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近山殺紅眼,日軍花2天收屍,陳赓感慨:王瘋子不是真的瘋

熱情的小狐狸 2024-04-28 21:12:35

本文內容均基于權威曆史資料整理撰寫,文末有文獻引用來源

1938年4月,在河北的一片偏僻村莊,長樂村的戰火照亮了黑暗的天際。此時,王近山副團長眼中紅光閃爍,手中的機槍仿佛不知疲倦地吐息著死亡的鉛雨。戰場上,士兵們跟隨著他的步伐,他們的腳步堅定而有力,每一步都踏在敵人的心髒上。而日軍,那曾在中國大地上肆無忌憚的鐵蹄,此刻卻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恐慌。

戰鬥持續了整整一夜,到了清晨,戰場上已是一片狼藉,日軍的屍體堆積如山。日方不得不調動近百輛汽車,花費了兩天時間,來回穿梭在泥濘的道路上,運送傷員和收集屍體。這是一場殘酷的屠殺,也是一次慘烈的勝利。在這勝利的背後,是無數中國戰士的血肉與犧牲,是他們對家園的無限忠誠與保衛。

兩路出擊的伏擊戰

1938年4月16日的夜晚,長樂村周圍的寂靜被突然打破,隨著日軍第117聯隊的步兵、炮兵、騎兵及辎重單位,總計3000余人在進行了一系列的燒殺搶掠之後開始了返程。他們的行動沉重而緩慢,隊伍漫長,似乎還沉浸在之前暴行帶來的滿足中。然而,他們未曾意識到,自己已經進入了八路軍的埋伏圈。

此時,夜幕低垂,視線受限,117聯隊的士兵們松懈下來,沒有察覺到四周潛藏的危機。當大部隊緩緩地經過長樂村時,陳赓團長已經在密切觀察他們的動向,他手中握著望遠鏡,通過微弱的月光觀察敵人的隊形和行進速度。

陳赓見時機已到,立即下達了進攻命令。槍聲作爲信號,瞬間劃破了夜空的甯靜。八路軍771團的士兵們迅速從藏身之地躍出,手中的槍械開始對准日軍發射。這突如其來的攻擊讓日軍措手不及,他們急忙轉變隊形,試圖組織反擊。

與此同時,772團在葉成煥和王近山的帶領下,也加入了戰鬥。他們從另一側對日軍發起了猛烈的沖擊。兩股兵力如同鉗形一般,將日軍夾擊在中間。子彈和炮彈在夜色中交織成一片燦爛而致命的光芒,硝煙迅速彌漫開來,掩蓋了星光和月光。

在交火中,771團和772團的士兵們表現出極高的戰鬥力和協調性。他們利用熟悉的地形優勢,從不同方向對日軍發起進攻,有效地削弱了日軍的戰鬥力。117聯隊的士兵雖然人數衆多,但在夜戰中顯得相當混亂,指揮體系在接連的沖擊下開始出現裂痕。

壯烈犧牲的英雄葉成煥

日軍士兵在初期的混亂中,難以形成有效的防禦或反擊。隨著戰鬥的延續,他們逐漸從混亂中恢複了秩序,並開始嘗試重組部隊。

戰鬥從夜晚持續到了次日中午,八路軍利用地形和夜色的優勢,不斷地對日軍施加壓力。117聯隊中的前列部隊,在長時間的混戰後,終于清晰地意識到了自身的危險處境,開始有序地進行反攻和調整。他們從後方調來了約1000名人馬,這批援軍急速趕往戰場最前線的戴家垴,希望能夠穩固防線並反擊。

然而,這批急匆匆趕來的援兵,剛一抵達戴家垴,就遭到了八路軍772團3營10連的埋伏。這支連隊已在戰前就布置好了陣地,他們悄無聲息地等待著敵人的到來。日軍一到達,便落入了八路軍精心設下的陷阱中。772團利用地形優勢和預先設置的機槍陣地,對日軍發起了猛烈的火力打擊。

戰鬥中,迫擊炮彈不斷地落在772團的陣地上,爆炸聲在狹小的空間內回響,塵土飛揚,前沿陣地被炸得幾乎無法辨認。盡管面臨激烈的反擊,772團的士兵們仍然堅守陣地,回以密集的火力。

在這片混亂和塵土中,團長葉成煥站在前線指揮戰鬥。他身穿戰鬥服,手持望遠鏡,不斷地調整戰術,確保每一輪火力都能精准地打擊敵人。然而,就在一次查看前線情況時,一顆流彈悄無聲息地穿過夜空,擊中了他的頭部。葉成煥倒在了戰場上,壯烈犧牲。這位團長的犧牲,對772團的士兵們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打擊,但他們並未因此退縮,而是以更加堅決的姿態繼續戰鬥,以此來紀念他的犧牲。

王近山的瘋狂沖鋒

在激烈的戰鬥中,副團長王近山率先沖在前線,手中的機槍不斷吐火,他帶領著772團的戰士們向日軍陣地發起了猛烈的沖鋒。王近山的沖鋒如同燃燒的火焰,帶動了周圍戰士的士氣,他們手持刺刀和步槍,緊隨其後,一波波如同海浪般向日軍壓去。

