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歲生日揭示娛樂圈冷暖,賈玲靠3個"自"逆襲人生

和小漫一起看 2024-04-29 20:14:09

4月29日,對于賈玲來說,是一個特殊的日子。這一天,她迎來了自己的42歲生日。然而,這個生日,似乎也揭示了娛樂圈的種種冷暖。一方面,多年好友楊迪、張小斐送上了真摯的祝福;另一方面,這個剛剛入選"30位年度影響力商界木蘭"的女人,生日當天卻顯得有些"冷清"。

要知道,這可是一位百億票房女導演的生日啊!她的作品《你好,李煥英》和《熱辣滾燙》,不僅斬獲了51億和34.6億的票房,更讓她成爲了內地影史票房號召力最強的女性。就連好萊塢大佬"索尼影業"都對她青眼有加,不僅買下了《你好,李煥英》的版權,還邀請她擔任電影監制。這樣一位"業界木蘭",難道不該享受更多的關注和祝福嗎?

然而,事實卻並非如此。除了幾位老友,娛樂圈的大佬們似乎都選擇了"緘默"。這不禁讓人想起了某雜志的一張合影,那張彙聚了國內諸多知名導演的照片中,身爲唯一女性的賈玲,竟被"不經意"地放在了夾縫之中。巧合?還是冷落?這背後的意味,值得玩味。

其實,這樣的"冷遇",對賈玲來說並不陌生。早在她還是一名默默無聞的相聲演員時,就曾遭遇過種種不公。要知道,在那個相聲界的大舞台上,她曾經擊敗過郭德綱、于謙這樣的一線名角,奪得了相聲小品邀請賽的冠軍。然而,就是這樣一位實力派選手,卻因爲"女性"的身份,而無法在相聲界站穩腳跟。

倫理包袱,讓賈玲無法像男性相聲演員那樣,在台上侃侃而談;下九流的身份,又讓她難以獲得更多的商演機會。就這樣,這位曾經的冠軍,不得不選擇另謀出路。而她選擇的方向,就是跨界——小品、綜藝、影視,她樣樣都嘗試,樣樣都不落下。

沒有人知道,在這一次次的跨界嘗試中,賈玲付出了多少艱辛。那個曾經在春晚舞台上風光無限的女人,轉身卻要去客串一個個不起眼的小角色;那個在《王牌對王牌》中妙語連珠的"金句制造機",一度也要忍受質疑和不解。然而,賈玲從未放棄。憑借著敏銳的洞察力和不俗的創作才華,她一步步地打開了局面。

2021年的《你好,李煥英》,是賈玲事業的一個裏程碑。這部由她自導自演的喜劇電影,不僅讓無數觀衆捧腹大笑,更讓他們潸然淚下。喜劇與親情的完美融合,讓這部電影成爲了當之無愧的票房黑馬。而這一切,都源于賈玲對觀衆需求的精准把握。

成功從來都不是偶然。在賈玲42年的人生中,"轉折"二字出現的頻率最高。可正是這一次次的轉折,造就了今天的她。從一個普通的襄陽女孩,到一位家喻戶曉的"喜劇女王",她用自己的方式,演繹了一出勵志大片。

而支撐她完成這一切的,正是"自律、自重、自愛"這三個"自"。是自律,讓她在一次次的跨界嘗試中不斷精進;是自重,讓她在一次次的質疑聲中勇往直前;是自愛,讓她在一次次的困境中迎難而上。正是這三個"自",鑄就了今天的賈玲。

42歲的生日,對賈玲來說,是收獲,更是新的起點。站在人生與事業的新高度,她還有更多的可能等待開啓。那些曾經的不理解、冷落,終將成爲她前行路上的注腳。而那些真心的祝福,那些忠實的影迷,則將繼續陪伴她,見證她的每一次蛻變和璀璨。

親愛的讀者,賈玲的故事,給了我們怎樣的啓示?面對生活的種種不公,我們是否也能像她一樣,以自律、自重、自愛的姿態,去迎接每一個挑戰?你又是如何理解娛樂圈的冷暖人情的?歡迎在評論區留下你的感悟。讓我們一起,爲這個勇敢追夢的女人喝彩,讓我們一起,用"自律、自重、自愛"這三個"自",去開啓人生的無限可能。

0 阅读:5

和小漫一起看

簡介:大家好,希望大家喜歡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