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邪黃藥師,晚年終于死在了昆侖山,金老給出了暗示

闊爺說金庸 2024-05-13 21:02:41

武俠世界,那是一片充滿神秘與傳奇的天地,仿佛一幅幅波瀾壯闊的畫卷,在金庸先生的筆下徐徐展開,讓人心馳神往。

讀過金庸先生那十五部經典作品的朋友們,定能如數家珍般地說出金老筆下那些武功絕頂的高手,他們或飄逸如風,或剛猛無匹,每一位都猶如璀璨的星辰,在武俠的天空中熠熠生輝。在這璀璨的群星之中,有一位劍魔獨孤求敗先生,他的一生如同他的劍術一般,充滿了傳奇色彩——求一敗而不可得。

其劍鋒之所指,所向披靡,無論是江湖惡霸還是武林高手,皆敗在他的劍下。此外,還有一位隱世高人黃裳前輩,他的故事同樣充滿了傳奇色彩,他曾在深山之中苦熬四十多年,潛心修煉,終于創出了號稱天下武學總綱的《九陰真經》。這部武學寶典不僅蘊含了黃裳前輩畢生的武學精髓,更爲後世江湖的發展做出了極大的貢獻。

而今,我們要講述的,便是這樣一位因《九陰真經》而受益的絕頂高手——黃藥師。他被譽爲江湖人稱的東邪,性格古怪,行事離經叛道,但武功卻是高深莫測。

黃藥師之偉業,如璀璨繁星,其智慧之深邃,猶如浩瀚蒼穹,令人瞠目結舌。身上所散發出的那份超凡脫俗的氣質,猶如昔日逍遙派掌門無崖子那般,翩若驚鴻,婉若遊龍。在武學領域,黃藥師更是一代宗師,他憑借深厚的武學造詣,獨創了十幾門絕技,每一門均爲武林上乘絕學。其中,【彈指神通】、【落英神劍掌】、【玉箫劍法】等絕技更是名震江湖。這些絕技不僅展現了黃藥師深厚的武學功底,更彰顯出他獨特的武學風格和智慧之光。

遙想當年,華山論劍之盛況空前,黃藥師風采照人,他潇灑不羁的身姿,舉手投足間都透露出一股魏晉遺風,仿佛從畫中走出的仙人一般,令人心生敬畏。他的每一次出手,都如同天籁之音,讓人陶醉其中,無法自拔。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均對其稱贊有加。然而,這樣一位武學宗師,晚年究竟身在何處?這成爲了一個千古之謎,令人費解。或許,他早已超脫塵世,雲遊四海,尋找著武學的更高境界;或許,他隱居于深山老林,與世隔絕,潛心修煉,追求著武道的極致。

談及黃藥師的結局,便不得不追溯至金庸先生筆下的經典之作《倚天屠龍記》。

遙想當年,明教教主陽頂天意外離世,群龍無首,明教內部陷入一片混亂,正是在這風雨飄搖之際,年輕的張無忌橫空出世,他以過人的武藝與智慧,化解了光明頂之危機,令明教重獲新生。自此,張無忌被明教衆人推舉爲教主,他秉持正義之心,帶領明教一改往日作風,爲中原武林立下赫赫戰功。

談及明教,無人不知五行旗,楊逍特意設置了一套陣法,以五行相生相克之理爲基,銳金旗如刀光劍影,銳不可當;巨木旗力大無窮,勢不可當;烈火旗烈焰熊熊,焚天煮海;洪水旗毒霧彌漫,遮天蔽日;厚土旗沉穩厚重,陷敵于無形。五行旗協同作戰,威力無窮,成爲了明教的一大殺器。

當年在“屠獅大會”上,五行旗就曾大放異彩!在楊逍的指揮下,銳金旗的攻擊淩厲無匹,巨木旗的力量撼天動地,烈火旗的火焰焚燒一切,洪水旗的毒霧令人窒息,厚土旗的陷敵之計更是神出鬼沒。五行旗的協同作戰,令在場的武林人士無不驚歎其威力之強大。

各位是否發現,這陣法的變化,與當年黃藥師在襄陽城所布的陣法可謂如出一轍——“二十八星宿大陣”。

南方丹陵三氣,屬火,一燈大師統軍,領軍八千。此路兵中一千人衛護主將,其余七千人編爲七隊,分由朱子柳、武三通、泗水漁隱、武敦儒、武修文兄弟、武敦儒夫人耶律燕、武修文夫人完顔萍等七人統率。上應朱雀七宿,是爲井木犴、鬼金羊、柳土獐、星日馬、張月鹿、翼水蛇、轸火蚓七星。