日軍陣地被突如其來的沖鋒打亂了部署,他們原本正在重新組織隊形,試圖穩固陣腳,但八路軍的攻勢太過迅猛,尤其是王近山那幾乎自殺式的勇猛沖鋒,讓他們措手不及。日軍士兵試圖用機槍和步槍回擊,但在持續的火力壓制和近距離的肉搏戰中,他們逐漸喪失了有利的位置。

八路軍戰士們趁勢沖入了日軍的陣地,雙方在狹窄的空間內展開了激烈的白刃戰。刀刃與刀刃碰撞,刺刀與步槍相接,每個八路軍戰士都充分展示了他們的格鬥技巧和勇敢。戰鬥在每一個掩體,每一片樹林,甚至每一個戰壕中都在進行。血與火的氣息彌漫在戰場上,每一分每一秒都充滿了生與死的考驗。

在一處被炸開的掩體旁,王近山手持機槍,不斷調整射擊角度,爲戰士們壓制敵軍火力點。他身邊的戰士們則利用這個機會,快速向前推進,用手榴彈和燃燒瓶對敵陣地進行清理。炮火和爆炸聲在戰場上此起彼伏,硝煙中的景象如同地獄一般。

此時,日軍指揮官意識到陣地已難以堅守,開始組織部隊撤退。他們試圖通過無線電聯系後方增援,同時用迫擊炮和機槍封鎖八路軍的進攻路線。然而,八路軍戰士們的攻勢並未因此而減弱,反而更加激烈地推進,每占領一個陣地,都能顯著削弱日軍的戰鬥力。

隨著戰鬥的延續,日軍的防線不斷後退,增援部隊的指揮官試圖通過調動剩余的兵力進行反擊,但八路軍的戰術靈活性和地形的充分利用讓這一切努力都顯得徒勞。八路軍的戰士們在高昂的戰鬥意志驅使下,連續發起沖鋒,逐步侵占了日軍的多個防禦點。

從夜晚到次日中午,戰鬥幾乎沒有停歇。夜戰給日軍帶來了視線和指揮的困難,而光線逐漸變亮後,八路軍的戰士們利用夜間積累的優勢,開始清理殘余的敵人。日軍的防禦線在持續的打擊下崩潰,士氣也大爲低落。

在戰鬥即將結束時,八路軍進行了最後的清掃。他們精確地攻擊了日軍的最後陣地,使用手榴彈和沖鋒槍清除敵人的最後抵抗。日軍的增援部隊由于重大損失,組織力大大削弱,無法繼續有效抵抗。而八路軍則幾乎完整地控制了戴家垴地區,成功地瓦解了日軍的戰鬥序列,捕獲了大量武器和裝備,爲整個戰鬥畫上了勝利的句號。

這場戰鬥導致日軍巨大的人員傷亡。超過2200名日軍士兵在激烈的交火中喪生,傷員更是數不勝數。八路軍不僅成功擊潰了日軍的防禦,還繳獲了大量武器裝備,包括上百支步槍和百匹戰馬,這些戰利品爲後續的戰鬥提供了寶貴的物資支持。

戰後,日軍的傷亡程度之重導致他們不得不動用近百輛汽車來運輸傷兵和屍體。這些汽車來回往返于最近的醫療點和後方基地,整整持續了兩天。車隊中滿載著重傷的士兵和遺體,每一次往返都是對日軍指揮官和士兵士氣的一次沉重打擊。

陳赓的總結與頌揚

戰鬥結束後,陳赓將部隊集結起來,對這次戰鬥進行了詳細的總結與評價。他特別強調了葉成煥和王近山兩位指揮官在戰鬥中表現出的非凡勇氣和戰術智慧,以及普通戰士們展示出的頑強抗戰精神。

陳赓在總結中指出,正是因爲有了葉成煥和王近山這樣敢于奮戰的猛將,以及全體戰士的無畏犧牲精神,八路軍才能在與日軍的多次交鋒中取得勝利。他詳細回顧了戰鬥中的幾個關鍵時刻,比如葉成煥在前線帶頭沖鋒,不幸犧牲的英勇瞬間,以及王近山在失去戰友後毫不猶豫地接過指揮棒,以一種幾乎瘋狂的勇氣帶領部隊沖鋒,重創敵軍。

陳赓強調,王近山在戰鬥中展現的所謂“瘋狂”,實際上是一種必要的戰鬥激情。這種激情並非盲目的沖動,而是一種深思熟慮後的果敢行動,是在絕境中爲了保衛家園、驅逐侵略者而展現的極端勇氣和決心。這種激情在戰場上化作了每一名戰士不畏強敵、勇往直前的動力。

在總結會上,陳赓也詳細分析了整個戰鬥的布局和戰術應用,贊揚了戰士們如何有效地執行命令,以及各級指揮官如何精確地協調各個小隊和分隊的動作。他特別提到了如何通過地形和夜色的優勢,成功伏擊日軍,大大削弱了敵人的戰鬥力。

來自 山西省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山西廣播電視台編. 紅色風華 講給青少年的山西故事[M]. 2022

1 阅读:315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