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絕內耗!中國商用車應如何高質量的“卷”?

汽車大觀V 2024-05-12 13:24:52

中國汽車行業,如果說去年還屬“開卷有益”,今年則是“卷生卷死”,每一縷空氣都彌漫著血腥氣息。

剛剛落幕的2024北京車展,真實映射一個“卷”字。從卷技術、卷産品、卷價格、卷配置、卷服務、卷營銷,到了卷流量的癫狂地步。一些令人瞠目結舌的魔幻畫面,無不透露了一個目的:留在牌桌。

如果你以爲這一切只發生在乘用車領域,那就錯了,商用車的卷,同樣不遑多讓。

中國商用車在當前國內市場存量競爭中,殺紅了眼的價格戰,以及大筆投入營銷博流量等無序競爭,進入今年則更爲嚴重。

自今年以來,網絡上出現了一些虛假信息和惡意攻擊,從誣蔑“排放造假”,到捏造“産品質量問題”,再到造謠“氣耗過高”,連續數月的造謠誹謗,讓商用車行業內多個品牌不堪其擾。

商用車要繼續這種“困獸纏鬥”的內卷嗎?中國商用車的出路在哪裏?

面對這種內耗甚至內鬥式的卷,5月10日,福田汽車集團副總裁、新聞發言人劉旭光代表福田汽車向媒體和公衆發布了嚴正聲明:福田汽車所有産品完全符合國家環保要求,不存在任何排放問題;福田汽車按照國家法律法規要求,依法合規進行信息公開,並做到所有公開信息客觀公正,合法合規;福田汽車將對客戶負責到底,堅決與虛假言論和不正當競爭作鬥爭;福田汽車將積極響應國家“清朗行動”號召,爲新時代汽車行業的良性發展做出新貢獻。

回首中國商用車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發展曆程,劉旭光說:“大家長期以來不斷卷技術、拼産品、重創新,共同促進了商用車行業的良性發展。”針對未來行業發展方向,他表示“中國商用車行業應該團結起來,更加專注于技術創新和模式創新,將發展視角從國內放眼至全球,攜手讓中國商用車走向更廣闊的全球舞台!”

“向上走、向外卷”,《汽車大觀》認爲這是中國商用車當前收獲的最好答案。向上走和向外卷的路可能並不好走,但是它通往更高的舞台、更大的市場。

向上走,賦予中國商用車更強品牌力

說起商用車,衆所周知,這是我國汽車工業的發端。當年在新中國成立之初一無所有、中國汽車一片空白的情況下,商用車是我國汽車最先攻堅的領域。

汽車行業永遠珍藏著一汽在荒原上建廠,造出我國第一輛解放卡車;東風在山溝裏拓荒,造出東風商用車的故事。這些故事爲中國汽車奠定了不懈奮鬥的底色,也注定了中國汽車此後要努力向上、不斷追趕,直至超越國外品牌的發展目標。

商用車的向上,經曆過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快速學習和跨越式發展,在進入2000年後,已經在與國外品牌的市場競爭中,逐步展現出領先優勢。

誕生于1996年的福田汽車,也是在進入2000年後,很快發展成産品覆蓋全系卡、客車,業務涵蓋國內外市場的頭部中國商用車企,開始多年蟬聯全球商用車銷冠。

這些成績源自福田汽車對優秀産業鏈的超強鏈合能力,對研發、制造等體系力建設的高效和領先,對市場和用戶需求的敏銳洞察。最主要的,是其大膽創新,全面推動中國商用車技術向上和品牌向上的魄力與實力,至今無出其右者。

比如:福田汽車是最早將AMT自動擋引入自主品牌重卡,並推動AMT重卡普及的商用車企業。在福田汽車歐曼AMT重卡的強勢引領下,中國重卡得以加速邁進品牌高端化進程。

又比如:福田汽車最先推出“場景化定制”模式,這一創新商業模式,更精准地滿足了用戶需求,將中國商用車的模式和服務創新,帶入了更高維度。

對于新能源和智能化,福田汽車在技術研發、産業鏈和生態構建上,也起步很早,領先于行業。福田汽車早在我國新能源汽車探索初期,就開始了純電和氫燃料技術路線布局,對于天然氣等清潔能源的應用,則落地更早。

