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P十強城市科創企業大比拼:武漢數量超杭州、成都,分布行業可比廣州、南京

九派新聞 2024-02-17 11:30:16

隨著各市統計數據公布,全國GDP十強城市出爐。

上海、北京、深圳穩坐頭三把交椅,廣州擊敗重慶拿下第四城。蘇州、成都位置不變。杭州略超武漢,二者分別拿下第八、第九名。南京第十名。

GDP反映了地方經濟體量,具備一定的參考意義。同時,在産業結構轉型升級的當下,除了經濟體量,經濟發展的質量也值得關注。

2023年,是武漢跨入2萬億門檻的一年。大剛觀察(DGbeacon)發現,武漢的發展質量也得到了顯著提升。這一點從創新主體的數量倍增得到體現。

武漢市政府工作報告指出,過去一年,武漢市科技型中小企業評價入庫1.25萬家,實現兩年翻番。淨增高新技術企業超2000家,總量達1.45萬家。國家技術創新示範企業增至27家,居副省級城市第1。

01

GDP前十城市中,四座“升級”

GDP前十城市中,四座城市實現了“升級”。

廣州、重慶雙雙跨過3萬億的大關,杭州、武漢站在了2萬億的新起點上。目前,前十城市中,有2座“4萬億之城”,3座“3萬億”之城,4座“2萬億之城”。僅剩南京,距離2萬億GDP僅差2000多億。到2025年,南京也有望晉級。

GDP衡量地區發展的綜合實力。如果衡量發展質量,則有一些細分指標值得關注。

比如人均GDP。一般而言,人均GDP越高,發展質量越高。

以2022年末的常住人口算,橫向對比來看,北京、深圳、蘇州、上海不僅GDP總量高,人均GDP也很高。南京的人均GDP表現位次上升。廣州和杭州幾乎在同一水平。武漢在廣州之後。

西部地區的成都和重慶人均GDP較上述地區有明顯差距。雖然成都比杭州、武漢更快邁入“2萬億俱樂部”,但人均GDP僅在10萬元左右,僅爲北京的1/2。而重慶雖然是GDP總量“第五城”,但人均GDP在十座城市中墊底。

縱向對比來看,武漢2023的人均GDP約爲14.57萬元。2014年約爲9.74萬元,增幅達49.6%。

再如産業結構。

2014年,武漢市剛踏入“1萬億俱樂部”。那時,5個千億産值行業,分別是汽車及零部件、電子信息、裝備制造、食品煙草、能源及環保。5個行業加起來總産值約爲8000億元。

現在,武漢確定了五大優勢産業,分別是光電子信息、新能源與智能網聯汽車、生命健康、高端裝備、北鬥。這五大優勢産業2023年總産值突破1.6萬億元,是2014年的兩倍。其中,光電子信息産業規模已接近6000億元。

無論是優勢産業規模,還是高端産業的比重,武漢都提升了一大截。

另外一個指標是科創企業數量。科創企業數量越多,質量越高,地方的經濟發展自然也有了質量保證。

十大城市表現如何?

02

武漢科創企業增長迅猛

衡量一座城市的科創實力,有兩個關鍵因素: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中小企業。

這兩類企業科技部都專門制定了認定管理辦法。高新技術企業的認定,需要達到企業研發費用的基本門檻。比如最近1年銷售收入小于5,000萬元(含)的企業,研發費用總額占同期銷售收入總額的比例不低于5%。此外,要求近1年高新技術産品(服務)收入占企業同期總收入的比例不低于60%。科技型中小企業的評價標准,還囊括了科技人員比例和知識産權數量。

根據企查查數據,全國GDP十強城市的科創企業呈現不同局面。

如果計算兩類科創企業數量總和,深圳、上海、北京、蘇州排名前四,且均在4萬家以上。

深圳、上海較爲均衡,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中小企業分別超過了2萬家。北京的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占優勢,排名第一。蘇州的科技型中小企業數量占優勢,排名第一。

第二梯隊是廣州和南京,兩類科創企業數量總和在3萬家以上,且均是科技型中小企業數量占優勢。

第三梯隊是武漢、杭州和成都,兩類科創企業數量總和在2萬家以上。武漢總共有2.7萬家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中小企業,兩者的數量都高于杭州和成都。

重慶雖是GDP第五城,科創企業方面露出短板。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中小企業數量總和不超過1萬家。

如果深入到行業,還能發現各個城市的科創特點。

北京、上海的科創企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優勢明顯,占比過半。北京該類占比在70%以上。

深圳、蘇州以制造業見長。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中小企業中,蘇州的制造業企業占了42%,深圳約1/3。

