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權爲啥非要殺關羽?看看周瑜臨死前都說了什麽?關羽死得不冤

淵澤之觀 2024-04-07 15:45:12

公元219年,關羽敗走麥城,在詐降孫權不成,試圖突圍中被孫權派人斬殺並將關羽的頭顱送給了曹操。

關羽在整個三國曆史中都起到了舉重若輕的作用,他的才華就連曹操都爲其折服,想要收服他。

曹操有好幾次擊殺關雲長的機會,但他都沒有成功,不是不敢,而是不舍得。英雄向來都是惺惺相惜的,哪怕關羽是他的敵人,他都不想讓這位將星隕落,甚至在關羽死後,他還爲關羽風光大葬。

反觀孫權,作爲東吳的國主,他自然也是愛才惜才之人,可爲什麽在他抓到關羽以後,不勸服他爲自己所用?而是非要將他擊殺了呢?你看看周瑜臨死前都說了什麽?關羽不冤。

一、荊州之痛,阻礙稱霸。

據史料記載,蜀漢和東吳聯手打過最漂亮的仗就是赤壁之戰。然而,無論是我們學習的課本上,還是電影中都把著重點放在了諸葛亮出計草船借箭上,而忽略了這場戰役真正的策劃者周瑜。

周瑜作爲東吳的大都督,他畢生所願就是助東吳稱霸天下。

然而,東吳稱霸天下的絆腳石有劉備的蜀漢和曹操的魏國,且當時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軍隊實力日益壯大,頗有滅東吳和破蜀漢的趨勢。

爲了削弱曹操的力量,周瑜建言孫權必須聯合劉備壓制曹操。于是就有了火燒赤壁這樣曆史著名的戰事。

但當時劉備尚且沒有立足之地,因此諸葛亮就建議他,趁孫權大軍還沒有完全退出戰場,趕緊占領荊州。

只要荊州拿在手中,日後退可取益州,進可占漢中,以此來擴大蜀漢的實力。

劉備聽取了諸葛亮的意見,搶先一步占領了荊州。等到孫權反應過來,向他討要荊州之地時,劉備僅僅割了一小塊荊州之地給孫權。

孫權深感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他找到周瑜商量,想要奪回荊州之地。

周瑜仔細瞧了一眼地圖,說:“我們可以和劉備諸葛亮商量,幫他們奪取益州。如今劉備的困境在于沒有一個落腳點,所以才把荊州占爲己有,如果我們以歸還荊州爲條件,幫他們奪取益州,那麽想必劉備和諸葛亮一定會答應這筆劃算的買賣。”

孫權點點頭道:“那就聽大都督的,幫他們奪取益州。”

可周瑜萬萬沒想到,諸葛亮能看出他整個的謀劃,並且順勢利用周瑜奪取益州之後,還拒不交出荊州之地,並且派了關羽駐守荊州之地。

關羽是何許人?當年東吳大將呂蒙都是他的手下敗將。一柄青龍偃月刀,一匹赤兔馬橫掃疆場,有他駐守在荊州,東吳想要奪回荊州之地恐怕更是難上加難。

周瑜爲此氣得不輕,不久就抑郁成疾,重病在床。孫權前來探望時,他一手拉住孫權,一手顫顫巍巍地指著地圖上的荊州之地,說:“主上,想要奪回荊州之地,必殺關羽。此人骁勇善戰,恐成我軍心腹之患。”

孫權緊緊握住周瑜的手,哭訴道:“一切都聽大都督的。”

周瑜交代完身後之事,濕漉漉的眼眶望著屋頂,感歎道:“既生瑜何生亮啊……”

公元210年,年僅三十五歲的周瑜與世長辭。雖然人已逝,但他的話深深地刻在了孫權的腦海裏。關羽此人,必殺!

因此,這是孫權殺關羽的原因之一。

二、虎女犬子,奇恥大辱。

根據《三國志·關羽列傳》記載:“先是,權遣使爲子索羽女,羽辱罵其使,不許婚,權大怒。”

這裏講述的是孫權爲了奪回荊州之地,特地派諸葛瑾去荊州向關羽提親,希望關羽將女兒嫁給自己的兒子,從此兩家結爲秦晉之好,結果諸葛瑾被關羽痛罵一頓,趕了回去。

正史的記錄稍微書面化,其實《三國演義》中這段情節更加生動,說是關羽礙于諸葛亮的面子,親自設宴款待了諸葛瑾。奈何諸葛瑾三句兩句就把話題繞到了聯姻上。

關羽又不是蠢笨之人,他知道孫權聯姻的目的是爲了奪取荊州之地,心中鄙夷他用的這些卑鄙手段,當真是龌龊至極。

于是他直接出口羞辱道:“虎女嫣嫁犬子。”還毫不客氣地把諸葛瑾趕出了家門。

諸葛瑾回到東吳,把關羽的話一五一十地說給孫權聽。氣得孫權大罵關羽:“豎子!豎子!莽夫!”

孫權是東吳的掌舵人,如此威武蓋世的人,又怎麽能忍受關羽罵自己的兒子是“犬子”呢?如此奇恥大辱,他豈能不報?

再加上周瑜臨走之前,和他分析天下局勢,二人都認爲關羽此人留不得。爲了報辱子之仇,更是爲了東吳稱霸,孫權徹底下了決心要殺了關羽。

這是孫權殺關羽的原因之二。

三、敗走麥城,身首異處。

襄樊之戰,關羽大敗曹軍,以爲一切都勝券在握,誰曾想作爲盟友的孫權居然在背後捅刀子,他命呂蒙率軍包圍關羽大軍。

當時,關羽剛與曹魏大戰一場,將士都已然疲累不堪,所以面對突然襲擊的東吳大軍,他們自然毫無還手之力。

關羽于麥城突圍失敗,想要詐降東吳,結果被孫權識破,直接斬了關羽,並將他的首級送給了曹操,一代英雄就此隕落。

最終孫權還是完成了周瑜的遺願,斬殺關羽,血洗自己的恥辱。

四、結語

從宏觀的角度來看三國,其實三國就是權謀詭計和個人恩怨交織而成的産物。

各國之間的你爭我奪,陰謀詭計是爲權謀。然而權謀之下,人與人之間的恩怨情仇又或多或少影響國家大事,比如孫權聯姻關羽這件事,孫權的個人恩怨影響了他的決策,這就是個人的恩怨。

但是,無論是權謀詭計還是個人恩怨都影響不了“分久必合”的天下大勢,三國時期如此,而今亦如此。



0 阅读:944
评论列表
  • 2024-04-12 18:45

    演義?

  • 2024-04-08 06:39

    房陵上庸雞肋之地,根本就不值得浪費兵將攻打。關羽襄樊之戰前,6月份就可以將趙雲劉封派到荊州替回糜芳。宜都孟達的4千部曲可以將于禁的3萬俘虜分批押送江州,交給費觀,然後再返回宜都鎮守。給荊州減輕糧草壓力,爲關羽的數萬兵力留好退路。劉備遷都江州,隨時支援荊州。

  • 2024-04-27 10:41

    主要是劉備說的透徹,“蜀小國耳,名將唯羽”。孫權殺掉蜀漢唯一的名將,以爲劉備就不敢報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