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和姑姑28年不說話,五一回鄉聽說姑姑被兒媳欺負,父親怒了

秋雅聊情感 2024-05-10 09:41:23

隨著春風的溫柔拂面,五一假期如期而至。由于清明節時母親突患疾病,我們未能如期回鄉祭祖,于是決定利用這個假期,彌補那份對祖先的敬意。

汽車在蜿蜒的鄉村小路上顛簸前行,窗外的田野綠意盎然,油菜花的金黃點綴其間,但這份甯靜的美景並未能平複我心中的忐忑。

我們抵達老家的老宅,那是一棟有著歲月痕迹的磚瓦房,門前的石階上長滿了青苔。

父親一邊打開門,一邊深吸了一口氣,似乎在用這種方式來平複自己的情緒。屋內,母親已經開始忙碌起來,准備著迎接即將到來的親戚們。

不久,親戚們陸續到來,家裏頓時熱鬧起來。大堂伯的聲音尤其響亮,他的笑聲在老宅裏回蕩,讓人感到一種久違的親切。

大家圍坐在堂屋,聊著家常,分享著彼此的近況。然而,當大堂伯提到姑姑楚燕的名字時,原本溫馨的氛圍突然凝固了。

“聽說楚燕最近過得不太好啊,”大堂伯不無感慨地說。

父親手中的茶杯猛地一頓,茶水濺出幾滴,他的臉色瞬間變得陰沉。

“那個不孝女,提她做什麽!”他的聲音裏充滿了憤怒和失望。

母親見狀,連忙打圓場,輕聲勸道:“好了好了,都是過去的事了,再說她也不容易。”

父親的情緒並沒有因爲母親的勸說而有所緩和,他緊握著茶杯,眼神中流露出深深的痛楚。我知道,姑姑的事情一直是父親心中的一根刺。

“不容易?她有什麽不容易的!當初家裏爲了她,付出了多少,她倒好,爲了一個男人氣死我爸,丟盡老楚家的臉!”父親激動地說,聲音裏滿是憤慨。

我在一旁靜靜地聽著,心中對這段塵封的往事充滿了好奇。母親見父親情緒激動,便拉著他進了裏屋,輕聲細語地安慰著。我則坐在堂屋的一角,思緒飄向了那些未曾經曆的過往。

隨著時間的流逝,父親的情緒漸漸平複。他從裏屋出來,雖然仍舊沉默寡言,但至少不再提起姑姑。我知道,這段家族的往事,並非一時半會能夠解開的結。

我的父親今年63歲,1960年出生在江西的一座小山村。他的故事,就像那座山一樣,沉穩而厚重。

家中排行老大的他,有兩個弟弟和一個妹妹,我的姑姑楚燕,比他小了整整十歲。

記憶中,奶奶總是身體不好,長期臥病在床。爺爺雖然是一位受人尊敬的鄉村教師,但一個人的工資難以支撐起整個家庭的開銷。

于是,父親在讀完小學後便辍學了,他稚嫩的肩膀開始承擔起養家糊口的重擔,供他的弟弟妹妹繼續讀書。

在爺爺所有的兒女中,他最偏愛的,就是聰明伶俐、嘴甜如蜜的姑姑。

姑姑的學習成績一直很好,每次考試都是全班第一,這給爺爺帶來了面子。每當村裏人提起姑姑,爺爺總是笑得合不攏嘴。

爲了供三叔和小姑繼續讀書,二叔也做出了犧牲,他放棄了學業,選擇了外出打工。

在全家人的共同努力和支持下,三叔考上了中專,而小姑在1989年考上了大學,成爲了我們村子裏的第一個女大學生。

那一天,小姑拿到大學錄取通知書的消息,像一股春風,吹遍了整個村子。村民們紛紛來到我們家,向爺爺表示祝賀,爺爺的臉上洋溢著自豪和驕傲的笑容。他挺直了腰杆,仿佛在告訴所有人,他的教育方法是多麽的成功。

