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戰役人民支前的曆史功勳11如何計算糧彈的運輸費用?

大肥肥文史說 2024-05-03 06:39:06

組織運輸

各級黨政支前機構積極組織運力,編制運輸標准,制定運輸辦法,建立各種性 質的運輸隊伍,和部隊後勤部門一起設立糧站、兵站、轉運站、油鹽供應站、彈藥庫、 被服庫、民站,組成十余條運輸幹線。隨著戰場的轉移,運輸幹線不斷延長和增加,逐步形成完整的支前運輸網,有效保障了前方的供應。

小車隊、挑子隊、馬車隊等運輸隊的組成

動員起來的民工按照工具不同組成小車大隊、挑子大隊、馬車大隊等運輸隊 伍。

小車大隊每大隊500輛小車,分兩個中隊,每中隊250輛小車;每中隊轄5個 分隊,每分隊轄50輛小車;每分隊轄5個小隊,每小隊轄10輛小車,每輛小車2人。

挑子大隊每大隊轄1000副挑子,分爲兩個中隊,每中隊轄500副挑子;每中隊轄 4個分隊,每分隊轄125副挑子;每分隊轄5個小隊,每小隊轄25副挑子,每小 隊分5個班,每班5副挑子,每副挑子民工一人。

馬車大隊每大隊轄馬車250輛, 分爲5個分隊,每分隊轄50輛馬車;每分隊5個小隊,每小隊轄10輛馬車,分爲2個班,每輛馬車民工2人,牲畜2頭。

膠東區運輸組織形式

組織群衆運輸力量:

1.各接力站須組織駐地周圍群衆運輸力量,經常包運,及時完成運輸任務,根據具體情況將各種不同運輸工具,在群衆自願原則下,分別組織運輸大隊或合作社等形式,以統一掌握運輸力量,必要時大隊或合作社可設一定之會計、聯絡 員、營業員等專職幹部(幹部由群衆自己民主選舉),所需用費,可由運費提成,或運費內分紅解決之。

2.如有特殊重大緊急任務,各接力站力所不及者可行署指示各級政府,以行政力量配合實行征調,但仍給以雇傭待遇。

運輸費計算標准:

1.運費之計算標准,按運輸任務分爲單程、雙程,貨物之體積性質形狀分爲 重、中、浮三種等不同情況,作一般分別規定:

(1)重載:凡可裝滿車輛之載重量 者均屬重載(如糧食、鹽、五金材料等)。

(2)中載:凡體積重大而影響車輛之載 重量者均屬中載(如布匹、紙張、機器、油類、木材等)。

(3)浮載:凡體積大而輕,顯著減低車輛之載重量者均屬浮載(如棉花、粉絲、西藥、家具等)以上三種裝載,單程或雙程每百裏百斤運費統由運輸公司根據現在運費具體規定之。各地確定運費須根據當地情況與運輸公司商定。

2.包運隊如因雨雪而阻隔,或因等待任務及集合從原路起趕快至裝貨地點, 超過一天以上時間者,由使用部門按每人每日補助粗糧3斤,每頭騾子補助馬料6 斤、馬草12斤,每頭驢補助料3斤、草10斤,每頭牛料4斤、草14斤,若不予補助,運輸人員獲利不多,甚至無利可圖,即將影響運輸。

部隊和地方彈藥運輸的任務分配

一切彈藥物資由中原、華東軍區後勤部門組織民力從第三線運到距戰地五六 公裏的第二線屯集點;由各野戰軍後勤部門、支前機關組織二線轉運民工,從第二 線屯集點運到距戰地10至15公裏的第一線屯集點和前方補給站;再由各縱隊組織 隨軍常備民工接運到部隊。這樣在收、發、管、運各個環節,環環緊扣,既節省了民力,又滿足了戰役的需要。

煙台市政府以工代赈組織運輸

煙[台]市民主政府以工代赈組織運輸的辦法,使該市工人生 活問題得到初步解決。煙市秩序恢複後,在工會直接領導下,各區即著手組織運 輸隊,赴陵縣運輸工商局調劑的糧食。規定工資爲每斤每裏地北幣6角。

截至上 月底,全市共組織地板車1038輛,約1500余工人,共運糧食57.4萬斤,平均每 輛車最低賺工資一萬五六千元,合苞米30斤。在開始組織時,工人都踴躍參加。

