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裏聚焦,菜鳥回撤:一場深思熟慮的多贏之舉

科技新知 2024-03-31 20:42:36

在投資市場的語境中,人們往往以上市速度、估值高低或者市值大小作爲衡量一家企業成功與否的標准。但是在經營者的視角,合適的時機做恰當的事,獲得更持續的成長速度和市場規模,才是一家企業做決定的核心。

阿裏巴巴3月26日發布公告,決定撤回菜鳥在港交所的上市申請,並提議以現金購買菜鳥少數股東的全部股權和員工所有已歸屬的股權。

阿裏在資本市場連續經曆多場分拆和IPO風波後,這一消息也成爲市場關注焦點。一時間各方熱議不斷。有人表示一邊減持B站、小鵬汽車股份回籠資金;另一邊撤回上市,大手筆回購菜鳥股權,一收一放之間直呼看不懂。

不過從業務經營視角來看,一收一放之間恰恰是阿裏更聚焦的戰略定力。在當晚的電話會議中,阿裏巴巴集團董事會主席蔡崇信的表態更是進一步明確了阿裏對于核心業務的耐心和信心。

蔡崇信表示,菜鳥撤回IPO,並沒有受到監管的任何影響,而是基于兩個重要的因素:一是戰略考慮,二是有關菜鳥IPO程序所處的階段。

從戰略上來看,當下阿裏集團的核心任務是要在電商領域獲勝,爲此需要恢複市場份額,推動業務增長。蔡崇信強調,菜鳥作爲阿裏國內及國際電商業務中的關鍵物流服務提供商,其運營與集團電商業務之間的深度融合至關重要。

因此集團決定讓菜鳥管理層不再爲上市的事情分心,專注于與阿裏國內國際電商業務的戰略協同,以及對其全球網絡進行長期戰略拓展。這一戰略決策,既是阿裏圍繞電商核心業務進行調整的信心,也是長期投資的耐心。

從上市價值來說,蔡崇信指出,目前IPO市場所處的低迷階段以及市場流動性的缺乏,強行推動IPO並無實際意義。因此,決定在當前市場環境下,暫緩通過資本市場交易的方式釋放價值給股東。

這也意味著,無論是從長遠戰略視角展現的耐心和信心,還是依據市場變化下做出順勢而爲的調整,菜鳥撤回IPO都是一場在戰略聚焦下追求多方共贏的深思熟慮。

戰略定力下的阿裏聚焦

在管理學中,戰略定力是指在長期複雜形勢下,善于把握事物發展的本質規律和基本趨勢,克服短期困難、抵禦各種誘惑,瞄准長期目標和主要矛盾,持續沉著行動的主觀能力。不過在實際的決策場景中,任何一家企業都無法擺脫行業周期變化的影響。

對企業來說,想要實現和周期的價值共舞,首要經營任務就是凝聚經營焦點,找出未來方向。作爲一種集中資源突破的方法論,戰略聚焦往往是企業戰略定力的核心表現,需要聚焦于一個戰略切口進行飽和投入。

對于外界的議論紛纭,倒是一點沒有束縛阿裏的決斷。取舍之間的果決,來自阿裏擁有的穩定戰略定力內核。

不僅是在集團的資本動作方面,更早一些時候,在組織變化,人員調整之間,均不斷聚焦電商這一核心戰略。加減之中,阿裏也正在圍繞電商業務梳理出更聚焦、清晰的戰略主線。

2023年中期,馬雲在阿裏內部會上就曾提出集團未來三個方向,爲“回歸淘寶、回歸用戶、回歸互聯網”。隨後,吳泳銘宣布確立“用戶爲先、AI驅動”兩大戰略重心,並稱將圍繞這兩大重心進行業務梳理,重塑業務戰略優先級,同時進行管理團隊年輕化改革。

其中,分別代表用戶和AI的電商以及雲被認定爲阿裏內部最核心的業務,未來急需加大投入。

在2月份的阿裏集團財報電話會上,對于2024年,管理層依然表示:“鑒于現在用戶跨平台消費的競爭形勢,回歸用戶是我們的戰略核心,我們將在用戶核心體驗上加大投資,提高客戶的購物體驗。”

作爲在阿裏電商物流服務環節扮演重要角色的菜鳥,在過去一年的戰略聚焦下,圍繞用戶體驗,也先後在國內和海外市場開啓“卷”服務的物流競爭。

在國內電商市場方面,菜鳥聯合天貓超市在全球20個城市,全面上線半日達服務,相比行業通行的“211”模式提升近4個小時,進一步探索中國物流時效的天花板。時效之外,更多的物流服務也在全面升級重塑。

去年6月,菜鳥正式推出自營快遞菜鳥速遞,在全國近三百城提供晚到、破損必賠,不上門必賠,在途攔截和在途更改目的地等五個100%承諾。

不僅在國內市場全面圍繞“用戶體驗”持續投入,在海外市場同樣對外輸出中國式的服務體系。菜鳥聯合速賣通上線“全球5日達”國際快線産品,如近已落地歐美、中東10多個國家。

在阿裏全面聚焦電商業務,進行飽和式投入的時刻,撤回菜鳥IPO,顯然是深思熟慮下的上乘之選。站在集團層面而言,和菜鳥的深度協同,可以更自主地進一步提升差異化用戶體驗。對菜鳥來說,也可以更充分利用集團資源,成長爲全球性物流企業,爲集團和自身帶來更大發展空間和價值回報。