爲了確保小姑在大學能夠安心學習,家裏幾乎把所有的積蓄都給了她。父親和爺爺總是擔心她在外面吃苦受罪,他們恨不得把所有的愛都傾注在小姑身上。

小姑臨走之前,她站在家門口,眼中含著淚花,向父親和爺爺保證,她會好好學習,不辜負家人的期望,畢業後一定會報答父母和哥哥們的恩情。

然而,就在我們全家人都爲小姑的未來充滿期待的時候,卻沒想到,命運卻給我們開了一個巨大的玩笑。

小姑接下來的所作所爲,不僅帶走了家裏的積蓄,也帶走了父親和爺爺的希望,更殘忍的是,爺爺的早逝與她真的脫不了關系。

我常常在想,如果時間能夠倒流,父親和爺爺是否還會做出同樣的選擇?他們是否會後悔,爲了小姑的學業,犧牲了二叔的未來?這些問題,我始終沒有答案。

每當夜深人靜的時候,我總會想起父親那深沉的眼神,那裏面包含了太多的無奈和辛酸。我知道,那段往事,就像一根刺,深深地紮在父親的心裏,讓他無法釋懷。

1993年,小姑大學畢業了。那一年,我剛剛來到這個世界。

家中的經濟壓力巨大,二叔和三叔尚未成家,家中的負擔沉重。我們全家人都期待著學業有成的小姑能夠找到一份好工作,幫助改善家中的境況。

然而,命運似乎總愛開玩笑。小姑回來了,不是一個人,而是帶著一個老家在四川的男孩子。

她告訴大家,她與自己的大學同學在一起了,對方是四川人,她要遠嫁到四川。這個消息像一顆重磅炸彈,在我們家掀起了軒然大波。

爺爺和爸爸強烈反對,親戚朋友們也不贊成,他們認爲小姑這是忘恩負義,是白眼狼。

“你們聽說了嗎?楚燕要嫁給一個外地人,聽說是四川人,距離我們這裏好遠呢。”

“真是的,家裏供她讀了這麽多年書,現在卻要嫁到那麽遠的地方去。”

“唉,老楚家這是造了什麽孽啊,怎麽養出這麽個女兒。”

議論聲此起彼伏,小姑的決定成了村裏人茶余飯後的談資。爺爺和爸爸的臉色越來越難看,家中的氣氛緊張到了極點。

爺爺坐在堂屋的椅子上,臉色鐵青,他的聲音因爲憤怒而顫抖。

“你這個不孝女,家裏爲了供你讀書,你二哥連學都不上了,現在你竟然要嫁到那麽遠的地方去,家裏的忙一點兒都不幫,像話嗎?”

小姑站在爺爺面前,眼淚在眼眶裏打轉,但她的態度堅決。

“爸,我愛他,我想和他在一起。我知道家裏爲我付出了很多,但這是我的人生,我想自己做主。”

“你...你...”爺爺氣得渾身發抖,指著小姑的手在顫抖。

爸爸站在一旁,臉色陰沉,他的聲音低沉而有力。

“楚燕,你太讓家裏人失望了。你這樣做,對得起我們嗎?”

爺爺的怒吼、小姑的哭泣,這些聲音交織在一起,成了那段時間家中的主旋律。我媽說,那段日子她常常看見爸爸坐在門檻上,默默地抽著煙,眼中滿是無奈和失望。

一個月後,小姑見全家人無論如何也不松口,竟然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一天夜裏,她偷偷地跑了,跟那個男孩子私奔了。

