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軍突圍無望點火焚身,一名士兵反抗,被軍官挑出腸子

曆史有小狼 2024-05-11 05:44:51

聲明:本文內容均引用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末已標注文獻來源及截圖,請知悉。

另,文章不收費!!!但含廣告解鎖,幾秒後點擊右上角關閉即可繼續閱讀。感興趣的朋友們可以觀看免費廣告繼續閱讀。

涞源與東團堡的激戰

1940年9月,晉察冀軍區精心策劃並發起的涞靈戰役正式展開。八路軍的主要任務之一是切斷日軍在華北地區的交通線,以削弱其對地區的控制力。八路軍部隊分別沿著鐵路和公路線發動猛烈的攻勢,旨在癱瘓日軍的物資和兵力調動。

日軍在涞源、東團堡等地的多處據點,以其堅固的防禦工事和戰略位置,對華北地區的控制起到了關鍵作用。1940年9月22日,晉察冀軍區一分區司令員楊成武發起了對這些據點的反擊行動。八路軍部隊迅速集結,准備對日軍進行精准打擊。

八路軍的第一波攻擊目標是位于涞源縣的三甲村。三甲村的日軍據點建在一個小山丘上,四周被田野和稀樹林環繞,爲日軍提供了良好的視野和射擊位置。八路軍小分隊在夜幕低垂時分開始了行動,他們悄無聲息地接近日軍陣地,利用地形掩護逐漸逼近。當接近到足夠的距離時,八路軍迅速展開攻擊,使用手榴彈和步槍火力覆蓋,成功壓制了日軍的火力點。

接下來,八路軍將目標轉向中莊。中莊的日軍據點建在村莊的中心,房屋被加固用作防禦工事。八路軍采用了包圍的策略,分三路同時進攻。東路部隊負責吸引敵人的注意力,而西路和南路部隊則悄悄地繞到日軍的背後,發起突襲。在猛烈的交火中,八路軍利用地形和夜色優勢,逐步壓縮日軍的活動空間,最終成功攻占中莊的日軍據點。

隨後,八路軍向白石口地區推進。白石口的日軍據點位于一片開闊地帶,日軍在此布置了重機槍和炮兵陣地,防禦嚴密。八路軍指揮官決定使用迫擊炮進行初步轟炸,以削弱日軍的防禦能力。隨後,步兵分隊迅速推進,展開接近戰鬥。在激烈的肉搏戰中,八路軍士兵展示了極高的戰鬥力和犧牲精神,最終攻破了日軍的防線,占領了白石口。

下北頭的戰鬥是此次行動中最爲艱苦的一戰。下北頭的日軍據點坐落在一處高地上,四周被密林和岩石環抱,地勢險要。八路軍在進行了詳細的偵察後,決定采取夜襲的方式,避免日軍的遠程火力打擊。深夜時分,八路軍分爲多個小組,從不同方向悄然接近日軍陣地。八路軍士兵在極端艱難的條件下,攀爬岩石,穿越密林,終于在黎明前到達日軍據點附近。隨著第一縷曙光的破曉,八路軍發起了全面攻擊,日軍在被完全包圍的情況下迅速崩潰。

東團堡的苦戰

東團堡的戰鬥成爲了涞靈戰役中的一場關鍵戰鬥,持續了兩天兩夜的激烈交火,雙方都付出了巨大的代價。在這段期間,八路軍發起了多波次的猛烈進攻,目的是徹底清除日軍在該區域的存在。

戰鬥初期,八路軍利用夜色作爲掩護,分多個小隊向日軍外圍據點發起突襲。八路軍士兵攜帶足夠的爆破裝備和手榴彈,從多個方向同時向日軍據點推進。這些外圍據點大多由日軍建築的簡易碉堡和沙袋工事組成,防禦相對薄弱。在猛烈的炮火支援下,八路軍成功突破了日軍的第一道防線,迫使日軍士兵撤向更爲堅固的內部防禦工事。

隨著戰鬥的深入,八路軍繼續對日軍據點進行壓力測試。八路軍的迫擊炮和機槍連續不斷地向日軍陣地發射彈藥,造成日軍陣地大量破壞和人員傷亡。盡管日軍試圖通過機槍火力和迫擊炮還擊,但在八路軍密集且有組織的火力壓制下,他們的反擊顯得力不從心。

在持續的交火中,一名名八路軍戰士在炮火和子彈的掩護下,勇敢地向前推進。在這些英勇的士兵中,有一位名叫于勇的戰士,在一次突擊中受到重傷。盡管受傷嚴重,但他沒有選擇後撤,而是決定以自己的生命爲代價,爲戰友爭取突破的機會。于勇拉響了攜帶的手榴彈,沖向日軍群體,與數名日軍士兵同歸于盡,此舉大幅削弱了日軍的防禦力量,爲八路軍的進一步攻勢鋪平了道路。

