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虛,則濕氣重、身體差!其實一個食療方就能調理,並不複雜

養生雜志 2024-04-28 00:18:39

中醫理論認爲,“脾胃乃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那麽“本”是什麽?本的原意就是樹木的根。只有根紮得牢固了,人體這棵大樹才能變得枝繁葉茂。

脾和胃是一對孿生兄弟,在各種場合中總是同時出現。脾胃有接收、消化和運輸的作用,化出五味營養,以供養全身需要。因此,一個人脾胃功能的強與弱,直接關系著他的生命盛衰。

你的脾胃還好嗎?

現在很多年輕人,精神狀態看著很差,面色蒼白,口唇無光;有的過于弱不禁風,有的卻體格龐大,一身拜拜肉;有的說話輕飄飄的,像蚊子嘤嘤叫一樣,精神不振……,這些都是由于脾胃功能受損造成的。

《脾胃論》裏有一句話叫“脾胃虛則九竅不通”。身體很多地方出現異常,都能看出脾胃是否受損。

1、嘴唇

“脾開竅于口”,嘴唇沒有血色,發白,經常容易爆皮,裂口,這是由于脾胃積熱上沖,導致嘴巴幹裂,幹痛的出現。

還可以看看唇四白,就是嘴唇一圈的白色肌肉。

唇四白不明顯的人,脾胃功能比較弱;出現黃色的,則脾胃虛弱;發黑發紫,就是很典型的脾虛濕盛。

2、舌頭

舌頭肥大是濕氣過重的症狀,而脾髒是代謝濕氣的髒器,表現脾胃的功能下降。一般舌頭邊緣還有明顯的齒痕,齒痕越多則脾虛越嚴重。

舌苔的顔色,如果是白膩的,說明脾胃還屬于早期;一旦舌苔呈厚黃,想要調養就得花些功夫了。

這兩個表現,都是極好分辨的,如果發現了,一定及時調理,因爲脾虛一旦拖久了,就很容易産生濕氣。

脾胃不好的時候,水濕不能很好地運化成身體的津液,就會堆積在身體裏就會形成濕氣,濕氣重了之後人身體會出現很多毛病,比如容易長濕疹,人總感覺頭腦昏昏沉沉,大便黏膩不容易拉出來,怎麽擦屁股也擦不幹淨,上廁所總是意猶未盡,排不爽快。

怎樣調理脾胃呢?

很多人認爲脾胃虛沒什麽大不了,既然是虛了,就補呗,最後往往好心辦壞事。

脾胃虛弱和其他地方的虛並不一樣,要知道脾胃管消化轉運的,這裏虛了,吃再多也消化吸收不了,反而增加了脾胃的負擔,這就是“虛不受補”。

所以,這時候祛濕、消食、健脾,才是真正調理脾胃的三件法寶。

【健脾八珍糕】,這個小食方至明代陳實功大師創制出來之後,就受到皇室的熱愛,被列爲禦用健脾方。他本人長期服用,活到了80多歲高齡。到了清朝,乾隆皇帝也極注重脾胃養護,八珍糕每天必吃,活到89歲,稱爲最長壽的皇帝。難怪陳實功稱贊八珍糕“服至百日,輕身耐老,壯助元陽,培養脾胃,妙難盡述”。

著名中醫學者羅大倫老師,多次在央視《百家講壇》中,分享這個八珍糕,說它是“醫中正道”。

【材料分析】八珍糕一般有兩個版本,今天分享一個最常用的版本:

茯苓50克,利水滲濕,健脾甯心,安神和胃。

芡實50克,健脾止瀉,除濕益腎。

薏米50克,健脾正氣,利腸利尿。

扁豆50克,健脾化濕、和中消暑,補氣潤肺。

山楂20克,消食化積。

山藥50克,益氣養陰,補脾肺腎。

蓮子50克,補脾止瀉,益腎養心。

麥芽15克,消食健脾。

整個方子有陰有陽,有升有降,平和不偏,難怪有人說,八珍糕是千年養生第一糕。

【做法】

將這些材料打成細粉,越細越好,細膩一些更好吸收,口感也更好。然後加入粘米粉、糯米粉各100克、適量白糖,揉成一個個小劑子,醒20分鍾。

然後再用模具壓出好看的樣子,放入蒸籠,等水沸騰後,隔水蒸35分鍾左右,就可以出鍋啦。

每天吃一兩塊,脾胃輕松調理,就像吃零食一樣,也沒什麽心理負擔。平時就放在辦公桌上,上午下午各一塊。

如果不方便做,可以直接吃成品,大家去看看評論吧↓

3 阅读:261

養生雜志

簡介:命貴千金,養生有道。傳播正知正見,解答健康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