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恭:“大浪淘沙”千古流傳的都是精品(二)

船山渌水 2024-03-06 09:40:34

“大浪淘沙”千古流傳下來的都是精品(二)

——淺析古代四大文學體裁在不同曆史時期的側重與成就

文/呂恭

題記:最近以來,我想試圖以中國曆史從春秋戰國到清朝中的主要朝代爲“經線”,以中國古代文學的散文、詩歌、小說、戲劇四大文學體裁中的主要優秀成果爲“緯線”,來編織一幅文史結合、互相襯映,融曆史性、文學性、知識性、趣味性于一體的實用文學“織錦”。這樣看起來一目了然,比較容易學習理解,也便于記憶和感悟……

二、唐詩是中國古代詩歌最爲輝煌的翹楚

說完了散文,我們再說另一大體裁詩歌(詞),盡管《詩經》的出現早于唐代約1300多年前,但唐詩宋詞卻是中國古代詩歌中最爲璀璨輝煌之精華,這個毫無爭議。先說唐詩,唐詩是中國古代文學史上的一顆光輝燦爛的明珠。由于唐代是中國曆史上最爲繁榮強盛的時代,優秀的詩人和優秀的作品又非常之多,一時讓讀者有些無從下手。看客莫急,我們繁簡就輕,把唐詩劃分爲四個階段來介紹,這就是初唐、盛唐、中唐和晚唐,這樣就便于讀者區分、理解和記憶了。

先說初唐,(公元618-713年,共約一百年)突破了“宮體詩”內容,建立了律詩這種新的形式,爲唐詩開辟了健康發展的道路。代表人物是“初唐四傑”和陳子昂。“四傑”即王勃、楊炯、盧照鄰和駱賓王,也稱“王楊盧駱”,都是“年少而才高,官小而名大。”(聞一多語)。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川》曰:“城阙付三秦,風煙望五津。與君離別意,同時宦遊人。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爲在歧路,兒女共沾巾。”的詩句,尤其是“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盡管約1500年過去,依然是千古流傳的佳句,被人們常常引用。還有他的《滕王閣序》,雖然是骈文體,也成爲脍炙人口的經典傳世之作,如“落霞與孤鹜齊飛,秋水與長天一色。

漁舟唱晚,響窮彭蠡之濱;”一直被人們爭相傳頌,成爲經典。所以被列爲“四傑”之首。楊炯的《從軍行》最後兩句“甯爲百夫長,勝作一書生。”是說敵人就要入侵了,壯士心中不能平靜,甯可做一名下級軍官去上陣殺敵,也比當一名書生好。盧照鄰善長七言歌行,他的《長安古憶》反映了長安百姓中熱烈的愛情追求,“得成比目何辭死,願作鴛鴦不羨仙。”比喻對愛情堅貞不渝,永不分離的表白。駱賓王的名作其實是《在獄詠蟬》,在初唐人人皆知。

但他七歲時寫的“鵝鵝鵝,曲頸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卻流傳更廣,家喻戶曉,已經成爲目前學齡前兒童常吟的詩句,據說也是“幼升小”的考試內容。最後說一下陳子昂,其實,“四傑”和陳子昂都是不滿意當時的宮體詩,“四傑”的方法是改造它,陳子昂則是根本抛棄它。陳子昂存詩120首,《感遇》38首是代表作,他的《登幽州台歌》就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怆然而涕下!”前二句寫自己的孤獨,後二句寫人生之有限,感情深沉蘊籍。

再說盛唐,(公元713-766年,約50年)詩歌達到了繁榮的頂峰。盛唐詩歌中追求進步政治理想,爲國家建功立業的英雄氣概和愛國主義,以及反抗權貴的精神都反映在詩歌裏。李白和杜甫分別是浪漫主義和現實主義詩人的兩大代表人物。先說李白,一生才華橫溢,豪放不羁,多采用歌行體,他的《蜀道難》《關山月》《將進酒》《早發白帝城》等,氣勢豪放,感情激昂,使人讀後心情振奮;他的《子夜吳歌》:“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何日平胡擄,良人罷遠征”。用單純自然而又豪放有力的語言表達了對渴望早日結束戰爭的深厚感情。

