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旅·新觀察|遊于“紅樓夢”棲在水雲間

文旅中國 2024-03-28 13:55:41

情境空間——折板橋    “只有紅樓夢·戲劇幻城”供圖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外出旅遊早已從一件頗具儀式感甚至有些奢侈的事情,轉而成爲許多人的日常休閑選擇。越來越多人不滿足于“下車拍照、上車睡覺”的玩法,而是更希望在“說走就走的旅行”中真正領略文化、觀察世界、深度體驗、感悟生活。文化和旅遊深度融合發展,提升了人們的旅遊體驗,也讓文化春風化雨,悄然間走進更多人心中。

“只有紅樓夢·戲劇幻城”自去年開城以來,爲人們的文化遊、深度遊、沉浸遊提供了又一個理想去處。“只有紅樓夢·戲劇幻城”不僅打造了一座關于《紅樓夢》、關于戲劇、關于中國文化的“幻城”,供人們遊賞體驗,而且積極聯動其他業態,周邊的絲綢之路國際藝術交流中心(簡稱“絲路中心”)、水雲間文化商街、水雲宿集等爲遊客提供多元需求一站式滿足的綜合方案,日益成爲京津冀文化旅遊新地標。

文化與旅遊水乳交融、互爲助力

“只有紅樓夢·戲劇幻城”坐落于河北廊坊,是新繹控股的旗艦項目——夢廊坊·國際戲劇公園度假區的核心項目,依托區位優勢,借力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東風,爲京津冀乃至全國的文旅市場帶來巨大想象空間。作爲一個以戲劇演藝爲核心體驗的文旅新物種,“只有紅樓夢·戲劇幻城”與迪士尼、環球影城等以西方現代文娛IP爲引領、以大型娛樂體驗設施爲核心的主題度假區不同。置身“只有紅樓夢·戲劇幻城”,依托豐厚的傳統藝術寶藏,遊客會對本民族的曆史文化積澱以及文旅融合的魅力産生全新的認知。

“來之前我以爲這裏是甯國府、榮國府、大觀園的複建,來了以後才知道,這兒集合了和《紅樓夢》有關的各個年代、各種情境和想象空間。”來自北京的遊客小許道出不少遊客的心聲。的確,這裏不是仿古建築的複制和粘貼,不是“網紅”身著漢服的造勢和引流。“只有紅樓夢·戲劇幻城”總構想、總編劇、總導演王潮歌無心全盤複現古典小說《紅樓夢》所描寫的場景和故事,而是通過中國傳統寫意、留白的審美觀念結合現代科技,打造108個情境空間和大大小小的演出場所,通過曲徑通幽、內斂含蓄的形式激發遊客的想象力,使得遊客能夠在此感受傳統的魅力與生活的美好,突出旅遊體驗中的文化氣息與中國氣派。

“只有紅樓夢·戲劇幻城”不囿于小說《紅樓夢》的故事框架,而是更側重講述問世270多年來《紅樓夢》讀者的故事。遊客能夠在“幻城”中看到1812年的婺源汪口村、1974年的蘇州東風區二商店、1999年的廣州番禺筒子樓、2018年的北京耳朵眼胡同53號院……這些充滿曆史質感和生活氣息的空間,疊加強化情感共鳴、突出沉浸感受的戲劇演出,使得“只有紅樓夢·戲劇幻城”提供的遊賞體驗高度場景化、情境化,文化味十足,體現出“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文旅融合新理念。

正如王潮歌所說,《紅樓夢》從未完結,而是一直在被續寫,被廣大受衆續寫,被“只有紅樓夢·戲劇幻城”續寫,被進入這座“幻城”的每一位“讀者”續寫。可以說,遊客每每遊覽、感受“只有紅樓夢·戲劇幻城”之美,都續寫著《紅樓夢》的當代篇章;每每在社交媒體上記錄、分享旅遊體驗,都彰顯著傳統文化的無窮魅力,旅遊體驗越豐富,文化意味越濃厚。

新繹控股董事長李曉菲表示,隨著“Z世代”成爲消費中堅力量,他們更重視個性化、體驗式、品質型、儀式感的消費,驅動文旅消費升級,催生“沉浸式體驗、場景化消費”的新文旅供給。文旅消費的底層邏輯變了,文旅産業從觀光度假遊向文化體驗遊轉變。“只有紅樓夢·戲劇幻城”屬于沉浸式文旅景點,與《紅樓夢》精神氣質關聯的新産品、新內容、新業態將由“讀者”們共創,並通過文化社群的持續運營,發酵其口碑和品牌影響力。

