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奶、溢奶、嗆奶的區別。1分鍾教你分辨!

珩珩媽育兒 2024-05-01 11:28:39

吐奶、溢奶、嗆奶是新生兒和嬰兒期常見的現象,對于新手父母來說,可能會感到困惑和擔憂。了解這三種現象的區別,以及如何正確應對,對于寶寶的健康成長至關重要。

吐奶

吐奶是指嬰兒在吃完奶後,從嘴裏吐出一定量的奶液。這通常發生在嬰兒的前幾個月到一歲左右,是因爲嬰兒的胃部容量較小,食管與胃的連接處肌肉發育不完全,容易使奶液回流至食管而吐出。吐奶通常是輕微的,不會對嬰兒的健康造成影響。但如果吐奶頻繁且量大,或者伴有其他異常症狀,如發熱、腹瀉、嘔吐物呈黃綠色等,應及時就醫。溢奶

溢奶是指嬰兒在吃奶過程中或吃完奶後,從嘴角流出少量的奶液。這主要是因爲嬰兒在吸奶時,吞咽動作與呼吸動作不協調,導致部分奶液進入口腔而溢出。溢奶是正常現象,不會對嬰兒的健康造成影響。但如果溢奶頻繁且量大,或者伴有其他異常症狀,如咳嗽、呼吸困難等,應及時就醫。嗆奶

嗆奶是指嬰兒在吃奶過程中,由于吞咽過快或吸入空氣,導致奶液誤入氣管而引起的一種緊急情況。嗆奶時,嬰兒會出現劇烈咳嗽、呼吸急促、面色發青等症狀,嚴重時可能導致窒息。一旦發現嬰兒嗆奶,應立即停止餵奶,將嬰兒的頭轉向一側,輕輕拍打其背部,幫助其排出氣管內的奶液。如症狀持續或加重,應立即就醫。預防和處理

首先,要確保嬰兒在吃奶時保持正確的姿勢,避免吞咽過快或吸入空氣。母乳餵養時,母親應保持舒適的姿勢,讓嬰兒的頭部和身體緊密貼合,形成一定的角度;奶瓶餵養時,應選擇合適的奶嘴,確保奶液流出速度適中。

其次,在餵奶後要輕輕拍打嬰兒的背部,幫助其排出胃內的空氣,減少吐奶和溢奶的發生。

此外,還要注意觀察嬰兒的反應,如發現異常症狀或不適,應及時就醫。總之,吐奶、溢奶和嗆奶是嬰兒期常見的現象,了解它們的區別和應對方法,對于新手父母來說是非常重要的。通過正確的預防和處理措施,我們可以確保嬰兒的健康和安全成長。同時,我們也要保持平和的心態,相信自己的育兒能力,與寶寶一起度過這段美好的時光。

點個關注,更多育兒知識分享!

0 阅读:3

珩珩媽育兒

簡介:早産兒寶媽一枚,分享日常育兒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