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愛又恨的房地産分析

邏輯決定未來 2024-05-12 06:49:53

自從商品房問世後,調控就成了老百姓茶前飯後的話題,不僅老百姓對房地産又愛又恨,領導也對此左右爲難。

有的人說是財政離不開房地産,稱爲土地財政;有的人說房地産是支柱産業,解決各行各業的就業問題;有的說房地産是對老百姓最大的剝削;還有的說房地産透支了未來,賺斷子絕孫的錢。按照這個思路批下去,都能獲得共鳴。

從沒有人通過特色制度和邏輯分析房地産爲什麽變成這樣。今天,就從這兩個方面深入解析其房地産的使命和無奈。

從特色層面講,必須維護和保證老百姓的存款安全,教科書也說了資本主義國家會周期性發生經濟危機和金融危機,剝奪老百姓的血汗錢。而我們的優越性就是不會發生經濟危機和金融危機。說白了就是資本主義國家的銀行會破産,老百姓的存款會受損,而我們不會。

從底層邏輯講,改革開放後,走出去引進來,特色的自由市經濟讓我們經濟日趨繁榮,特別是出口型經濟,讓我們央行的基礎貨幣發行錨定了外彙,就是有多少順差,發行多少人民幣。以每年2千億美元順差計,央行每年將新發行1.5萬億人民幣的基礎貨幣,貨幣增加,但貨物卻去了國外,這些基礎貨幣在存款准備金率制度下,會以7倍左右的乘數變成M2,錢大幅增加,但消費力並未提升多少,生産的商品去了國外,這麽多錢勢必要在國內找到等價物(就是價值錨,有的人稱爲貨幣蓄水池),用這些東西讓人們賺的錢(就是賺的外彙強行交給央行,由央行按彙率印人民幣給到企業)錨定起來,這些錢存銀行後,需要一種可作抵押物的商品貸出去,衆觀我們的股市和不動産標的,你會發現,股市規模太小,人爲幹撓太大,無力承擔主要抵押物,不動産中,高速路、地鐵、高鐵、機場、醫院、學校等屬于國有,銀行無權拍賣,也就無法承擔抵押物,于是商品房自然就承擔了這個屬性,況且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寒士皆歡顔是幾千年的夢想。有了這個後,外貿爲我們賺取大量外彙作爲抵禦美元潮汐收割的利器,確保彙率穩定,挂鈎外彙發行的人民幣又通過商品房這個抵押物把存款變爲貸款又變爲存款循環起來。于是在房地産的牽引下,各行各業繁榮發展,不僅解決了農民過剩的問題,也解決了財政問題,還解決了興建基建錢的問題。

于是,我們的城市和農村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經過幾十年的建設,終究會迎來過剩時刻,于是泡沫論産生了。

錢通過房子作抵押貸款出來增加了貨幣總量,同時也增加了貸款總量,從錢、債、物(抵押物)間的關系上分析,你會發現錢和債就猶如天平的兩端是平衡的,抵押物就是這個支架,如果房價有泡沫,說明錢和債就有泡沫,如果要降房價就必須降M2和貸款余額,但存款安全是金融底線,所以破産清算法落不了地,通過調控的控制房價會引發恐慌,如果覺得持有房子不僅價格要降,而且還要支付高昂的利息,市場就會形成逃跑效應,那資不抵債引發的債務糾紛就會暴發,形成債和錢增加抵押物價格降後的各種問題,明明M2不少,大家都看不到錢了,因債務問題導致錢不流通了。通過債務展期和其他方式化解短期債務到期問題,根本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因爲抵押物不值錢就沒人貸款投資,而貸款的都是借新還舊續命的,這個是無解之題。想要解決房價泡沫問題,就要解決債和錢的泡沫問題,而錢是底線,那麽就必須讓市場看到抵押物才是支撐錢的價值的東西,簡單說,抵押物保值屬性,如果抵押物不保值,而在紙上印上錢的圖案比資産還保值,那麽誰還敢花錢?誰還敢貸款投資?

所以,想要化解這個難題很難,如果實行破産清算法,老百姓大量存款將受損,但長期來說,有一個逼出效應,就是改變存款的這個習慣,因爲存款越多債務就越多,貨幣有效使用率就低,貨幣成本也更大,還能由市場自行化解泡沫,這個目前不可能做,影響太大了。如果通過降低存款利率方式逼出存款消費,但收入端沒有保證,很難。如果繼續推動抵押物上漲,那必將在通脹路上狂奔,存款將隱性受損。

0 阅读:94
评论列表
  • 2024-05-12 23:53

    萬科,中國最大的房地産開發商,即將拉開爆漲序幕!

  • 2024-06-10 19:50

    現在買二手房別不好意思,對半砍價准沒錯!因爲好多二手房都是幾年前的標價,你不好意思就只有上當吃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