在産業革新和“雙碳”戰略下,福田汽車開啓了從傳統的商用車制造服務,向未來商用車行業移動出行生態轉型。圍繞這一願景,福田汽車在新技術、新産品和新生態方面,再次展現出了引領示範作用。

2023年底,福田汽車獲得了國內首張商用車有條件自動駕駛高快速路測試牌照。說明其始于2015年的自動駕駛技術布局,已經取得重要成果,也意味著中國商用車朝著自動駕駛商業化落地,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行業期待的半固態電池,福田汽車將在今年量産上車,據悉目前福田汽車半固態電池輕卡已完成多項指標驗證。這樣的速度,對于行業可謂引領。

福田汽車還利用自動駕駛技術,開發了HWP高速公路領航智能輔助駕駛功能。搭載該功能的福田汽車歐曼重卡,將實現L2+級智能駕駛,結合AEB、ACC、LCC、ALC等功能,將極大降低駕駛員工作強度,增強車輛安全行駛系數。

而獨立懸架,也成爲繼AMT自動擋之後,福田汽車正在推廣的又一個高端配置。未來,商用車將像乘用車一樣,邁入“獨立懸架時代”。

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也讓人看到了福田汽車在其經曆的每一個産業時代,都很好地堅持著創新、向上、領先的企業基因。這讓福田汽車對行業攜手向上的呼籲,不是一句空話,也分外有力量感。

向外卷,讓中國商用車實現更佳全球化

伴隨著空前內卷,中國汽車當前也正在迎來一大利好:出海。

從2021年到2023年,中國汽車出口銷量分別邁上了200萬輛、300萬輛、500萬輛台階,中國也在2022年和2023年,先後超過德國和日本,成爲汽車出口量最大的國家。

這得益于借助新能源智能化的“換道超車”,中國汽車對比跨國品牌同類型産品,迅速構建起了技術、成本、産業鏈等方面的競爭優勢,從而提升了中國汽車産品競爭力,也因此受到越來越多的海外用戶歡迎。

當出口成爲中國汽車不可多得的增量市場,商用車要如何抓住眼前機遇,更好地打入全球市場,將産品賣到更多地方?

作爲連續13年蟬聯中國商用車出口第一的企業,福田汽車的建議是加速“向外卷”,“卷”的內涵是圍繞清晰的國際化戰略,對出口産品、海外渠道、營銷服務和本土化,進一步細化、提質和延伸。

中國商用車的出海起步不晚,出口産品也比較成熟,但目前在海外市場的競爭已經白熱化,主要體現在區域紮堆、産品同質化。在很多國家和地區,中國商用車的主要對手不是其他國家的品牌,而是來自中國的同行。

這不能不令人想起中國摩托車曾經的出海經曆,因爲同胞間的低價低質競爭,導致中國摩托車在東南亞市場口碑崩壞,最終被日本摩托車掃蕩出局。無論如何,這都是中國商用車出口的前車之鑒。

向外卷不是跑到海外去打價格戰,而是要打價值戰,充分比拼産品品質、營銷能力、服務水平、品牌美譽度。只有實現良性的、有序的、向上升維的價值競爭,中國商用車才能共同開拓更廣闊的海外市場。

2023年,福田汽車出口銷量達到13.1萬輛,同比增長49.10%,繼續占據中國商用車出口第一,刷新“中系新高度、福田新起點”。福田汽車出口穩健增長並長期領先的原因是什麽?

多年來,福田汽車對于國內和海外市場,始終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雙戰略,通過鏈合全球商用車整車及核心零部件領導者,打造了132家全球國際業務合作夥伴的超級“朋友圈”,構建了“整車+零部件+生態運營”的聯盟合作體系,業務上不斷橫向拓展,培育可持續競爭力。

未來,福田汽車將繼續強化“傳統能源+新能源”雙輪驅動,以及國際合作模式升級,加快福田汽車海外市場屬地化布局。

眼下,中國車市巨浪翻騰,卷成“血海”,這是中國汽車最難的時代,百舸競渡又逆水行舟,我們無法斷言誰會被無情卷落水,但一定會有企業或品牌不進而退。

這也是中國汽車最好的黃金時代,産業變革舊秩序打破,換道超車加速出海,百年一遇的機會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難得和廣闊。只是,我們究竟要如何把握,這個問題恐怕會時刻叩問到在座的每一個。

0 阅读:45

汽車大觀V

簡介:有溫度、有態度、不回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