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吃得多卻不長,這類占肚食物要少給

滔滔麻麻 2024-04-13 22:27:12

吃肉不如喝湯這種說法是不對的,從古至今,中國人都喜愛將湯當作一種高營養的食物。

談到給孩子補充營養,煲湯就自然成了許多媽媽的首選。

然而實際上,對于孩子來說,湯水並沒有什麽神奇的營養功效,而且喝多了反而不好。

湯的營養密度是極低的

想要孩子吃喝有營養,最重要的衡量標准就是食物的“營養密度”。

它指的是以單位熱量爲基礎,食物中包含重要營養素的濃度。

簡單說,就是食物要有讓孩子吃飽有勁的“能量”,也要有能讓孩子長身體的營養,如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等。

不同的湯水營養成分略有不同,但其中 99%以上幾乎都是水和脂肪,營養密度極低。

那些家裏常喝的湯水,到底有多少真正的營養呢?

一、米湯

米湯是煮粥時飄在上層的濃稠液體,被很多老人認爲是有營養的食物。

其實,米湯和營養完全沒有關系。米湯的主要成分是糊精,而糊精是米中的澱粉經過長時間加熱適度水解的結果。

說到底糊精就是碳水化合物,也就是一種糖,經常吃可能會讓孩子變成小胖子,但這種胖是虛胖,不是真正的強壯!

雖然經過長時間熬煮,米粒中的部分營養物質會溶入米湯中,但是溶出的量卻不理想。

並且煮的時間越長,營養流失越多。所以,不管是營養的質量還是總量,米湯的價值都遠不如母乳、配方奶粉以及牛奶。

如果長期讓米湯作爲孩子的主食,必然會造成營養缺乏,嚴重影響孩子的生長發育。

但不得不說的是,米湯容易消化吸收,對腸胃的負擔小一些,適合腸胃功能還不完善的寶寶食用,但不能過量,尤其不能作爲主食,也不適合代替白開水,當然也不能替代母乳(奶粉)、或用來沖調奶粉!

二、骨頭湯

骨髓主要是脂肪,這也是骨頭湯濃稠的原因。長時間熬制,會將骨髓裏的脂肪都煮到湯裏。

熬制後的骨頭湯味道香濃,給人很滋補的錯覺。

其實,骨頭湯的香味主要源于肉中的一些水溶性物質加熱後的反應以及脂肪加熱後分解産物所揮發出來的氣味,和營養沒有關系。

很多人覺得骨頭湯補鈣可以替代牛奶,可實際情況是 100 克牛奶中含鈣大概 100 毫克,而 1 升的骨頭湯裏含鈣量僅有大約 10 毫克。所以,骨頭湯補鈣要喝 50 份才行。

而且骨頭湯還含有很多鹽、調味料、油脂等,脂肪含量高,飽腹感強,喝多了不僅占肚子,還會造成肥胖。

三、蔬菜湯

很多寶寶不愛吃蔬菜,家長就想辦法把蔬菜、菌菇這類原材料煮成湯水。

似乎寶寶不吃菜,光喝湯也差不多。

但事實是,菜湯中的成分只有水分、礦物質以及少得可憐的水溶性維生素,根本無法給孩子提供充足的膳食纖維,其營養更是達不到蔬菜本身的營養。

亞硝酸鹽和水溶性農藥殘留物都會溶到菜湯裏,這對髒器發育不完善的孩子也是極爲不利的。

對于嬰幼兒來說,湯水是一種複雜的存在。湯的美味,給寶寶嘗嘗是沒問題的。

但要是想靠喝湯去給孩子補充營養,或者替代各種膳食的攝入,那就是一種錯誤且危險的想法了。

0 阅读:33

滔滔麻麻

簡介:願所有小朋友健康快樂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