多業態彙聚,探索文旅融合發展新空間

作爲一種全新的、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爲根基的大型綜合戲劇主題公園,“只有紅樓夢·戲劇幻城”很大程度上填補了京津冀文旅業態的空白。從IP培育到産業聚集,“只有紅樓夢·戲劇幻城”開啓建設運營的新模式,探索文旅深度融合發展的新空間。

“只有紅樓夢·戲劇幻城”從民族文化符號和生活方式中發掘旅遊資源,探索以戲聚人、以內容留人,先打造“幻城”這一主題公園,以戲劇和情境園林作爲體驗內容充盈其間,在情境空間和傳統文化的支撐下,實現“園生IP”,然後從中擴展出各類內容、産品與業態。這些內容、産品與業態緊緊圍繞《紅樓夢》主題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而展開,形成集“吃、住、行、遊、購、娛”于一身的有機體。

絲路中心與“只有紅樓夢·戲劇幻城”毗鄰,不僅各大劇場、音樂廳輪番上演具有國際水准、中國氣派的優秀文藝作品,絲路中心美術館還始終堅持學術標准,爲公衆打造集專業性、體驗性、知識性、文化性于一體的藝術生態平台,觀衆、遊客還可以在絲路中心5層、頂層品嘗美食。此外,絲路中心的絲路廣場、和平廣場、吉祥廣場以及空中雲台等還能舉辦高端品牌發布、潮流時尚嘉年華等各類大型活動,用藝術、文化豐富旅遊內涵,激活生活體驗。

除了與絲路中心相鄰爲伴,“只有紅樓夢·戲劇幻城”還被水雲間文化商街“U形”環繞。水雲間文化商街由水悅街、雲錦街和水雲禮院組成,總長度1400米,提供超過8萬平方米的配套商業空間。水雲間文化商街的外街爲注重體驗的藝術氛圍商業街道,設計理念取自萦繞于水雲之間、宛若幻境的“千裏江山”,屋頂創意源于宋代名畫《千裏江山圖》,展現了中國山水神韻。水雲間文化商街的內街突出獨具地域特色的市井風情,高9米的水雲畫廊精選全國各地文化民俗元素,融合現代的民俗彩繪設計,利用建築透景配合燈光,極具文化藝術氣息。此外,“只有紅樓夢·戲劇幻城”周邊還有可供遊客下榻的特色住宿水雲宿集。水雲宿集是由5個主題場景、10類風格院落、上百套江南合院組成的多場景、多風格、多IP的客棧群落,與周遭主題公園、藝術街區等不同業態相融合,打造體現中國生活美學的“院子文化”,也方便了遊客居住流連、深度體驗。

“只有紅樓夢·戲劇幻城”突出産品元素和服務元素集約互動,爲文旅産業提供著大量新空間,催生著豐富的新業態,具有較強的産業和消費集聚型吸引力,將有力帶動周邊業態聚攏、發展,爲各地正在開展的城市更新提供了新思路。此前,已經有北京老城區南鑼鼓巷,改造成“老胡同裏的新生活”;原798廠等電子工業老廠區,引入諸多藝術家工作室和當代藝術機構,逐漸形成聞名遐迩的藝術群落。今年初,夢廊坊·國際戲劇公園入選文化和旅遊部公布的第三批國家級夜間文化和旅遊消費集聚區名單,受到有關部門、廣大群衆的高度認可。

“我們以《紅樓夢》內容以及近300年來積累的‘《紅樓夢》傳統文化蓄水池’爲核心,聯合非遺手工匠人、專業設計師工作室、研學教育機構、紅學專家等共同開發打造,小到香薰、美妝、服飾、圖書等特色文創衍生産品,大到《紅樓夢》美食宴、《紅樓夢》主題研學營、‘花朝節’《紅樓夢》主題節慶活動等,爲遊客、觀衆提供豐富多樣的文旅體驗。”李曉菲表示,未來將圍繞“只有紅樓夢·戲劇幻城”的“園生IP”,打造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平台,與各方優秀文化藝術機構與商業合作夥伴攜手,將“只有紅樓夢·戲劇幻城”進一步塑造成集文化藝術體驗、交流與創作,文創藝術品設計與交易,度假休閑及節慶展會于一體的文旅商業體。

近年來,一些地方爲吸引遊客,煞費苦心拼“出圈”、蹭流量,喧鬧一時終歸沉寂。其實文化品位決定旅遊品質,文化積累驅動旅遊增值,文化“爆款”催生旅遊“爆點”。如何把自媒體“流量”變成文旅産品的“留量”,需要像夢廊坊·國際戲劇公園這樣多一分耐心、從容和智慧。

責編:武玥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