他的《行路難》三首最集中地表現了他不願與權貴和宵小同流合汙的追求與幻滅,如《之一》曰:“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乘風破浪會有時,直挂雲帆濟滄海”;《之二》中的:“大道如青天,我獨不得出”。還有《宣州謝眺摟餞別校書術雲》曰:“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亂我心者今日之事多煩憂……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均稱爲詩中佳句;特別是他的《夢遊天姥別留吟》中:“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顔。”表現出一種傲岸不屈,不屑權貴的天性,已成爲李白詩歌的一個鮮明特色。李白也寫過很優美的愛情詩,《長幹行》詩曰:“妾發初覆額,折花門前別。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注:此句意爲繞著院內井台的外圍欄,抛擲半生的梅子玩)同居長幹裏,倆小無嫌猜……”。

這首詩中的“郎騎竹馬來”,把我們這一代人或年齡更長些的老男士們帶回到六、七歲時的兒童時代,誰沒玩過雙腿中夾一根掃帚杆,左手抓住杆頭,右手做“鞭子”狀,一蹦一跳地當作“騎馬”玩啊?女士們雖然不玩這個,但一定也是見過的……使人看到這句詩,心裏就不由地湧出一股親切感和懷舊感來。還有詩中的“青梅竹馬、兩小無猜”早已成爲形容從小就相識此類愛情的專用成語,可見貢獻之大。從大詩人的詩歌中,我們除了看到了一個才華橫溢、憤世嫉俗的李白,也看到了一個有情義有情趣又天真的李白。再說杜甫,他和李白是整個唐代詩人的“雙子座”,也是一對好友。杜甫是現實主義詩人,他憂國憂民,反映勞動人民生活和疾苦,常用律詩體。杜甫崇慕李白,把他視爲摯友。親密到“醉眠秋共被,攜手日同行。”的地步。

杜甫35歲來到長安,滿懷希望,寫下了“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和“爲人性癖枕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的詩句。可是在當權者的冷遇下,逐步清醒。他的《兵車行》寫了兵役的繁重和戰爭的艱辛;《麗人行》諷刺了楊氏姐妹的奢靡生活。安史之亂(755-763年)後,他從洛陽一路逃亡四川將沿途所見,悲憤地寫下了有名的《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關吏)《三別》。(新婚別、垂老別、無家別)這組詩深刻反映了安史之亂後盛唐開始敗落的實際狀況。在成都的幾年裏,生活稍有安定,他又寫下了《茅屋爲秋風所破歌》和《聞官軍收複河南河北》,反映出他關懷人民和國家的情懷。特別是在成都“武侯祠”他寫的《蜀相》;“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贊頌了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精神情懷。

成爲至今人們參觀“武侯祠”後心緒難甯的有力寫照。說完了李白杜甫,王維也是盛唐詩歌必須要重點描述的重量級人物。他的藝術修養很高,在繪畫、音樂、書法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詣。詩歌題材相當廣泛,邊塞、送別、山水田園都有涉獵,而且流傳下來的佳句也比較多。他的《隴西行》曰:“十裏一走馬,五裏一揚鞭。都護軍書至,匈奴圍酒泉。關山正飛雪,烽火斷無煙。”反映與匈奴作戰的緊迫感;他在《使至塞上》那兩句脍炙人口的“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被後人歎爲西域奇觀的名句,至今廣爲傳頌;描寫山水的名篇《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特別是送別詩《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等全是名篇,多爲佳句,流傳至今,實屬唐詩大家。

盛唐時期的著名詩人還有王之渙、王昌齡、崔颢、邊塞詩人高適和岑參等。王之渙的《登鹳雀樓》:“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裏目,更上一層樓”。我也登過山西永濟市黃河東岸的“鹳雀樓”,的確體驗了詩人說的,每登高一層,視野就明顯更加寬闊廣袤的情景……王昌齡的《出塞》:“秦時明月漢時關,萬裏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使胡馬度陰山”。崔颢的《黃鶴樓》:“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黃鶴一去不複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還有邊塞詩人高適的名篇《燕歌行》,吟誦邊塞軍人的艱辛不易,尤其是最後兩句“……君不見沙場征戰苦,至今猶憶李將軍”(李將軍即西漢抗匈奴名將李廣)。岑參的《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中將飛雪寫成了“花開”,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真是賦予想象,形象逼真,直到今天,這兩句常常被人們采用爲雪後美景的描述,讓人贊歎不已,欽佩之至。

