲了追求更加自在的生活選擇爲夢想“買單”,幹起“鍋圈加盟商”,既方便了居民生活,也帶動了靈活就業。小店背後蘊含著年輕人怎樣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采訪了江蘇三位90後鍋圈加盟商典型代表,他們的創業故事或許能喚起你的共鳴,給想創業的你帶來一些啓發。

海外闖蕩歸來,創業連開兩家門店

29歲的楊君幹過服務員,最長的一份工作是在國企幹了三年數控軟件工作。他個性愛闖蕩,厭倦了日複一日的穩定工作便辭職了。他想趁年輕多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于是只身一人去了新加坡工作。

楊君

楊君在新加坡的一家大型商場裏做銷售員,主要負責銷售手機、平板電腦等電子産品。剛去的時候英語不太好,楊君一直努力學語言,兩年多內業績逐漸穩步提高。2020年,受疫情影響,楊君選擇了回國發展。當時,鍋圈食彙一家南京的加盟商因爲更換城市有轉店的意願,詢問楊君是否願意接手。楊君果斷接手了,因爲他對鍋圈品牌的未來比較看好。

變身加盟商的楊君首先對門店進行了大概兩個月的整改,推出了重新開業的宣傳促銷活動,讓周邊鄰裏都知道這家店的存在和提升。楊君非常重視外賣平台訂單,並在鍋圈南京地區首創了門店24小時營業模式,經過四年的積累,收藏店鋪的顧客超過1000多人,這也成了他的穩定客源。

鍋圈社區店

楊君統計發現,鍋圈外賣訂單高峰時間分爲幾個點,第一個是下班的高峰期,即下午五點到八點,第二個是晚上10點,第三個是晚上12點,第四個是淩晨三四點。

創業一路走來,楊君認爲管理門店的核心是客戶體驗,一些老客戶都有加微信,微信好友多達幾百人。用心服務自然會贏得“回頭客”,有客戶反饋:“你們店的蔬菜都清洗過了,我買回來比較方便,有的門店蔬菜買回來還要洗,我甯願多花點配送費也要買你家的。”楊君現在開了兩家鍋圈門店。

上班和創業有啥不同?楊君說,談收入肯定是開店賺得多,但是開店的風險壓力也大。他說,隨著鍋圈2023年在港交所上市,公司的品牌影響力提升,他覺得在火鍋品類方面鍋圈沒有競爭對手,對未來比較看好。

創業意味著承擔更多責任,這家鍋圈“有溫度”

“當員工你只需要幹好自己的活兒,不需要對公司的成功負責。但如果你在創業,你就對這個公司負責任。”28歲的南京小夥子謝東是南京仙林湖區域的一家鍋圈食彙的老板。他感慨,創業意味著承擔更多責任。

經過考察,謝東認爲,門店生意的好壞取決于前期的選址,以及後期的經營理念和思維,一般加盟商如果對鍋圈推出的各類營銷活動都積極跟進的話,生意都不會太差。

謝東萌生了自己開店的想法。“一開始家人反對,因爲父母也經商,他們說創業有風險,希望我上班。”謝東說,他只知道心中有一個聲音在說“去拼一把,掌握自己的人生”。

鍋圈佛跳牆

2022年11月,謝東成爲鍋圈的加盟商。首次創業,他做得還不錯。他欣喜地說,門店營業額目前正處于上升階段。

秘訣在哪裏?謝東總結道,做零售門店的核心在于“溫度”,店面的服務態度、員工的精神面貌等,都影響著顧客的體驗。在商品、價格相同的情況下,拼的就是服務。他要求員工,當顧客進店時一定要說歡迎用語,顧客的目光落在哪些商品上,就要主動介紹比如不辣、微辣、麻辣等。店裏上了一批新品,他會自己先品嘗,這樣才知道如何向顧客介紹。

鍋圈門店生意紅火

營業時間也是鍋圈門店生意好壞的關鍵因素,謝東根據客戶需求進行了調整。鍋圈的客戶以年輕群體爲主,原來門店營業到晚上9點,有顧客說商場晚上10點才打烊,下班了趕不及來鍋圈;還有乘地鐵末班車的顧客也想順路來店裏買食材。于是,他把營業時間調整到了晚上11點。

剛剛過去的春節,謝東提前備足了貨,門店不打烊,積極抓住了這波假期的商機。現在父母也不再反對,讓他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謝東對未來信心十足,近期他把創業鍋圈的經驗複制,新開了一家連鎖快餐食品店。

寶媽勇敢創業,帶孩子賺錢兩不誤

如何平衡事業和家庭的關系,對于每個職場女性來說都是高難度選擇題。32歲的封苗用實際行動做出了一個漂亮的答案:開一家鍋圈店,上班和帶孩子可以兩不誤。

每天上午八點前,封苗帶著剛滿1周歲的寶寶來到鍋圈門店開門迎客,晚上10點再一起回家,“新手媽媽”覺得這樣的日子非常充實。店裏放了一張床,方便寶寶午休。

封苗

來鍋圈工作前,封苗在一家服裝類的上市公司上班,出差一直很多。婚後跟老公定居常州,她希望換一個不需要出差的工作。從服裝到食品屬于跨行業,不過好在她之前的工作也是管理門店,有一定經驗。她認爲,門店管理主要是“人貨場”三個方面,鍋圈各門店的貨都是一樣的,如果位置偏門店房租相對會便宜,所以人才是最關鍵的。

跟楊君、謝東接手老的鍋圈門店不同,封苗鍋圈門店的前身是一家小超市。當時封苗和老公去店裏看了環境,又和老板聊了聊,三天後就爽快“拍板”盤下了店。她說,決定加盟鍋圈是因爲第一次創業求穩,對公司和産品比較有信心。

封苗的鍋圈店面積100多平方米,屬于比較大的店面。她說,店鋪後面還有冷庫,主要考慮到囤貨方便,特別是冬季火鍋消費旺季,大量囤貨如果沒有冷庫就需要在外面租冷庫,而租金、運輸都有成本。

“和南京不同,常州這邊店鋪線上顧客只占四成左右,很多人習慣來門店購買。”封苗和老客相處久了成了朋友,經常會贈送可樂、蘸料等,顧客很高興。封苗的小寶寶比較愛笑,也不認生還經常讓別人抱抱,所以街坊鄰居都喜歡來店裏逛逛。

春節之前,封苗就預測會出現銷售高峰。很多人年夜飯也喜歡加一道火鍋,由于天氣冷,涮菜比炒菜方便,吃火鍋一直都可以是熱乎的狀態,大家一起吃火鍋氣氛也好。今年她還備貨了一道鍋圈的新品——佛跳牆,屬于年夜飯的“大菜”,結果在春節假期銷售火爆。

“創業我沒有後悔,開店肯定要忙碌一些。壓力也有,但屬于能承受的範圍內。開店比上班的時候收入多。”封苗的鍋圈店是2023年8月13日開業的,目前運行平穩。對于創業的感悟,她說:“如果你從內心深處想做這件事,那你就能做好。”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徐兢

校對 陶善工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