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頂清明檔票房冠軍,宮崎駿屬于夏天和年輕人|新京報快評

新京報評論5 2024-04-08 03:40:51
宮崎駿的電影是屬于夏天的,而年輕人的氣質也與初夏的活躍與萌動緊密相連。

▲《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電影海報。

文 | 韓浩月

清明檔期結束,宮崎駿新作《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成爲這個檔期票房冠軍,並刷新中國影史同檔期新片票房紀錄。此外,該片還刷新日本動畫單日票房紀錄、清明檔單日票房紀錄等。

《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的成績,得益于假期,也受益于第96屆奧斯卡最佳動畫長片獎的名頭,但歸根結底,影片最大的號召力來自于宮崎駿。

雖然2013年宣布隱退,但有關宮崎駿的消息一直以各種形式出現在觀衆視野裏,包括但不限于:複出傳聞,舊片新映,公共言說等。

在不同時間段,創作出《千與千尋》《天空之城》《龍貓》《哈爾的移動城堡》等動畫片的宮崎駿,影響了幾代年輕觀衆。而在觀衆代際更叠過程中,宮崎駿電影也已經成爲家長推薦給孩子觀看的免檢品。

這一切,全因宮崎駿作品有著唯美的畫面、動聽的音樂,即便一些情節含有陰冷、驚悚的元素,也被認爲這是觀影體驗中不可或缺的“危險”與“警醒”構成,並不會對宮崎駿作品的美學整體造成破壞。

事實上,宮崎駿的電影的魅力,就在于恰到好處地結合了成人與孩童對動畫的不同需求。當孩子被動畫鮮豔的視覺和跳躍的節奏感所吸引的時候,成年人或正通過影片對時代與曆史進行深沉的聯想與思考。

宮崎駿電影風格的形成,與日本文化密切相連。暧昧與灰色的表達,提供了一個可供觀衆自身探索的空間。宮崎駿通過作品提供“鏡子”,觀衆從中找尋自己,在這種互動形式中,雙方各取所需。

作爲一部標准的宮崎駿作品,《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就同時提供了單純與複雜兩個截然不同的觀感體系。

一個失去母親的少年,住進了一座湖邊的城堡,會說話的蒼鹭引他進入一個找回母親的異質世界。在這個過程中,少年與新媽媽夏子和會操縱火焰的少女火美逐漸建立了感情……

這個帶有強烈自傳性質的故事,可以單純歸納爲一個心靈受傷少年,通過奇思異想來愈合傷口。而在複雜的一面,影片則被各種隱喻充滿,綠毛鹦鹉、凶殘的鹈鹕、外星隕石,都容易被解讀爲戰爭角色的倒影。

在對自己人生的回顧、對日本民族曆史的反思、對過去與未來的比對當中,宮崎駿用他獨特的方式給出了答案,留出了各種各樣的解讀入口。

▲《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電影劇照。

對于宮崎駿新作,以及他過去的重要作品,看不看得懂,一直都不是最重要的。含蓄是動畫片的特權,唯有如此,創作者才會躲在色塊與線條的背後,爲那些角色灌入飽滿的情感。

看宮崎駿電影,思考往往産生于觀影結束許久之後,而在觀看過程中,是會被非常直觀的表達所吸引。

具體到《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這部電影上,爽心悅目的草地叢林,開闊清朗的大地星空,無辜可愛的“哇啦哇啦”,或有觀衆覺得這是宮崎駿在重複他的動畫特點,但正是這樣的表達形式,成爲了他創作的最佳“容器”。

《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適合在初夏時節觀看,宮崎駿的電影是屬于夏天的,而年輕人的氣質也與初夏的活躍與萌動緊密相連。

《千與千尋》裏夏風中疾馳的列車,《龍貓》裏的月光森林、蟬鳴陣陣,《哈爾的移動城堡》裏的藍天白雲,《起風了》裏的白傘綠地與飛機,《天空之城》裏整個飛行島嶼就像一棵郁郁蔥蔥的大樹……

在不少影迷那裏,想到天空或者夏天,腦海裏就會經常浮現宮崎駿的電影畫面或配樂。這樣的時刻,關于影片的其他都已消失變遠,只剩下明信片一樣的純淨。

在移動互聯網和碎片化生存的裹挾下,對不少年輕人而言,宮崎駿的電影卻是可以連成片的孤島。

在宮崎駿的電影中,他們既可以找到屬于自己的私密空間,也可以在這片島上鏈接他人。消費和討論宮崎駿電影,有助于他們迅速找到和自己氣味相投的人。

宮崎駿作品所提供的疼痛感,是隱藏式的,也是熨帖人心的,這也符合新一代觀衆的情感處理模式。雖然,創作者的初衷與觀衆的理解方向並不會一致,但那些有關少年的敏感、迷失、茫然,卻出奇地相似。

83歲的宮崎駿還能夠以如此接近年輕人的心態來創作,這意味著他不僅打破了年齡界限,也穿越了文化障礙與世事變遷——宮崎駿和他的觀衆,共同建立了一個青春不老的影像世界。

撰稿 / 韓浩月(作家)

編輯 / 馬小龍

校對 / 趙琳

新京報評論,歡迎讀者朋友投稿。投稿郵箱:xjbpl2009@sina.com 評論選題須是機構媒體當天報道的新聞。來稿將擇優發表,有稿酬。 投稿請在郵件主題欄寫明文章標題,並在文末按照我們的發稿規範,附上作者署名、身份職業、身份證號碼、電話號碼以及銀行賬戶(包括戶名、開戶行支行名稱)等信息,如用筆名,則需要備注真實姓名,以便發表後支付稿酬。
0 阅读: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