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粹藝術名家——劉星

國粹藝術 2024-04-24 14:59:17

劉星,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陝西省花鳥畫研究會副會長,陝西師範大學美術學院原副院長,陝西師範大學書法文化研究院副院長,陝西國畫院特聘畫家,陝西省美術家協會理論委員會委員,陝西中國畫學會學術委員會委員,陝西省美術博物館第一、二、三屆學術委員會委員,長安四子成員之一。

首先我祝賀劉星的畫展成功舉行。幾年前我也看過他的幾次畫展,但那都是和其他人的聯展,據他說,舉辦這樣的個人作品展覽還是第一次。我剛才初步看了一下展覽,作品畫得非常好!現在有一個詞叫“實力派畫家”,我認爲劉星是真正的實力派畫家。因爲他不光在山水、花鳥、人物、書法、篆刻等方面廣泛涉獵,而且,他在美術理論方面也是非常有建樹的,所以他的畫裏頭有濃郁的文人氣和書卷氣。但是他的畫呢又不感覺到陳舊,這一點是很不容易的。

現在的國畫家裏面像劉星這樣在書法上下這麽大的功夫,寫得這麽好的人是不多的,所以他的畫一定是畫得很好。

在傳統方面,他也是很認真地在鑽研;同時,又感覺很有新意。另外呢,他的寫生畫的是很認真的。總體上來說,這次展覽的作品跟以前相比,有很大的飛躍。我相信劉星的前途是很了不起的,有一種大家的氣象!

我跟劉星是近三十年的朋友了,那時候他還很年輕。從數學本科畢業到西安美術學院的碩士研究生,再到拿到博士學位,這整個過程我都比較熟悉。這次畫展,應該說是全面地反映了他最近幾年的探索成果和所達到的高度。劉星有一個很大的特點就是,他不光在畫上發展很全面,而且他的修養也很全面。這種全面發展,我想對他的畫是很有好處的。

他的畫呢,我感覺還是在很認真地學習傳統,在傳統方面鑽研的比較深,再結合他的書法研究,所以他在畫裏面講究書法用筆,講究骨法用筆,講究傳統的一些最精粹的東西,但他又不陳舊,他一看還是當代人對傳統的理解,而不是古文人畫的那種老式的傳統,在傳統向現代轉型的這麽一個曆史時期,劉星在自己的藝術實踐中能夠表現出這種時代精神,這一點我覺得很了不起。作爲畫家目前他還很年輕,因此他的發展前景還是很了不起的。

關于劉星的畫我剛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已經說過了,現在我想談一點與之相關的問題。

這一次展覽的主題是“守護與超越”,我的理解是,守護的是傳統精神,超越就是指時代精神。也就是說,怎樣在傳統的基礎上,再體現我們這個時代的精神。現在的美術界,從全國範圍講,是一個非常多元化的格局,各種各樣的路子,各種各樣的流派、風格,都是合理的,都可以百花齊放。今天我們談“守護與超越”,長安畫派當年講“一手伸向傳統,一手伸向生活”,實際上其精神跟“守護與超越”的精神是一致的,所以說這個展覽,也可以說是長安畫派精神的一種延續。今天作爲傳統型的畫家——即完全在傳統的路子上的一種延續——已經不多了。最近我閱讀《陸俨少全集》,我認爲陸老造詣非常深,非常全面,詩、書、畫、印,在繪畫上山水、花鳥、人物都畫,畫的非常好,在傳統的繼承上修養非常深,他的詩文,對畫史的評論,他的傳統筆墨功力,應該是二十世紀傳統型畫家中的最後一位大師。爲什麽說他是最後一位呢?雖然在他那個時代也有許多在傳統上修養很深的畫家和許多創新型的畫家,比如說林風眠吧,但今天我們主要談傳統型畫家,像李可染,他跟陸俨少路子不一樣,雖然他也說“以最大的功力打進去,以最大的功力打出來”,說明他對傳統是很重視的,但他跟陸老是不太一樣的。當然陸老的創新意識也是很強的,有很多創新的成果,比如他強調的留白呀、畫水呀,畫面表面上看似很松散但卻很有力度很有動勢的氣勢呀,等等。他的這種創新,是在傳統基礎上的創新。

看了陸老的畫集我有一種體會,他那個時代有條件讓他們全身心地投入到對傳統的研究上去,而我們這一代,劉星這一代更不用說了,要全身心地投入到對傳統的鑽研上去似乎已經不大可能了,因爲時代已經變了,我們既沒有過去師傅帶徒弟式的教育方式,也沒有從四書五經這樣的國學基礎教育開始,更沒有詩書畫印等方面的很高的修養,現在如果說要補課的話,我看是補不來的。我們學的是素描,我們學的是寫生。補課只能在一定限度內學一點傳統,方濟衆先生就曾明確提出過補課的問題,補就是要補傳統的課,但他也是在一定限度內補課的,他不可能像陸俨少先生那樣在傳統功力方面達到了其他人達不到的高度,就連何海霞先生,在地道的傳統感覺上,還是不如陸老的。李可染先生雖然跟陸老同齡,但是他追求的東西呢跟陸老是不一樣的,他所謂的“打進去”也不可能是真正的打進去的,相反呢,陸老在傳統上是真正地打進去了,但在創新上也不可能是完全的打出來,所以陸老的創新,怎麽看還是古典味道的。而李可染的畫一看就是當代的,是傳統向現代轉型以後的風格。對我們這一代畫家來說,我們當怎樣來認識傳統?我看主要還是要從精神方面來進行汲取。

我有一個體會,畫家都在追求風格和個人面貌,但是風格和個人面貌越成熟,雷同感就越多。比如有人說黃賓虹的畫看幾幅就夠了,看多了就感覺雷同;陸老的畫也存在同樣的問題。黃賓虹的畫讓人感覺雷同,就是因爲他的畫風格太突出。面貌越突出,風格越強烈,就越讓人感覺到雷同,我認爲這一點不要怕。如果一個畫家有這樣的手法、那樣的手法,那反倒不統一了,我認爲這是不可取的。所以我們在守護傳統方面,一定要結合自己的興趣,在整個大的傳統裏面汲趣某個部分。

(文/田野)

歡迎點贊留言,喜歡老師作品隨時留言聯系我們。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