海防營區首批組織了400余輛地板車,南鴻街在一天內組織了37輛,在組織方式上,采取有車者與有勞動力者互助合夥的方式,以補救目前因蔣匪抓丁與破壞後 所造成人力物力的困難。

開始運輸時海防營區工人每人由工商局預發工資3000元, 解決了工人中無力自帶幹糧的困難。工人在此幫助下,情緒均很高,每輛車一般 載重量爲400斤左右,最多能有拉700斤者。

此次運輸時,適遇天雨,工人窦寶 山說:“這是公家的糧,也是我們自己的糧,應該好好保護。”現全市工人正在繼續運糧,並將進行棉花的運輸。

豫皖蘇三分區總結米面供應的經驗

1.加強組織機構。組織上除大量充實得力幹部建立糧站外,必須以縣爲單位 組織統一的垂直的支前系統, 一直到前方司令部。同時區鄉必須派遣幹部跟著縣, 縣也必須派遣幹部跟著分區,由分區統盤籌劃,統一支配,由縣直接管理所屬糧 站。這樣一方面可以互相了解情況,另又可以減村交鄉,鄉交區,區交縣, 一級一級的交代贻誤時間。

2.實行標准口袋制。每袋裝足50斤,口袋必須用雙線縫結實,由區或鄉負 責裝袋,由縣或區派可靠幹部監督,避免摻假,寫清數目,蓋上公章。在裝面 時不裝太滿,適當組織力量,裝與縫分工清楚。這樣既節省一級一級過秤的時 間和繁亂,又可避免落後農民摻假和押運中壞分子搗鬼,蓋上公章少了秤也便追究。

3.要准確計算運輸力。路途的好壞、牲口的強弱、天時的晴雨及其他可能發 生的變化,都要計算准確,然後才能正確掌握時間,組織足夠力量,有計劃輪流運送,不致贻誤供給或浪費。

4.按情況變化,要充分組織各種運輸力量。 一套老的辦法,有時要受情況的變 化而限制。例如淮海戰役中永城以西各縣,供應前方米面的運輸力量,初則以大車 爲主,後因大雪阻途,又組織小車與拖車,最後又組織成千上萬人扛,由于他們能 按照情況,隨時組織各種運輸力量,終于保證了前方的供應。

爲提高運輸效力應 實行接力轉運(以30裏爲合適),有准備的實行包運制,明確任務(群衆要摸底), 周密布置轉運線上的民工食宿站以及草糧站,不論車運與人扛,每個轉運單位不宜過分龐大,便于管理掌握,主要是有秩序分班輪流轉運,充分掌握時間。

5.糧站統一供給與就地籌劃二者不可偏廢。由于戰局發展很快, 一天幾變, 糧站的建立不能隨戰局的發展,又因有時運送上發生了阻礙(如天雨、車等),不 能及時供應上去,所以就地籌劃還是必要的,不過比較紊亂。

例如:淮海戰役開始 時,我軍進入新恢複區蕭宿地區,當時後方糧站就供應不上,領導上決心就地籌 劃後,也就解決了供給。大雪時顧慮後方糧站供給不足,戰地各縣大部分地區也采取就地籌劃救急辦法,特別是草料供給問題也得到解決。

6.支前機關應與野供統一組織,密切合作。由野供派能力強的幹部分駐各中 心糧站。統一分配,各縣也要主動的與野供負責幹部取得聯系或接談(由縣以上 的戰勤機關負責)。了解供給需要數目,然後按照具體情況支撥,否則軍隊供給幹 部到區鄉或各種糧站時,每每超過他們需要的數目,不但增加區鄉困難,造成紊亂,增加浪費,結果又贻誤其他兄弟部隊的供給。

7.統一度量衡。這次支前發現秤不統一,以致公家蝕耗過大。部隊地方均鑽空子,賬目也很難估算。不僅供給標准折合標准統一並名告地方,以免多受損失。

小車運輸運費

1.提成數百裏百斤按13%。

2.每輛載重250斤,每車2人。

3.帶工幹雜占20%。

4.載重車每日行50裏,空車行60裏。

5.裝糧及卸糧各需一天時間,往返一次共需五天半。

船運運輸運費

船運提成標准:在總的精神上是一面動員船民支援戰爭(其運費標准低于 商運),一面使其有利可圖。具體規定爲:

