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對話濟南“古風”攝影師:約1000元一組照片,一天只拍一組,快來一場特殊定制的“時空穿梭”!

山東商報 2024-05-16 19:40:26

近年來,中國古代文化越來越多地被大衆熟知,“古風”悄然流行,它可以是一襲漢服,可以是一段小調,也可以是一件工藝品等。在社交網絡中間,一張張造型優美、風格典雅的“古風”漢服照片,往往能收獲不少網友的點贊。

隨著漢服體驗在濟南的“出圈”和大熱,一批專門拍攝古風寫真的攝影師群體應運而生。他們用自己的鏡頭結合對古人審美的認識,記錄著傳承千年的“東方美”。日前,山東商報·速豹新聞網記者與濟南的一位“古風”攝影師聊了聊。

山東商報·速豹新聞網記者 王遠 實習生 付英傑 郭钰穎

特殊定制的“時空穿梭”

“我從2018年開始接觸到古風攝影,大約從去年開始,找我約拍漢服寫真的顧客數量開始直線增長。也是那個時間段以來,濟南市各大景區內,都可以瞥見不少‘漢服女孩’的身影。”李女士是一位獨立攝影師,有一家自己的攝影工作室,主營古風漢服攝影。

“曾經,我們工作室並沒有走上專門拍攝古風照片的‘賽道’,基本上各種題材都可以約拍。不過後來我覺得把古風內容‘做專做細’,無論是在吸引顧客還是工作室未來發展上都更加垂直。”李女士說,“相比于其它題材,我更喜歡漢服、古風攝影。因此,目前正與一些漢服工作室合作,經營與之相關的古風攝影內容。”

“一般而言,我會在社交平台上接到約拍訂單,顧客大都是外地來濟南遊玩的遊客。”李女士告訴記者,自從去年濟南旅遊業“大火”以來,她可以直觀感受到旅濟遊客的增多。

“由于拍攝性質更偏定制類,所以在前期溝通階段,我首先會提議顧客發一張自拍照。”李女士解釋道,這樣做的原因是根據相貌特點來更好地爲顧客提供妝造、著裝方面建議,“比如氣質較爲‘明豔’的顧客,可能比較適合唐制漢服,而氣質較爲‘小家碧玉’的,可能更適合宋制漢服。”

在發型妝造全部確認完畢後,我們也會根據顧客需求的拍攝主題,選擇一個合適的拍攝地點。李女士提到,“比如前段時間有一位來自天津的顧客,說想要拍一組‘武俠風’的寫真集。我考慮再三,認爲市區內的古建築很難表現出拍攝主題。”不過很快,李女士就有了主意。“後來我想到,龍洞風景區很符合。那裏山勢險峻、峭壁林立,很有金庸筆下‘華山論劍’的感覺。跟顧客溝通後,顧客也很認可。”

“在所有拍攝工作完成之後,我會將初步篩選過後的照片傳給顧客。之後由顧客選擇出想要精修的照片,而我會使用修圖軟件將所選照片精修爲統一風格的寫真集成品。”李女士說,後期修圖的工作雖然略有枯燥,但卻是不可缺少的步驟。“通過調色等方法,照片會更加貼近古時的風格和審美,更具‘古風’的美感,給原照片‘錦上添花’。”

古風拍攝離不開“模仿”

“根據顧客需求不同,價格也不同,平均一組照片大約1000元,一般情況下,我一天只接一單顧客。”李女士對記者說,首先顧客前期的妝造時間很長,其次在拍攝上,可以留出足夠寬裕的時間來拍出更精美的照片,最大程度滿足顧客的拍攝體驗。

“我有時也會去研究國畫、敦煌壁畫、民俗插畫等方面的內容,作爲我照片構圖、調整顧客姿勢的參考”,李女士表示,只有參考古代的技法後,作品才能具有“複古”的感覺,“當深入去了解這些藝術品後,你會由衷佩服我們先人的藝術造詣。”

“我認爲古風攝影也應該在這一方向上借鑒學習,畢竟我們不僅在拍攝古風漢服照片,也在傳承著老祖宗留下來的一種藝術理念和表達技巧。”李女士告訴記者,有一次去故宮遊覽,她發現其中的一切都在吸引著自己,從此便更加堅定了走古風攝影的路子。

“如果僅僅將其當作普通的‘人物攝影’,則無法完整诠釋出漢服的內在美。”李女士告訴記者她的攝影心得,“也許大家對女攝影師的‘固有印象’是鏡頭內容比較著重于表現人物,但我認爲自己是一個‘不折不扣’的風景愛好者。”李女士笑道,“因爲有了風景的襯托,才能體現出‘人在畫中遊’的感受,只有當人物融入進景色中,照片才有故事感。”

古風攝影的進行式

“通過將作品上傳到社交媒體,以及各種攝影平台,如今工作室也正慢慢積攢起知名度。”不過,李女士也提到,雖然每張攝影作品在拍攝當下都是自己很滿意的,不過隨著自身攝影技術不斷精進,“過個一兩年,突然又會覺得自己當時拍攝的照片還存在一些不足之處。”

“之所以選擇攝影這條道路,我認爲家庭方面給了我很大影響。”李女士回憶道,“我的父親就是一位攝影師。在當時,父親會拿起他的膠卷和相機外出拍攝,拍完之後還會自己動手洗相片。在這樣環境中耳濡目染,我也從小就喜歡上了攝影。”

“在上大學三年級時,父親送給我人生中第一台相機。當時我開心極了,幾乎天天都拿著相機在街道上‘一陣亂拍’。”回想起初次接觸攝影的過程,李女士笑著說,“由于沒什麽技術,也不懂光圈、快門、感光度等相關的操作,我會將相機的所有功能挨個兒嘗試一遍,在這樣的學習過程中,我也就慢慢從‘入門’到‘精通’了。”

“自去年開始的‘漢服熱’確實吸引了不少攝影師來到古風攝影這個圈子,同時也帶來了不小的市場。”李女士也提到,特別是浔埔“簪花圍”在濟南爆火以後,古風漢服攝影很有“破圈”的勢頭,“古風攝影在整個攝影圈中屬于較晚出現的種類,因此潛藏利潤較大,也間接導致了如今古風攝影師‘良莠不齊’情況的加劇。”

“因此我認爲,古風攝影‘該是什麽樣子就應當是什麽樣子’,是文化內在造就了‘古風’與‘攝影’之間的有機結合。”李女士對記者說,“除此之外,‘打鐵還需自身硬’,這是再貴重的相機,再優秀的濾鏡也無法比擬的。相機只是工具,如何使用它還要靠攝影師的真本領。”

山東商報·速豹新聞網編輯 姜之賢

0 阅读: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