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刑事法院考慮對以色列高官發逮捕令,內塔尼亞胡向拜登求助

實事大家談 2024-05-08 13:03:18

據《以色列時報》、《耶路撒冷郵報》等多家以色列媒體報道,國際刑事法院(ICC)可能即將對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國防部長加特蘭和國防軍參謀長哈勒維發出逮捕令。面對這一情況,內塔尼亞胡正在不斷與美國總統拜登進行電話溝通,希望得到美國的幹預和支持。

報道指出,內塔尼亞胡目前承受著巨大的壓力。一旦國際刑事法院對他及其他以色列高官發出逮捕令,將嚴重影響以色列的國際地位。因此,內塔尼亞胡正在積極進行外交努力,尤其是向美國總統拜登尋求幫助。

一名以色列外交消息人士向《耶路撒冷郵報》證實,內塔尼亞胡辦公室擔心國際刑事法院將很快發布針對他們的逮捕令,並認爲美國有能力阻止ICC采取實際行動。不過,截至目前,拜登政府尚未就此事做出公開表態。

以色列《國土報》援引分析人士的話稱,國際刑事法院首席檢察官卡裏姆·汗可能會在最近幾天發出逮捕令。對此,內塔尼亞胡在社交媒體上用英語和希伯來語發表聲明,指責國際刑事法院試圖破壞以色列的主權,並拒不接受這種做法。

此外,美國媒體和議員也參與了阻止國際刑事法院發出逮捕令的外交努力。《華爾街日報》在一篇社論中敦促美國和英國進行幹預。美國國會衆議院共和黨籍議長約翰遜也在社交媒體上發聲,呼籲國際刑事法院停止行動,並強調以色列有權保護自己免受恐怖組織的攻擊。

國際刑事法院擁有124個常任理事國,其重點審理犯有戰爭罪、危害人類罪和種族滅絕罪的個人刑事責任。雖然美國和以色列都不是《羅馬規約》的締約國,但巴勒斯坦在2015年簽署了該規約,因此國際刑事法院有權裁決與巴勒斯坦有關的問題。

去年11月,卡裏姆·汗證實他正在對約旦河西岸、加沙地帶和東耶路撒冷可能發生的戰爭罪進行調查,這一調查可能追溯到2014年6月13日,並將延伸到2021年10月7日以來巴以沖突的升級。

總的來說,這一事件不僅關系到以色列高官的個人命運,還可能對以色列的國際地位、巴以沖突以及國際刑事法院的權威産生深遠影響。未來的發展值得密切關注。

0 阅读:80

實事大家談

簡介:與讀者分享新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