順流載重3000斤以下者,每百裏百 斤按4%提成。

載重3000斤以上、萬斤以下者,其中3000斤按百裏百斤4%提 成,余按百裏百斤3%提成。

載重萬斤以上者,其中3000斤按百裏百斤4%提成, 7000斤按百裏百斤3%提成,余按百裏百斤2%提成。

逆流均按百裏百斤5%提成。

因風雨阻隔每人每日獎給秋糧3斤。這樣既完成了運糧,又組織教育了船民。

汽車運輸運費

由于汽車的汽油與機器消耗較大,汽車運費高于一切運費的水平。

按當時當 地物價規定,每斤每裏北幣1元零8分,折成糧食計算,百裏百斤提成爲17.86%。 較火車運費(百裏百斤2. 1%)高出15.76%,較船運運費(百裏百斤3%)高出 14.86%。較小車運費(百裏百斤13%)高出4.86%。

從運費上說,汽車運糧是最不 經濟的一種運輸工具。但從前方急需用糧的情況來說,是保證了緊急情況下部隊的糧食供應,除此情況,汽車運輸是浪費過大。

火車運輸運費

1.每噸每公裏運費北幣720元。

2.裝卸車出入倉每噸小米7.25斤,折原糧10斤6兩。

3.當時小米市價每斤北幣1300元,折原糧每斤北幣908元。

4.每時行25公裏。

5.每箱一個押車人員。

6.每列車需3個工人,2個守車人員。

糧站工作

糧站:在糧食的供應過程中,除運糧工作外,第二個重要環節就是糧站工作。 在不斷地適應戰爭形勢及不斷地吸取經驗過程中,由1947年時簡單化的組織形式 而發展到隨軍糧站、屯糧站、轉運糧站、糧站管理處、糧食儲運處等5種組織形式。

但就糧站的性質而言,基本上分爲兩種:

一種是隨軍糧站, 一種是轉運糧站。隨軍 糧站是根據部隊的供給單位而設,隨部隊行動的半軍事性的糧站。轉運糧站是根據運糧要求和存糧要求而設的一種收發保管的半地方糧庫性質的糧站。

隨軍糧站:統一接收地方及後方運來的糧食,再統一供給部隊,及密切與調劑 部隊與地方的供應關系。通常隨軍糧站以地方爲主,隨軍達到某一地區時,即吸 收當地政府幹部參加,以便在部隊行動時,將剩余糧食隨時交給地方,保持隨軍 的機動性。隨軍糧站還掌握著一部分常備民力,縱隊的隨軍糧站掌握500輛常備小車作爲從二線糧站向隨軍糧站運糧的機動力量。

轉運糧站:凡是介于後方存糧基點(即地方倉庫)與前方隨軍糧站之間的所 有一切糧站,就其性質上說統稱爲轉運糧站。轉運糧站是整個糧食供應系統中最 主要的構成部分。轉運糧站以糧站所在地區的政府爲主,支前幹部進行協助, 一 切收發手續及保管等,均由地方負責。轉運糧站分爲3種,

一種是戰前,當戰爭發展及前方具體用糧地點尚未確定而又運輸線很長,必須實行接力運輸所設的轉運糧站。

第二種是爲轉換運糧工 具而設立的糧站,如淮海戰役中, 魯中南一分區向前方運糧就須在 泰安、兖州、濟甯、韓莊、徐州 各轉換運糧工具的地方設站。

第 三種是大規模屯糧性質的糧站, 如淮海戰役時,在徐州進行大規 模的屯糧,以作向西、向南機動而設立了糧站管理處。其性質是統一領導若幹糧站,統一接收津浦、隴海的運糧。 一面屯糧, 一面隨時外運和直接供給。

華中糧食轉運總站

某莊前後,滿眼都是公路上來來往往的小車、牛車,到處都是嘈雜的車聲。 運輸民工和工作人員在緊張的卸、裝,日夜不息,四周民房都擠滿了住宿或借鍋 煮飯的人,在稍大的房子裏都有上萬斤米的大囤子,折子一直卷過去,看見很快囤滿,也看見很快卸光。