得知小姑跟對方私奔了,爺爺氣得臉色發白,突然身子一歪,倒在了地上。

“爸,你怎麽了?”爸爸驚呼著,趕緊上前扶起爺爺。

爺爺的嘴角流出了口水,他的眼睛瞪得大大的,卻說不出話來。爸爸趕緊叫來鄰居,把爺爺送到了醫院。

醫院的診斷結果是中風。爺爺躺在病床上,身體虛弱,他的眼中充滿了失望和憤怒。小姑的私奔,成了壓垮爺爺的最後一根稻草。

1996年,小姑帶著一個孩子回來了,希望可以得到爺爺的認可,跟男方補辦婚禮,這個消息再次震驚了全村。人們對小姑的行爲更加不齒,認爲老楚家出了一個不知廉恥的女兒。

爺爺的病情因此加重,三個月後,他帶著無盡的遺憾和憤怒離開了人世。

小姑在爺爺的葬禮上泣不成聲,她感到追悔莫及。然而,爸爸卻不肯原諒小姑,他宣布與小姑斷絕關系,不再認她爲妹妹。從那以後,小姑成了家中的禁忌,我們不再提起她,仿佛她從未存在過。

這些年來,小姑回來了兩三次,想要修複與家人的關系。然而,爸爸始終不肯見她,他無法原諒小姑當年的行爲。每當小姑的身影出現在家門口,爸爸總是冷冷地轉身離去,留下小姑一個人在風中顫抖。

我常常想,如果小姑當年沒有做出那個決定,我們一家人的命運會不會有所不同?如果小姑能夠留下來,幫助家裏度過難關,爸爸和爺爺是不是就不會那麽失望和憤怒?然而,人生沒有如果,我們只能接受現實,繼續前行。

隨著回憶的結束,大堂伯告訴我們,小姑的近況並不樂觀。她的兒子娶了媳婦後,對小姑的態度十分不敬,小姑前不久甚至被兒媳婦氣得住進了醫院。

消息傳來,家中的氣氛再次變得凝重。爸爸聽到小姑被欺負,氣憤難平,他拍著桌子,怒氣沖沖地說:“這是她自找的,當初就不該那麽任性!”

盡管爸爸的語氣中充滿了責備,但我能感覺到,他內心深處還是挂念著小姑。他的憤怒,更多的是對小姑不幸遭遇的同情和無奈。

媽媽在一旁默默聽著,眼中流露出擔憂的神色。她轉身向大堂伯要了小姑的聯系方式,然後走進了裏屋,撥通了小姑的電話。

電話那頭傳來了小姑泣不成聲的聲音,她一再向媽媽道歉,聲音裏充滿了悔恨和無助。媽媽輕聲安慰著小姑,語氣中滿是關切和同情。

我站在門外,聽著媽媽和小姑的對話,心中五味雜陳。我能理解爸爸的憤怒,但我也能感受到他對小姑的牽挂。

我不禁開始思考,時間真的能夠化解一切矛盾嗎?爸爸和小姑之間的隔閡,真的能夠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慢慢彌合嗎?

通話結束後,媽媽走出了裏屋。她看著爸爸,輕聲說:“你真的不打算原諒她嗎?她畢竟是你的親妹妹。”

爸爸沒有回答,他站起身,走到窗邊,望著外面的星空,沉默不語。我看見他的眼中閃爍著淚光,我知道,他的內心在掙紮。

我走到爸爸身邊,握住他的手,輕聲說:“爸,也許我們應該給小姑一個機會。她已經知道錯了,我們應該給她一個彌補的機會。”

爸爸轉過頭,看著我,眼中滿是複雜的情緒。過了許久,他長歎了一口氣,說:“也許你說的對,時間會改變很多事情。”

那一刻,我看到了爸爸眼中的釋然。我知道,他已經開始嘗試放下過去,嘗試去原諒小姑。

我期待著,期待著時間能夠慢慢化解他們之間的矛盾,期待著他們能夠重歸于好。我相信,只要有愛,就有希望。

(故事素材來源于讀者分享,由點評風雲負責整理。如果你想要投稿,請聯系我們。)

0 阅读:413

秋雅聊情感

簡介:生活的點點滴滴,全都是因爲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