北方玄陵七氣,屬水,由黃蓉統軍,領兵八千。此路兵中一千人護衛主將,其余七千人編爲七隊,分由耶律齊、梁長老、郭芙及丐幫諸長老、諸弟子統率。上應玄武七宿,是爲鬥木獬、牛金羊、虛日鼠、危月燕、室火豬、壁水㺄七星。

東方青陵九氣,屬木,此路兵由東邪黃藥師統軍,也是統兵八千。此路兵也分八隊,一隊護衛主將,其余七隊上應青龍七宿,是爲角木蛟、亢金龍、氐土貉、房月狐、心日兔、尾火虎、箕水豹七星。

西路軍由周伯通領兵八千,其中一千相煩瑛姑統率,衛護主將,其余七隊由李志常等全真教第三代弟子分領,上應白虎七宿,是爲奎木狼、婁金狗、胃土熊、昂日雞、畢月鳥、觜火猴、參水猿七星。 東路軍各人背負一根極長的木樁,攻到高台東首,一千兵手執盾牌,沖前擋箭,其余七千人紛紛放下木樁,東打一根,西打一根。看來似乎雜亂無章,實則八千根木樁的位置皆依黃藥師所繪圖畫豎立,分按五行八卦,頃刻間已將高台東首封住。

衆所周知,楊逍身上的彈指神通乃出自昔年名震四海、武功蓋世的黃藥師之手,所以根據書中種種迹象推測,黃藥師晚年可能踏上了前往昆侖山明教總壇的旅途,此人本就喜好浪迹天下,而“東邪”之稱也說明他這一生結交邪魔外道的例子不在少數。那時的黃藥師,恐怕已然白發蒼蒼,歲月的痕迹深深镌刻在他的臉龐上了吧?

想象一下,在那茫茫雪域之中,黃藥師的身影在皚皚白雪的映襯下顯得多麽孤獨而堅韌。他一路跋山涉水,曆經風霜雨雪,終于抵達了那個充滿神秘色彩的明教總壇。站在高處俯瞰下方的建築群落,黃藥師的眼神中透露出複雜的情緒,他或許在感慨自己的一生,或許在思念郭靖與蓉兒。

那他爲什麽去明教總壇呢?

我認爲最大原因就是利用明教來對抗蒙古,對抗元朝統治階級。在蒙古鐵騎踏遍中原,元朝的統治日趨穩固之時,黃藥師深感民族危機深重,他渴望尋找一股能夠與之抗衡的力量,爲了天下百姓,也爲了死去的郭靖與黃蓉。

明教,自古以來便是江湖中的一股神秘力量,雖被朝廷視爲邪教,但其教衆衆多,勢力遍布各地,若能借助明教之力,必能對元朝的統治造成不小的沖擊。

以黃藥師淵博的學識和絕頂的武功,定然能贏得教中各大派系人物的尊重與信任,且黃藥師這個人不僅武功,而且智慧通神,所以在他的策劃下,明教才有可能崛起(否則沉寂了幾百年的明教,怎能突然在《倚天》時代崛起呢?都說是因爲陽頂天,此人武功遠不及張三豐和張無忌,又怎能中興明教?)

這便可以解釋爲何明教中楊逍會黃藥師的陣法以及“彈指神通”這一武林公案了。

如此說來,他極有可能選擇了昆侖山這處宛如仙境的人間秘境,作爲自己晚年歸隱的聖地。昆侖山,自古以來便是仙道高人修行悟道之地,山勢巍峨險峻,雲海缭繞其間,仿佛與世隔絕,猶如一處神秘的世外桃源,恰好符合黃藥師這位世外高人對于隱居之地的理想追求。

黃藥師之所以選擇隱居昆侖山,除了其幽靜的環境,更是爲了完成女兒留下的遺願——驅逐胡虜!他一生醫術精湛,卻未能救回心愛的女兒,這成爲了他心中永遠的痛。女兒的遺願,如同一塊沉重的石頭,壓在他的心頭,成爲了他晚年生活的全部動力。

或許在光明頂的深處,黃藥師搭建了一間簡陋的草廬,每日裏或排兵布陣(他本就精通陣法之道),或教導教衆修煉武功。然而,時光荏苒,歲月如梭。盡管黃藥師醫術通神,武功蓋世,也終究抵不過生命的流逝。

在他晚年的最後時光裏,或許在光明頂的某個幽靜角落,他靜靜地閉上了眼睛,壽終正寢。

1 阅读: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