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代表團,搶在普京走前訪俄,美國不想看到的事,要加快腳步做

鄭繼永教授 2024-05-16 13:35:24

在普京忙著爲來訪中國做准備的同時,朝鮮也在加快與俄羅斯合作的腳步。日前朝鮮代表團啓程前往俄羅斯訪問。

據俄駐朝大使館消息,此次訪俄的朝鮮代表團主要以科技專家和外交官爲主,在訪問期間,雙方將在科技、基礎研究等領域深化合作。此外,朝鮮官員還將與俄羅斯教育部長等高官進行會見。

【俄朝各領域合作在有序推進】

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安理會頒布的對朝制裁決議中規定:從原則上禁止與朝進行科技合作,以防朝鮮獲取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技術。雖然近期隨著朝鮮問題專家組的到期解散,安理會對朝制裁措施隨之松散,但美國仍在積極推動加大對朝制裁力度,其駐聯合國代表甚至還聲稱即便得不到中俄配合,也要制定建立新的對朝制裁監管機制。如今朝鮮大張旗鼓地派出科技代表團出訪俄羅斯,擺明了就是要跟美國對著幹。

說起朝鮮與美國在核問題上的較量,那可是由來已久。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美國認爲一個分裂而適度緊張的半島,更符合美國的亞太乃至全球戰略利益,因此采取了扶持韓國敵視朝鮮的政策。從1957年開始,美國便開始在韓國部署核地雷、核炮彈等在內的戰術核武器,總數量達到了1000件以上,直到1992年年底,美國才將核武從韓國全部撤出。而在這段時間裏,核武成了美國威脅朝鮮的最佳武器,尤其是在半島局勢緊張之際,美國更是多次叫囂要對朝鮮發動核攻擊。

【朝鮮正在加快核武研發進度】

在這樣的威脅下,朝鮮爲了自保也投入了核武研究中。1950年左右,朝鮮在蘇聯的技術支持下開始了其核武器的研發計劃,在1980年到1986年期間,朝鮮成功建立了一座功率爲5兆瓦的天然鈾石墨反應堆,這使得他們能夠産生制造核武器所需要的钚;2006年,朝鮮首次進行了核試驗,這使得朝鮮受到了國際社會的嚴重制裁。

但盡管如此,朝鮮並未放棄其發展核武器的計劃。粗略統計,從2006年到2017年,朝鮮明面上進行的核試驗有6次,再加上私下未被證實的,總實驗次數可能在8次左右,如今的朝鮮有很大概率,已經成爲了一個事實上的擁核國家。

這種發展顯然超出了美國的預料,此前特朗普執政期間,爲了讓朝鮮徹底放棄核武研究計劃,對朝鮮可謂是軟硬兼施:先是威脅朝鮮稱,會以“世界從未見過的炮火和怒火”來應對朝鮮,之後態度又180度大轉彎,與朝鮮領導人金正恩展開談判,甚至還一度宣稱與金正恩“墜入愛河”,希望通過這種“懷柔方式”徹底解決朝鮮的擁核問題。但隨著拜登上台,特朗普的一系列想法和措施最終也無疾而終。

【拜登承諾加強對韓國的核武庇護】

事實上,朝鮮棄核並非不可能。對于金正恩政權而言,之所以大力發展核武器,除了是出于自身的防衛需求之外,還有一個目的,就是通過表現出對核武器的控制,讓美國明白推翻金氏政權可能帶來的高昂代價和風險。

從這個意義上講,朝鮮最關鍵的訴求就是希望能夠實現與美國關系的正常化,將當前的半島停戰狀態轉變爲和平機制。事實上,無論是在金正日的統治時期,還是在金正恩執政之後,朝鮮在過去的數十年裏一直在積極追求與美國改善關系,試圖通過維持半島和平來確保自身政權的安全,同時,使朝鮮政權在國際社會中得到合法性的認可。

但美國出于其地緣政治利益,不僅刻意忽視了朝鮮的這一訴求,而且還以核問題爲突破口,加強與日韓等國的合作,把半島局勢推到了白熱化階段,反向刺激了朝鮮擁核自保的需求。尤其是在拜登上台後之後,對朝刺激更是逐漸加深。

【美韓多次在半島舉行大規模演習】

去年4月,拜登在與訪美的韓總統尹錫悅會談時,加強了美國向韓國提供的核保護傘,並誓言朝鮮的任何核攻擊都將導致金正恩政府“滅亡”,而且拜登還宣布,將派遣美國核彈道導彈潛艇在韓國停靠,這是幾十年來的第一次;

此外,美國還與朝鮮舉行了多次大規模聯合軍演,最近的一次就在今年3月,美韓集結了英法、澳大利亞在內的十多個國家,舉行了“自由之盾”聯合軍演,其參演人數和訓練次數都是去年的2倍,美方明確表示此演習就是爲了應對朝鮮的核威脅。

在這種情況下,加強自身核武器能力成爲了金正恩政府最有效的自保和攻擊方式。而在國際圍堵下,以朝目前的實力想要加快核武研究,必須要有“外援”,而俄羅斯作爲美國地緣戰略中的“被排擠”對象之一,既需要朝鮮的武器援助,同時也能提供朝鮮所需要的糧食和核技術支援,兩者陣線同一、結構互補,成爲了其“天然盟友”。

總的來說,俄朝抱團取暖某種程度上來說是一種必然結果,除非美國主動選擇後退一步,不然俄朝只會朝著美國最不想看到的方向越走越遠。

1 阅读:87

鄭繼永教授

簡介:複旦大學教授,朝鮮半島研究者,觀察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