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發現:走路與壽命之間的關系!過了60歲以後,步數要剛剛好

醫學原創故事會 2024-04-09 23:54:49

對于老年人來說,走路無疑是最佳的運動方式,隨著年齡的增長,老年人由于心肺功能下降了,大腦反應能力下降了,全身關節、韌帶和肌肉的功能也大不如從前了,所以過于劇烈的運動,反而不適合老年人。

對于老年人來說,運動雖然至關重要,但選擇合適的運動方式同樣重要,如果選擇的運動方式不對,很可能會加速老年人的衰老。

走路之所以適合老年人,是因爲走路的強度比較低,走路的時候不會給老年人增加太多負擔,又能達到鍛煉身體的目的。

2021年5月,美國心髒協會(AHA)發表了有關走路與壽命關系的研究,這項研究涵蓋了16732名平均年齡72歲的女性,進行了長達6年的隨訪。研究結果顯示,不論是連續長時間走路還是短暫走路,只要步數增加,都與降低死亡風險相關。相較于那些連續長時間走路步數爲0的受試者,步數爲1-2000和超過2000的人,分別降低了9%和31%的死亡風險。而相較于短暫走路步數爲0-3200的受試者,步數爲3200-4260、4260-5440和5440-9100的人,分別降低了37%、40%和46%的死亡風險。

由此可見,無論你每天走多少路,只要能堅持下來,就能延長壽命。

1、走路有助于穩定血糖

很多老年人飽受2型糖尿病的困擾,在2型糖尿病的治療原則裏,包括藥物治療,飲食控制和運動療法,很多人認爲藥物治療是最困難的,其實並不是,真正困難的是飲食控制和運動療法,有些人短時間內堅持還可以,時間長了就沒辦法了。

運動,其實是治療糖尿病最經濟的方式,對于老年人來說,由于體質原因進行過度運動已經不太可能,所以堅持走路無疑是最佳的。

堅持走路能夠輔助消耗身體吸收和産生的多余熱量,更有助于控制老年人的體重,從而讓血糖更達標。

2、走路有助于穩定血壓

在我國成年人裏,平均每4個人裏就有1個高血壓患者,高血壓的發病率很高,如何才能更好地穩定血壓呢?

其實,高血壓和糖尿病一樣,都屬于慢性病,治療原則也是大同小異的,主要包括藥物治療,飲食控制和運動療法。

走路的確是可以控制血壓的,《臨床高血壓雜志》上的數據顯示,堅持快走三個月的人,大分部血壓都下降2~3毫米汞柱左右。

3、走路有助于鍛煉心肺功能

年齡大了,有兩個部位是否健康非常關鍵,一個是肺部,另外一個就是心髒。

很多人年齡大了,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心肺功能下降,心髒是人體的動力樞紐,負責泵血,心功能下降後,泵血不足,全身各個器官都容易缺氧,肺是進行氣體交換的部位,肺功能下降,會導致氧氣供應不足,沒有氧氣的供給,全身各個器官也容易出問題。

但是要想心肺功能好,絕不是坐在家裏養養就能解決的,還需要堅持運動,走路顯然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4、走路可以鍛煉全身的協調能力

不要小看走路,走路需要大腦、心肺、膝關節等多個部位的協調,如果任何一個部位出現異常,都會影響走路。

所以,走路看似屬于低強度運動,其實卻可以鍛煉全身的協調能力。

5、走路可以預防血栓

隨著年齡的增長,老年人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動脈粥樣硬化,其中下肢的動脈粥樣硬化可能更加明顯,動脈粥樣硬化出現了,如果不運動,那麽下肢是很容易出現血栓的。

走路能夠促進血液循環,所以是有助于預防血栓的。

6、走路可以增強免疫力

一個不愛運動的老人和一個長期堅持運動的老人,免疫力肯定是完全不同的。2011年發表在《英國運動醫學雜志》上的一項研究發現,每周進行5天以上有氧運動的人,在12周內上呼吸道感染(如普通感冒)的數量減少了40%以上。

2019年《運動與健康科學雜志》上的一篇科學綜述發現,運動可以改善你的免疫反應,降低疾病風險,並減少炎症。

既然走路對健康而言如此重要,可走路是越多越好嗎?前不久就遇到過這樣一個老人,每天暴走,走路的步數基本達到了2萬多步,可是這樣走了半年,老人的膝蓋就受不了了,不僅疼痛,而且走路有異響,來到醫院檢查才發現,半月板和韌帶都有不同程度的損傷。

走路雖然好,但走路也並非多多益善。

2022年,美國麻省大學阿默斯特分校在《柳葉刀》上發布了步數和早亡風險之間關系的研究,結合了15項來自四大洲的研究,涉及5萬人,經過分析發現,隨著每天步數的增加,早亡風險會下降,但是最後趨于穩定。

對于60歲以下的人來說,每天步數達到8000~10000時,死亡風險開始穩定;對于60歲以上的人來說,每天步數達到6000~8000時,死亡風險開始穩定。

值得注意的是,超過最佳益處的步數後,就不會對延長壽命帶來額外好處。

0 阅读:3

醫學原創故事會

簡介:我們是患者的暖寶寶,健康科普,有趣,有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