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伯溫忠心輔佐朱元璋,又不貪圖名利,可爲啥仍難逃殺身之禍?

化而爲鵬 2024-05-07 22:39:41

作者:林淼

“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江山劉伯溫。”說起劉伯溫,在我國民間也是婦孺皆知。特別是劉伯溫流傳下來的《燒餅歌》,直到現在,民間還有人收藏著。然而,縱然是這樣一位謀略超群的軍師,據史料記載,他最終仍然沒得到善終。那麽,劉伯溫忠心輔佐朱元璋,又不貪圖名利,可爲啥仍難逃殺身之禍?

曆史上關于劉伯溫的死,雖然只記載他是病故的,聽起來似乎是善終。但是,據史料記載,當時的劉伯溫就是吃了胡惟庸帶來的醫生給開的藥,然後病情便逐漸加重,最終才撒手歸西的。所以,曆史上很多人都認爲,胡惟庸可能就是謀殺劉伯溫的幕後真凶。可當時的胡惟庸據說又是朱元璋專程派來探視劉伯溫的病情的。

這裏面便有些貓膩了!難道是朱元璋借胡惟庸之手謀害了劉伯溫?那麽,朱元璋爲啥要謀害劉伯溫呢?要知道曆史上的劉伯溫,爲大明王朝的建立可以說是立下了汗馬功勞!可以這樣說吧!如果沒有劉伯溫爲朱元璋出謀劃策,大明王朝根本就建立不了!或許有人會說,劉伯溫功勞再大,朱元璋建立明朝後,殺的不都是大功臣嗎?

然而,劉伯溫與明朝其它開國元勳不一樣,他不僅對朱元璋一片忠心,而且一點都不貪圖名利。比如朱元璋雖然常常將劉伯溫比作張良,而將李善長比作蕭何,可是,李善長最終卻被朱元璋封爲公,而劉伯溫則僅僅被封爲伯。然而,劉伯溫卻對此一點都不在乎。同時,劉伯溫又非武將,他並沒有兵權,按說,這樣的人對朱元璋是沒啥威脅的吧!

道理確實是這樣!也正因爲如此。劉伯溫在大明建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裏,朱元璋都對他十分尊重,並且還經常拿朝政來詢問他的建議和觀點。然而,到了朱元璋晚年,劉伯溫縱然表現得再低調,朱元璋也逐漸看他不順眼了!這又是爲什麽呢?這其實又與朱元璋的個人經曆和性格有關了。

大家都知道,朱元璋是一個放牛娃出身,在他開始打天下時,他啥都不懂,純粹就依靠年輕時的那股沖勁來打拼,可劉伯溫就不一樣了!他早年便精通韬略,善長計謀,這對于以前的朱元璋來說,這種人完全可以爲自己所用。可等到朱元璋當了皇帝後,隨著地位的升高,他的心胸也漸漸變得高傲,對于很多事情的判斷,也認爲自己是最聰明的。

可是,當他將自己的看法說給劉伯溫時,卻常常遭到劉伯溫的打壓。而且每次劉伯溫提出和他不同的見解時,朱元璋仔細思考後,也常常覺得他的建議比自己的觀點更好。這樣時間一長,朱元璋總覺得自己的能力與劉伯溫比起來,相差太遠了!這種感覺也很容易讓他産生自卑的心態。這種心態一旦出現,那可就麻煩了!

諸位試想:一個皇帝如果總是感覺比自己的某位屬下愚蠢,那麽他的這位屬下還能活下去嗎?而當時的劉伯溫,一心只忠于朱元璋,卻沒想到自己的能力早就被朱元璋嫉妒了!這不正應了一句俗語叫“匹夫無罪,懷壁其罪”嗎?大家怎麽看呢?

0 阅读: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