在連續兩天兩夜的戰鬥後,盡管八路軍遭受了不小的損失,但他們的高昂戰鬥意志未曾減弱。隨著戰鬥的不斷深入,八路軍逐漸占據了戰場的主動,迫使日軍不得不撤退到東團堡的更內部陣地。八路軍的指揮官及時調整戰術,決定集中力量攻擊日軍的關鍵防禦點。

最後的沖突發生在東團堡的中心地帶,八路軍調集了所有可用的火力,包括從前線調來的重炮和迫擊炮。在密集的炮火和步兵的配合攻擊下,八路軍成功突破了日軍最後的防線。士兵們沖過煙霧彌漫的戰場,逐一清理剩余的日軍抵抗力量。

日軍的絕望抵抗與自焚

隨著戰鬥逐漸進入最後階段,日軍在東團堡的防線已被八路軍持續瓦解,殘存的日軍士兵被迫退守到最後的據點。到了25日下午,處于絕境的日軍決定進行最後的突圍嘗試。日軍隊長甲田深知突圍的艱難和危險,面對八路軍嚴密的包圍網,他的選擇越來越少。

甲田下達命令,所有日軍士兵開始收集營地內的所有物資,包括糧食、槍支和彈藥。這些物資被集中堆放在一處開闊地帶,士兵們迅速將汽油桶搬來,開始倒在堆積如山的物資上。甲田的命令清晰而冷酷,他決定不讓任何物資落入八路軍之手,也不打算讓自己的部隊成爲俘虜。

隨後,甲田在士兵們中宣布了自焚的命令,要求所有人一起跳入火中,以此方式向天皇報效。這一命令立即引發了士兵們的恐慌和不滿。一名士兵在緊張和恐懼中公然反抗,聲稱他不願意自焚。甲田面對這種挑戰權威的行爲,憤怒至極。他立刻拔出佩戴的指揮刀,一步步走向那名反抗的士兵。

在所有士兵的注視下,甲田高舉手中的刀,毫不猶豫地將其刺入那名士兵的腹部,隨後狠狠地向上一挑,血與內髒瞬間潑灑而出。那名士兵慘叫一聲,倒在血泊之中,生命迅速流逝。甲田冷冷地看著周圍的士兵,聲音冰冷地宣布:“不服從命令也是死路一條。”

此時,其他士兵在震驚與恐懼中默默無語,甲田的殘忍行爲讓他們明白了反抗的後果。甲田隨後命令其他士兵點燃已經浸透汽油的物資堆。火焰迅速燃起,將整個物資堆包圍,滾滾濃煙升起,火光映照著每一個人驚恐的面孔。

就在火勢蔓延之際,八路軍的三團從四面八方向日軍的最後據點發起了猛攻。士兵們發出沖鋒的呼喊,持槍猛沖,不斷向日軍陣地推進。日軍的突圍計劃在猛烈的攻勢下幾乎無法執行,甲田和他的部隊被迫退縮到越來越小的防禦圈內,戰鬥的激烈程度和壓力達到了頂點。

戰後的戰果與影響

隨著東團堡的激戰進入尾聲,八路軍對日軍據點的包圍和壓迫日漸增強。盡管日軍在甲田隊長的指揮下采取了極端的自焚策略,試圖毀滅所有物資防止落入八路軍手中,但火勢並未能完全燒毀所有物資。

在火焰和濃煙中,八路軍的士兵們勇敢地沖進了燃燒的日軍陣地,迅速撲滅部分火焰並控制了火勢。戰鬥中,盡管部分物資被燒毀,但仍有大量的武器裝備和補給品被我軍從廢墟中回收。這些包括從輕機槍到重機槍的各種火力裝備,步槍和擲彈筒也被找到,並且還有大量未被燒毀的彈藥箱。

八路軍的工兵和後勤人員在戰場上進行了迅速的行動,他們使用水和沙土迅速控制了仍在燃燒的部分,防止火勢再次蔓延至其他重要裝備。隨後,他們開始有系統地收集所有可用的裝備和物資,對這些裝備進行了仔細的分類和記錄。輕重機槍被安置在一邊,步槍按類型排列整齊,而大量的彈藥則被轉移到安全的地點進行儲存。

此外,從日軍那裏繳獲的補給品也是一筆不小的戰利品。其中包括大量的糧食,如稻米和面粉,以及各種罐頭食品,如肉類和蔬菜罐頭,這些對于長期戰鬥的八路軍來說是極其寶貴的資源。這些食品被運往後方的供應站,爲將來的軍事行動和士兵的日常需求提供了堅實的物質保障。

在回收和整理戰場的過程中,八路軍還發現了一些日軍的其他物資,如醫療設備、毛毯、軍服和甚至是一些個人物品,這些都被有序地收集起來,以備不時之需。通過這次戰鬥,八路軍不僅削弱了敵人的戰鬥力,也大大增強了自己的物資儲備。

參考資料:來自 胡兆才著. 抗戰烽煙[M]. 2002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