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智”如何認定爲“失能”?北京擬調整老人評估標准

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 2024-05-11 09:25:18

(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 譚琪欣 趙苑旨)5月6日,北京市發布《老年人能力綜合評估規範征求意見稿》。“失智”這一提法首次出現在評估規範中。5月9日,多位受訪人士向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表示,北京率先明確“失智”的評估標准並納入失能等級評估標准中,有利于推動完善失智老人照護體系。

什麽屬于重度“失智”?

上述意見稿顯示,根據老年人失智功能減退程度,分級從“無認知下降”到“非常嚴重的認知下降”共七級。其中,一旦老年人出現不能回憶起使用了多年的電話號碼、親屬的名字等情況時,可能會被評估爲“重度認知功能減退”。

“與照護其他失能老人相比,照護失智老人在老年照護服務的基礎上護理人員需要花費更多的陪伴與精力,也需要全方位的個性化照顧。”保利北京和熹會老年公寓醫照服務部主任胡秋莎表示。

“近些年,失智老年人的情況引發越來越多的關注。我們在調研中發現,失智老年人群面臨的困境比其他失能人群更爲嚴峻,家中一人失智,全家人工作生活都會受到嚴重影響。”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公共管理與人力資源研究所研究員馮文猛認爲,北京地方標准調整如能順利落地,有助于讓社會更加關注這一群體,對于其他地區的失智老年人群綜合能力評估標准可以起到參考作用。

在北京保利和熹會老年公寓,護理人員正在幫助失智半失能老人做運動康複訓練。受訪者供圖

多地出台政策惠及失智老人

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梳理發現,目前各地不同部門采用不同的量表進行失能評估,對重度失能、中度失能和輕度失能及失能水平的劃分並未完全統一,部分地區在失能評估量表將認知功能列爲失能評價的一級指標,但並未細化認知功能評估的標准以及應當提供的照護服務。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社會對失智人群的關注度上升,多地陸續傳來提高失智老年人群保障力度的好消息:在北京,除石景山區的失智老人可享受長護險外,明確診斷爲帕金森症或阿爾茨海默病的失智老人,可以申領每月600元的失能護理補貼。江蘇鎮江市、河北唐山市將重度失能或失智人員納入長護險保障範圍。

馮文猛建議,失智症的綜合評估對評估人員專業要求較高,有大量的失智症患者居住在養老機構或者家中,而養老機構中普通護理員和家中照護者的知識水平與學習能力往往有限,因此建議在未來開發使用難度小,易于學習掌握的失智症綜合評估工具。此外,還應在評估的基礎上能夠給出相對應的護理對策,以便低知識水平的照護人員也可以對失智症患者采取有效的護理措施。

0 阅读: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