廣州、南京、武漢科創企業的行業分布呈現高度的相似。三者都是科教重鎮,高校和研究院所衆多。這三座城市的科創企業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占比都在40%以上。

其次,南京和武漢的信息軟件行業企業占比均在1/4左右,數量居第二。而廣州制造業企業略勝一籌。

杭州、成都的科創企業,信息軟件行業的企業數量最多。杭州素爲“互聯網之城”“數字之城”,信息軟件行業企業占比達31.72%。成都此類企業占比甚至更高,達到40.24%。

可以看到,在數量上,武漢的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中小企業數量要高于杭州、成都,不及廣州、南京。在行業分布上,武漢的科創企業分布與廣州、南京更加相似,和杭州、成都有所區別,區別在于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具備明顯優勢。

科技型中小企業評價入庫1.25萬家,高新技術企業淨增超2000家,武漢科創企業的高速增長,印證著武漢從1萬億到2萬億,不僅有總量的增長,更有發展質量的提升。

今年,武漢還將繼續著力培育高能級創新主體,力爭科技型中小企業評價入庫1.3萬家、高新技術企業達到1.55萬家。

屆時,武漢的科創型企業將逼近3萬家,有望在數量上縮小與廣州、南京的差距。

科教重鎮武漢,正邁向科創高地。

【來源:九派新聞】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郵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12 阅读:10546
评论列表
  • 2024-02-17 14:13

    蘇州才是大衆普通地級市的榜樣

    傑說 回覆: 天晴
    因爲他發展的好才給的,那像那些副省級 省會
    天晴 回覆:
    只有不懂得人才說什麽蘇州普通地級市,你知道蘇州享受的政策比全國幾乎所有省會都好,光土地紅線就比南京好太多了,一個魚米之鄉耕地紅線百分之十幾!這些都是國家給的!蘇州幾乎都是可以用來發展工業商業的土地!全國有幾個城市能比!名義是普通地級市享受的是特區待遇!
  • 2024-02-18 16:42

    可悲的西安,空有一堆的研究院所,一百多萬大學生。

    舉一反三 回覆:
    經濟沒進前10
    xbyf 回覆:
    小編故意不說西安,23年西安的科技成果成交額僅次于上海。
  • 2024-02-17 15:11

    基本就是比拼誰出的騙子多[呲牙笑]

    渡人 回覆:
    那美國制裁打壓爲啥?
  • 2024-02-22 09:05

    廣州單黃埔區22年統計有83家科創上市公司(最出名的飛機輪胎就在黃埔),武漢呢有多少上市、龍頭?

  • 2024-02-17 13:05

    要看科創占比多少,不應該只看總數量

    liumj 回覆:
    百只小雞還不如一只大象有力,小編邏輯有問題
  • 2024-02-19 07:51

    我一直在想這個GDP是怎麽統計的,是有人追著我屁股看我每天買了什麽,消費了什麽,拿了多少工資?還是領導說讓你GDP是多少就是多少呢?

  • 2024-02-17 14:18

    這個數據明顯不對,天津作爲直轄市,GDP不可能不進前6名

    舉一反三 回覆:
    不但不在前6,前10也沒有了,前幾年被擠水了。氣人不?[得瑟]
    用戶84xxx98 回覆: 舉一反三
    天津肯定全國前六名,肯定是搞錯了
  • 2024-02-18 01:05

    沒有鄭州,我相信這事有點靠譜

  • 2024-02-19 08:47

    北上廣深武[點贊]

  • 2024-02-17 15:01

    重慶追的緊,廣州在第四的位置上呆一年是一年吧

    黃鳝精 回覆:
    重慶真的是靠占地跟人口硬堆上去的[笑著哭]
    東東 回覆:
    拿一個省跟一個市比,你太聰明了
  • 2024-02-17 16:53

    玩具,鞋帽衣服GDP比糧食高,但救不了命!

  • 2024-02-19 12:08

    杭州完犢子,舍棄二産,偏科三産

  • 2024-02-17 15:03

    土南就是土南,天天吹風機又出現了

    虛假的偽裝 回覆:
    哪裏呢?[呲牙笑][呲牙笑]
  • 2024-02-18 06:50

    這些G DP有啥用,和老百姓又有多大關系, 解決衣食住行問題才是關鍵

  • 2024-02-21 23:16

    瞎扯科創企業數量,一個煙草公司繳的稅相當于多少個小企繳的?最應對比的是上市公司、龍頭巨無霸多少間以及科創企業貢獻總的GDP。幾個人開個賣電腦的也叫科創公司的現象你不知道嗎?

  • 2024-02-20 09:31

    武漢省加油!成都省加油!

    huhuhu33 回覆:
    南京因爲合肥的塌陷,很多東西都賣不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