加滿油再創業

撤回菜鳥IPO,從集團層面看是阿裏聚焦戰略更近一步落地的利好,在員工和投資者的個人層面,阿裏大手筆回購股權則是增加個人財務流動性的第二重利好。

在撤回菜鳥IPO公告發布的同時,阿裏巴巴也計劃向菜鳥少數股東(包括員工)發出要約,以每股0.62美元的價格,將其持有的所有菜鳥已發行股份向阿裏巴巴集團出售,總對價最高可達37.5億美元(約270.69億元人民幣)。

阿裏指出,此次向菜鳥的少數股東(包括員工)發出要約,回購所有菜鳥已發行股份,也是爲從菜鳥創立之時即加入,從8至10年前即投資的少數投資者,提供流動性的機會。菜鳥股東可以選擇接受要約,並將其股份出售給阿裏巴巴換取現金對價,或者繼續持有菜鳥股份。

對于這個回購價格,有機構指出,阿裏以每股0.62美元的價格收購菜鳥剩余36.3%股份,菜鳥的隱含估值約爲103億美元,即市銷率的0.7倍高于市場平均水平。相比之下,A股順豐控股爲0.6倍,圓通、申通和韻達平均爲0.5倍,而京東物流市銷率爲0.3倍。

個人財務回報之外,在當前創業公司股權難變現的環境下,阿裏大手筆地回購,也是對于員工二次創業的信心加油站。

在菜鳥集團CEO萬霖26日晚間發出全員郵件中,宣布將向菜鳥員工推出二次創業獎金激勵計劃。這是阿裏巴巴集團公告要約收購菜鳥員工股權之後,菜鳥員工收到的又一項激勵計劃,體現了菜鳥對未來物流戰略性建設的決心。

根據萬霖全員郵件中公布的計劃,菜鳥正式員工除了在2025年4月獲得正常的年終獎外,在2025年8月還將額外獲得一筆同等金額的獎金。這一計劃將覆蓋屆時在崗、且有年終獎的所有菜鳥正式員工,采用月度或季度獎金非年終獎激勵的員工也會有相應方案。

這一計劃有望讓員工士氣得到進一步穩定和提振。

一份從集團層面到個人回報層面的雙重利好,也使不少機構看好此次菜鳥回撤的決策。富瑞表示,在當前市況下,阿裏撤回子公司菜鳥智慧物流網絡的港股IPO申請,市場對此並不完全感到意外,維持阿裏“買入”評級。

長期耐心的菜鳥節奏

集團層面的戰略定力以及真金白銀的回購信心,也代表資本市場環境並沒有影響菜鳥的長期經營進程。

物流業專家楊達卿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認爲,菜鳥本輪上市以阿裏撤回申請告終,這結果是在意料和情理之中:以菜鳥業務的基本面而言,已經在全球電商物流領域具備領先的競爭力,在目前市場環境下,上市完全無法體現出這種內在價值。

回顧菜鳥上市曆程,去年9月26日,菜鳥已正式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請,成爲阿裏巴巴“1+6+N”之後首個正式進入IPO進程的業務集團。根據此前提交的招股書顯示,菜鳥2023財年的總收入爲778億元,近三年的複合增長率達到21%。

過去幾年時間,在滿足阿裏巴巴電商生態這一全球最大、也最複雜物流需求的過程中,菜鳥從最初的科技平台逐漸演變成一張全球端到端的智慧物流網絡,其服務範圍已從國內電商物流基礎設施擴展至全球物流企業。

2023財年,菜鳥向逾1.33億名跨境消費者派送超過15億件跨境電商包裹,服務超過10萬個商家及品牌,菜鳥營收778億元,近三年複合增長率達到21%。按2022年包裹量計,根據灼識咨詢資料,菜鳥是全球第一的跨境電商物流企業。

業務規模增長之外,菜鳥的盈利能力也在持續增強。2023財年經調整EBITDA超過了28億元。在阿裏2月7日公布的最新一季財報中,菜鳥的季度收入同比增長了24%,保持了強勁增長。

自2013年成立以來,走入第11個年頭的菜鳥,喊出二次創業口號的同時進一步展示企業長期有耐心的經營節奏。

過去在阿裏生態中,通過與不同業務部門的戰略協同關系,菜鳥不斷推出創新性解決方案,爲淘寶、天貓、速賣通等量身定制服務力的同時,也在這一過程中不斷提升了自身創新物流服務能力。

隨著中國企業的海外拓展以及直播電商等新興平台的崛起,近年來,菜鳥在跨境出海領域取得了顯著成果,不僅在速賣通、Lazada等阿裏體系內的電商平台實現了訂單量的持續增長,同時也成功爲阿裏生態體系外的衆多平台和商家提供了優質服務。

在這場長期有耐心的節奏調整中,一場阿裏集團、菜鳥員工和公司發展等多方價值共贏局面的達成,也將在未來成爲企業能夠站在價值的地板上與周期共舞的核心競爭力。

1 阅读:88
评论列表
  • 2024-04-01 09:47

    猶太勞德諾聚焦帶路!“鎮嶽510”,嘿嘿,鎮三山五嶽 我要靈!馬僞許了願的!

科技新知

簡介:洞察技術變化背後的産業變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