這裏是華中支前司令部糧食轉運總站的一幅忙碌情景。

糧食轉運總站負責華中五、六專區,江淮三專區運來的糧食和負責調動有 組織的運輸民工。目前接受六專區運來的糧,平均每天約×十萬斤,最多的一 天到×十萬斤,並要組織運輸力向淮海前線轉運。

這樣大的任務,在開始時只 有20多個鄉村幹部和少數民工負責。他們在淮海戰役開始大軍南下時,奉令緊 急召集由後勤司令部分配到這裏建立糧食轉運總站,他們簡直沒有想到要接受 這樣大的任務。

20多個鄉村幹部,大都是新參加工作不久的,多半不識字,不 會記賬掌秤。這裏又是新區,鄉村政權都是舊的,而且不健全。但是一切困難 逐漸克服了,他們配合地方才建立的政權,吸收當地教師、學生、商人,能記 賬掌秤的來幫助工作。

在新區群衆幫助下,借到20多杆大秤,2000余張折子, 就用這些力量,接收從後方運來的驚人數量的糧食,並向前方轉運。現在已有 160多人工作,爲了工作需要還准備擴大一倍,建立60個工作小組,接受更大的轉運任務。

這個總站設有4個分站,每個分站設有10個工作小組,每個小組掌有一杆秤, 進行過秤裝卸。另總站設交接科,照顧各站接收量,分配各運輸隊到各站裝卸過 秤。在這新的工作過程中,開始摸索了一些有組織進行工作提高工作效率的辦法。

新區人民雪中扛面 ▲山東楊屯村支前大車

汶上縣康驿小車隊的支前小推車

毛驢隊馱運糧食

如一開始裝卸亂哄哄的,民工爭著卸,後來,他們按照送糧到達的先後順序一隊隊與一袋袋的排隊裝卸,做到了有秩序的裝卸,比原來快多了。

開始過秤時容易 爭論不休,以後由各運輸隊推出人來共同掌秤,避免很多因爭先浪費的時間。糧 食過秤采取到囤房前卸,用固定的扁擔上秤,或把口袋並起來一起秤,或采取運 過秤的運走的互相自動交換辦法,節省不少人力和過秤時間。

工作小組同志分工, 有接洽照應的,記賬的,掌秤的,上囤的,分工嚴密後,有極少數送糧的舞弊行爲, 也都被及時發現解決減少了損失。過去一條秤用兩個民工擡,往往肩頭一扛,秤 錘一落就差幾斤,後來改用吊秤。新區借來的秤大小不一,有的秤呆,相差幾斤都看不出,民工反映很多,他們都及時核驗解決。

因爲總站和各分站的工作人員大部分是新的,甚至是“幫忙幫忙”的,政治水平低,上個名字都怕說:“俺是臨時的,不上名。”

同時工作中也帶來了一些舊 的作風,如稱秤總要高一些,或把秤錘拉低一些,立即決定數字,這樣容易和民 工吵嘴,接收反而慢了。

有的甚至民工多說一句話,掌秤的工作同志把秤一丟就 走了,經過領導上不斷教育,反複說明淮海戰役的重要意義,支前工作的重要性, 如果我們在糧食轉運上耽誤時間,直接影響到支前工作。

爲了做好工作,提高工 作效率,有時各分站負責人親自去掌秤做出樣子,有時工作人員忙得飯也撈不到 吃,覺也撈不到睡,領導上常拿民工的吃苦耐勞,不怕艱難的精神教育大家。在 工作上多加鼓勵、生活上如黃煙、夜餐等多加照顧。許多新參加工作的同志都爲幹 部的這種工作精神而感動。

爲了淮海戰役的勝利,各站都是日以繼夜的工作,湧 現出不少積極分子,有的擔任小組長。後來每杆秤,每個工作小組,每天可稱3 萬斤左右。有些工作小組,突擊工作每天可稱5萬斤,最高記錄達7萬斤。

有很 多從老區來的鄉村幹部,刻苦工作,不分白天黑夜地工作,雖然天氣已轉寒冷, 棉衣棉被還沒有,但仍熬冷工作,二分站三小組組長劉長宜,身患疥瘡很重,又 不識字,但堅持掌秤,秉公辦事,並且不斷教育工作人員,這個小組在他的帶動下工作效率很高,任務完成得很好。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