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恐怕沒想到,就在自己眼皮子底下,一場恐襲讓莫斯科一夜大亂

蔣福偉 2024-03-27 09:24:48

普京恐怕沒想到,就在自己眼皮子底下,一場恐襲讓莫斯科一夜大亂。

俄羅斯首都莫斯科城郊的一處音樂廳遭遇不明身份武裝分子襲擊,造成上百人死傷。目前,事件的具體細節還在調查之中,但不可否認的是,這場襲擊將會在俄羅斯國內引發一系列連鎖反應。

【莫斯科城郊的一處音樂廳不明身份人員襲擊】

根據俄政府官方消息,日前,一夥身穿作戰服的武裝分子,沖入了莫斯科近郊克拉斯諾戈爾斯克市的“克羅庫斯城”音樂廳,用自動武器向正在觀看音樂會的觀衆射擊,投擲爆炸物,並縱火焚燒大樓,然後在警察與特種部隊趕到前坐上了一輛白色汽車揚長而去。

由于在事件發生時,音樂廳內正在舉行一場數千人觀看的搖滾音樂會,所以襲擊造成了大量人員傷亡。俄有關部門最初稱有40人死亡,超過100人受傷,此後調整爲超過60人身亡,另有至少145人被送往醫院。

被縱火焚燒的大樓有約三分之一被大火吞沒,部分屋頂倒塌,有民衆被困在建築內,不排除會有更多人員傷亡報告。

【武裝人員沖入音樂廳內掃射】

此次襲擊事件的發生其實早有征兆,在3月8日前後,美國與英國駐俄羅斯使館分別公開發布公告,要求身處俄羅斯的本國公民在未來48小時內,不要前往人員密集場所,特別是避免參加音樂會。

可見,西方的情報網絡當時已經得到了,有人要在俄羅斯發動襲擊的消息,甚至確定了目前可能是某場音樂會。只是具體的時間出現了偏差。

在事件發生後,全球多數國家都對這起針對平民的襲擊事件進行了譴責。而隨著大火逐漸撲滅,外界的焦點轉移到了到底是哪個組織發起了此次襲擊上面。

有西方媒體報道稱,極端組織“伊斯蘭國”已經在社交媒體上發文,宣布對此次事件負責。但另有消息稱,“伊斯蘭國”的官方社交媒體賬號並未承認此事,西方媒體的報道可能是假消息。俄羅斯官方現在也沒有正式確定,到底是何人發起的襲擊。

【俄羅斯政府並未明確襲擊者身份】

不過,“伊斯蘭國”以及俄國內的分離主義組織,仍舊是此次事件的頭號嫌疑人。

有一點需要說明的是,雖然俄烏沖突仍在繼續,俄羅斯與北約的關系也越發緊張,但西方與烏克蘭直接下場,或者背後推動極端組織,發動此次襲擊的可能性不高。

美國方面確實一直與“伊斯蘭國”等極端組織糾纏不清,但不太可能支持這些組織在俄境內發動針對平民的大規模恐怖襲擊。

畢竟,對于華盛頓來說,這種行動的投入和收益不成正比,且風險太高,一旦事情敗露,不光會招致全球輿論的指責,也必然會徹底激怒克裏姆林宮,甚至有可能引發兩個核大國之間的沖突。

現在需要爭取國際支持的烏克蘭,同樣不太可能冒天下之大不韪,幫助極端組織發動這種針對平民的襲擊。

【由于事發突然,俄警方和特種部隊趕到現場時,武裝人員已經逃離現場】

烏方就算要在俄國內發動襲擊,也必然會針對俄方的運輸線、武器生産基地等設施或者政府、軍隊高層級官員下手,沒必要襲擊搖滾音樂會。在事件發生後,烏方也火速發聲,強調自己與此事無關,雙方要在戰場上分勝負。

目前,俄羅斯方面正在加緊追捕武裝分子,查清事件細節,普京已經親自向俄各相關部門下達了指示。

而在俄羅斯大選剛剛結束的特殊時間點上,發生了如此嚴重的襲擊事件,必然會在俄羅斯政壇引發連鎖反應,聯邦安全局等強力部門內部,大概率會進行一次大規模的人事調整。

需要補充的是,“伊斯蘭國”等國際極端組織從阿富汗等地派人潛入俄羅斯,在莫斯科附近發動襲擊難度較大,真正負責動手的大概率是印古什、達吉斯坦等地活躍的“伊斯蘭國”分支或其他俄國內分離主義組織。

【負責動手的大概率是俄國內的“伊斯蘭國”分支或其他分離主義組織】

所以,此次襲擊事件仍舊是一次類似別斯蘭人質危機、莫斯科劇院人質事件的恐怖主義襲擊,其根源仍是民族、宗教、經濟發展等因素共同作用下,俄羅斯內部遲遲沒有解決的分離主義問題。

在俄烏沖突爆發之前,俄羅斯安全部門還有足夠的精力對分離主義者的活動進行監控,降低此類襲擊事件發生的概率。但隨著俄烏沖突持續,烏克蘭和西方對于俄國內的滲透力度加大,俄安全部門的精力也更多地放到了應對外部威脅上,這無疑給了分離主義者們鑽空子的機會。

從這個角度上看,這次事件的發生其實證明了,在外部壓力與日俱增的背景下,俄羅斯內部的安全局勢也在惡化,在對內問題上以強硬著稱,從來不向國內分離主義低頭的普京政府,必然展開一次猛烈的反擊,以遏制住這種危險趨勢,讓這些分離主義分子無法繼續掀起更大風浪。

1 阅读:171

蔣福偉

簡介:副教授,軍事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