中唐(766-835年,約70年)經曆了“安史之亂”的暴亂之後,成爲唐朝從強盛轉向衰落的轉折點,詩歌的創作也隨之不及盛唐時期繁榮昌盛和英雄氣概。幸有白居易、元稹、劉長卿、韋應物、劉禹錫、韓愈、柳宗元、李賀等人,力挽頹勢。這裏面最主要的功臣就是白居易,尤其是他的兩首著名敘事長詩,我個人也十分喜歡,年輕時還可以背誦。《長恨歌》是寫李隆基與楊玉環的愛情故事,由于是較早的敘事詩,後代很多學者都拿此詩作爲曆史真實事件來判定。白居易本爲“懲尤物、窒亂階”,但在具體描寫中贊揚李楊愛情的成分占據了主導地位。以致影響到後世以李楊愛情爲藍本的小說、戲劇還不少。

另一首敘事長詩《琵琶行》是寫他被貶官江州之後與一位“老大嫁作商人婦”琵琶女的邂逅相遇,以及琵琶女的彈奏和兩人各自的身世遭遇。說出了“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這樣深摯的話語。這兩首敘事長詩奠定了中唐時期白居易在詩歌領域的重要地位,而且當時引起極大轟動,社會上就有“童子解吟長恨曲,胡兒能唱琵琶篇”的詩句廣爲流傳,意思是唐朝社會上的人們都能解吟《長恨歌》,就連匈奴的青年人也能唱誦《琵琶行》。白居易還有《賣炭翁》《觀刈麥》《輕肥》等名篇,尤其是《輕肥》中的“朱绂皆大夫,紫绶悉將軍……是歲江南旱,衢州人食人!”,把官宦驕奢的生活與人民的悲慘處境做了尖銳的對比,憤怒之情溢于言表,還有他的名篇《憶江南》:“江南好,風景舊曾谙。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成爲今天人們還在吟頌江南和杭州的千古佳句。

其他中唐詩人元稹的宮怨詩《行宮》:“寥落古行宮,宮花寂寞紅。白頭宮女在,閑坐說玄宗。”;韓愈的詩《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曰:“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韋應物的《滁州西間》:“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鹂深樹鳴。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劉禹錫的《烏衣巷》:“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李賀的《雁門太守行》曰:“黑雲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陵開。角聲滿天秋色裏聲,塞上燕脂凝夜紫。”等等都是一些流傳下來好詩,但成就嚴格說還都趕不上白居易以及盛唐時代的優秀作品。

還要說一點的是,在中唐時期,韓愈、柳宗元等人還發起了“古文運動”,期望通過一批熱愛散文的文人自發努力,使當時的文學特別是散文向先秦兩漢時代學習,盡管韓柳和唐代其他詩人也寫了一些很有名的優秀散文,如韓愈的《師說》《祭十二郎文》;柳宗元的《捕蛇者說》《钴鉧潭西小丘記》等都是唐代散文名篇,但其成就都沒能超越早期先秦兩漢的散文,最終的“複古”運動也就不了了之了。

最後說一下晚唐,(835-906年,約70年)晚唐詩壇出名的就是“小李杜”,也就是李商隱和杜牧。杜牧的詩諷刺唐明皇荒淫誤國,是其代表作,如“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有《泊秦淮》:“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還有他的《山行》:“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生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都是脍炙人口的七律詩。

李商隱愛情詩多寫真摯的感情和相思的痛苦。如《夜雨寄北》:“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寫他如何思念分別的妻子,到相會時會將相思之情講述給她聽。還有他的“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也都是人們常用的名句。此外還有一首《登樂遊園》:“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都是一流的好詩。所以說在晚唐,知道“小李杜”就可以了。

(未完待續)

【責編 楊春林】

0 阅读: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