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注解》之夏本紀12

均是天涯淪落人 2024-01-26 08:32:40

夏後帝啓崩,子帝太康立。帝太康失國,昆弟五人,須于洛汭,作《五子之歌》。《史記注解》之夏本紀11

夏後部落的啓帝逝世後,他的兒子太康繼承了部落聯盟首領的位置。太康由于沉迷于遊樂和田獵之中,被羿驅逐失去帝位,他和四個弟弟一同居住在洛水北岸處,寫了《五子之歌》。

太康崩,弟中康立,是爲帝中康。帝中康時,羲和湎淫,廢時亂日;胤往征之,作《胤征》。

太康逝世後,他的弟弟中康做了部落聯盟的首領,中康帝統治時期,負責制定曆法的羲和部落沉迷于飲酒作樂,錯誤的記載節氣和節日,導致社會秩序出現混亂,中康的大臣胤接受命令前去討伐他,于是作了《胤征》。

中康崩,子帝相立。帝相崩,子帝少康立。帝少康崩,子帝予立。帝予崩,子帝槐立。帝槐崩,子帝芒立。帝芒崩,子帝泄立。帝泄崩,子帝不降立。帝不降崩,弟帝扃立。帝扃崩,子帝廑立。帝廑崩,立帝不降之子孔甲,是爲帝孔甲。帝孔甲立,好方鬼神,事淫亂。夏後氏德衰,諸侯畔之。天降龍二,有雌雄,孔甲不能食,未得豢龍氏。陶唐即衰,其後有劉累,學擾龍于豢龍氏,以事孔甲。孔甲賜之姓曰禦龍氏,受豕韋之後。龍一雌死,以食夏後;夏後使求,懼而遷之。

中康逝世後,他的兒子相繼承了部落聯盟首領的位置。相逝世後,他的兒子少康繼承了部落聯盟首領的位置。少康逝世後,他的兒子予繼承了部落聯盟首領的位置。予逝世後,他的兒子槐繼承了部落聯盟首領的位置。槐逝世後,他的兒子芒繼承了部落聯盟首領的位置。芒逝世後,他的兒子泄繼承了部落聯盟首領的位置。泄逝世後,他的兒子不降繼承了部落聯盟首領的位置。

不降逝世後,他的弟弟扃繼承了部落聯盟首領的位置。扃逝世後,他的兒子廑繼承了位置。

廑逝世後,不降帝的兒子孔甲繼承了部落聯盟首領的位置,他就是孔甲帝。

孔甲帝繼位之後,喜歡祭祀鬼神,不按照規範做事情,給百姓帶來了很多麻煩。

夏後氏的品德衰敗,諸侯于是共同起來反抗他。

孔甲得到了兩條龍,一雌一雄,但是孔甲沒有能力豢養它們,因爲沒有找到掌握能夠豢養龍的人才。

陶唐部落逐漸衰落,他的部落有一個叫做劉累的,向豢龍氏學習過養龍的技術,他用這門技術來侍奉孔甲。

孔甲非常高興賜給他姓氏叫做禦龍氏,並接受豕韋部落後代的封地。其中的雌龍死後,劉累將其做成食物上貢給孔甲食用,孔甲吃完大爲高興,讓劉累接著送上這樣的食物,就累害怕事情暴露遭到誅殺便逃跑了。

孔甲崩,子帝臯立。帝臯崩,子帝發立。帝發崩,子帝履癸立,是爲桀。帝桀之時,自孔甲以來而諸侯多畔夏,桀不務德而武傷百姓,百姓弗堪。乃召湯而囚之夏台,已而釋之。湯修德,諸侯皆歸湯,湯遂率兵以伐夏桀。桀走名條,遂放而死。桀謂人曰:“吾悔不遂殺湯于夏台,使至此。湯乃踐天子位,代夏朝天下。湯封夏之後;至周封于杞也。

孔甲逝世後,他的兒子臯繼承了部落聯盟首領的位置;臯逝世後他的兒子發繼承了部落聯盟首領的位置;發逝世後他的兒子履癸繼承了部落聯盟首領的位置,履癸就是夏桀。

桀帝在位的時候,從孔甲到現在諸侯不斷起來反抗夏的統治,夏桀修養生息,不斷征百姓參與平叛,百姓由于太過辛勞無法忍受。

桀帝將湯召來囚禁在夏台,過了不久又釋放了他,湯對內修養百姓,諸侯都歸附了湯,湯于是起兵攻打桀。

桀抵擋不住只能敗走鳴條,湯打敗桀之後,將他進行流放,桀最終在流放的過程中逝世。

桀對他的屬下說我最後悔的事情便是當初沒有在夏台誅殺了湯,導致自己最終落到了如此地步。

湯在桀逝世後,繼承了部落聯盟首領的位置,取代了夏後的統治,湯給夏的後人以封地讓他們能夠祭祀祖先,到了周代,夏的後代被封在杞地。

太史公曰:禹爲姒姓,其後分封,用國爲姓,固有夏後氏、有扈氏、有男氏、斟尋氏、彤城氏、褒氏、費氏、杞氏、缯氏、辛氏、冥氏、斟戈氏。孔子正夏時,學者多傳《夏小正》雲。自虞、夏時,貢賦備矣。或曰虞會諸侯江南,計功而崩,因葬焉,命曰會稽。會稽者,會計也。

太史公司馬遷說禹的姓氏是姒,他後來對自己的後代進行分封,便用了封國的姓氏,所以也就有了夏後氏、有扈氏、有男氏、斟尋氏、彤城氏、褒氏、費氏、杞氏、缯氏、辛氏、冥氏、斟戈氏等。

孔子在校正夏朝曆史的時候,那些掌握知識的人教導後人多數用的是《夏小正》。

從虞舜帝,夏禹帝開始,諸侯上貢賦的制度開始完備了。

有傳說禹是和諸侯在長江南岸會盟,計算諸侯功勞多少的時候逝世的,大家在埋葬禹帝的時候,考慮到這個原因,所以將安葬的叫做會稽;會稽的意思就是彙聚諸侯考察功勞大小的意思。

對于個人而言,在做事情的時候,一定要做好規劃,因爲未來的發展是由當下決定的,自己只有做好當下的事情,在未來才不會産生後悔的情緒。

對于企業而言規則的制定一定要符合普通員工的需求,如果制度與需求偏差太大,必然會導致雙方産生矛盾沖突,最終導致其流逝人才的流逝。

0 阅读:0